立足主阵地 探索职业农民培育突破口
2015-03-16
编者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启动以来,可以说“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参加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满载收获而归,真正成为“启发一个,带动一批”的领头羊。如何组织农民培训,如何建设培训基地,怎样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各地农业部门、农广校和培训基地探索出一些实用、有效的经验。相信在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未来农村发展的骨干力量正成长起来。本期,我们选登部分地区的典型做法供学习和借鉴。
近几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广校立足职业农民培训主阵地,创新工作思路,把抓好农民创业培训作为职业农民培育的突破口,传授技艺、手把手热忱指导服务,心贴心选择项目,面对面解决问题。一大批职业农民创业成功,过上了体面生活,坚定了立足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选准种养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对象,重点培训
连续5年的创业培训学员选拔都是盯住种养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放松,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创业理念、创业技巧、适应市场、选择项目、经营管理等知识,改变他们以往的小农意识,树立立志创大业的思想,在农业领域大显身手。
选准立志创业的学员重点引导帮扶,做大做强
通过培训,一大批立足农业创大业的学员脱颖而出,区农广校重点帮扶。农广校教师把跟踪服务当作重要一环,围绕学员创业积极帮助他们跑注册、选场地、提供信息、指点迷津,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选准适合农民创业的项目及时推介,孵化载体
借助农广校这个平台,既总结已创业成功者的经验,又筛选了部分适合农民创业的项目进行推介,老师牵线搭桥,同学之间携手共进,既有拿来主义又有共享资源,向“孵化器”一样引导职业农民在农业一线遍地创业,做大产业,结出致富的果实。
选准创业致富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学员,做好宣传
每年参加培训的学员,创业成功的有先后,产业做大做小各不同,农广校在评估时,分门类、规模、效益等方面进行评定,向新学员推荐、宣传,培育一名带动多名,形成人人都想做大做强的浓厚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连续5年经农广校重点培训的7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成功的有546名,超过70%。他们在岱岳大地上,以农为根,创业为主,不等不靠,奏响了一曲职业农民靠培训创业改变命运,过上体面生活的奋斗凯歌。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徐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