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研究综述

2015-03-16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山东青岛266100

商业会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补货库存供应链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山东青岛266100)

一、引言

传统的库存管理源于起初对银行持有流通现金数量问题的研究,早在1915年Harris提出了最佳经济批量公式,而后国内外学者对库存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这其中包括定期订货模型、定量订货模型、ABC分析法应用以及物料需求计划(MRP)等。

伴随着供应链思想的产生和应用,单个企业内部对库存的管理不能适应外部激烈的竞争,企业逐步放宽视野,用战略视角把库存管理融入到整个供应链当中,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对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研究。

供应链研究著名的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Hau Lee在1992年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提出了一些较为细致的问题,但是没有对问题进行整体综合分析。1993年他提出库存投资受到产品多样性的影响,企业应通过建立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和配送网络来使成本降低。1999年他建立了两级供应链,即包括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制造商,并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收益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信息共享可以达到减少库存的目标,节约成本。

我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方法模型、信息与技术、需求关系、具体应用四个角度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最后对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方法模型角度下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

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模型与策略主要有: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RMI)、合作计划预测与补充(CPFR)。

现有研究很多是基于这三种方法策略的讨论,刘鹏飞和谢如鹤(2006)对这三种策略从主要思想、产生背景、优劣势、实施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模型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比较,使得我们对这三种方法有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朱敏捷(2008)着重研究供应链成本受到VMI和JMI两种库存管理方式的影响,并基于激励控制理论建立库存控制模型,通过实例进行量化分析后得到供应链总成本最小的模型,由此总结出JMI模型的优势及其发展方向;蔡建湖(2008)研究了VMI下的两级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型,论证了库存转运策略的有效性,并且在2010年又研究了两级供应链库存优化模型,运用了契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李建民(2009)在分析传统库存管理不足和VMI局限性基础上,分析了联合库存管理基本思想、实现形式和实施策略,对RMI的思想和方法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王宁(2011)讨论了RMI模式下简单的供应链成本模型,通过分析证明了联合管理库存模式在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中的作用,并运用算例分析和模型的推导与计算,更为准确直观地分析了RMI的优势,而非局限于以往一些理论上的说明。

以往的对于模型策略的研究可以看出,基本是对VMI和RMI的比较及对RMI优势的定性和定量的论证,即使是模型和算法的定量分析,也是针对简单的两级供应链进行的研究,而没有对深层次的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无论是哪种管理模型都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离开了工具和载体则方法也就行之无效,认识到信息与技术的重要性,有相关的学者同时也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

三、技术与信息角度下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

加强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供应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信息的沟通才能做出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有利决策,所以信息与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有相关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雷星晖、苏涛永(2006)认为SCOR模型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供应链构造方法,A-gent则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持,所以他们在SCO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Agent系统的应用来优化供应链中的库存系统,这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创新性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进行库存管理的优化;陈华(2009)从客户需求出发,建立库存管理的概念结构模型和关系模型,初步构建了库存管理中数据库的实现方法;刘燕(2009)建立了基于数据库的库存管理系统,构建不同模块分别加强库存基本信息管理,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及时通过网络获取库存数据,对库存实现了规范化和高效率的管理;陈露(2013)分别进行了供应链库存的需求设计和管理设计,为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信息与技术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者的研究也仅仅是局限于探讨与尝试的阶段,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的作用还是甚少,要想真正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参与实际应用的研究。

四、需求关系角度下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

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型是在假设供需关系能够把握基础上的研究,而对于供应链环境下需求关系难以确定,以往的模型适用性较差,所以很多学者基于需求关系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了相应研究。

苏菊宁(2004)对随机需求环境下供应链库存协调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采购商全部和部分承担库存风险时供需双方的利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供应链Pareto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库存风险分担策略在供应链库存协调中更为有效;柳键(2006)探讨了在需求时变的环境下缺货时点优化以及非等周期补货情形下缺货时点与补货时点优化问题,着重研究了补货时点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的决策模型,并发现非等周期补货与补货时点整体优化在降低库存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刘金平和黄波(2010)总结了基于需求替代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进展,分析了企业驱动型和客户驱动型需求替代两个方面下的单级和多级的供应链库存管理,分析了以前学者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研究展望,异质性需求和网络外部性下的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

学者打破传统的固定需求的假设,探讨不确定需求和需求时变环境下的供应链库存如何进行更好管理,更符合实际的情况,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其很多研究假设需求的泊松分布条件,假设条件有待改进。

五、应用角度下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

对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也有学者结合具体的行业和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使得理论与实务能够有很好的对接并且很好地发现模型与方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

潘玮和董平军(2002)提出了供应链管理下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研究,把制造业作为单独的行业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的库存成本优化的模型作为分析的工具,得到了使库存可以优化的相应决策;冉净斐(2003)通过具体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得到了对于存货管理的一些启发,分析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使用条件及其可行性;黄音(2010)在博士论文中针对医药行业的药品存在诸多问题情况下,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药品控制策略,包括时变需求下多种药品的联合补货策略、允许缺货的医药库存补货策略和考虑各种环境经济因素的医药库存控制策略,体现了医药行业与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有效结合;陈祥兰(2013)针对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联合管理库存的应用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和满足施工要求。

还有很多学者也针对具体的行业和项目进行库存管理的分析,这种研究角度更有实用性,把理论模型同具体的企业和行业相结合,更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以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六、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研究的展望

(一)简单两级供应链库存管理拓展到深层次的库存管理

现有的方法模型及学者的算法研究都是在简单的一对一两级供应链模型中探讨,而未对深层次的模型进行研究,并且定量研究都是采用零售商需求的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而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应当研究不同假设条件下的供应链模型的适用性,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与技术软件开发和对信息的高效运用

在网络时代,应在结合我国实际库存管理情况下加强信息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并增强数据库方面的研究,促进库存管理的模块改进。

(三)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共赢观念的落实与融洽关系的维护

供应链思想强调的就是企业放宽视角,把关注点从企业内部放大到内外部的融合,而对于库存管理的研究更应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的维护,只有合作共赢观念真正落实,才能实现库存成本真正意义的降低。

(四)把理论研究与具体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进行结合

对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研究大多还是局限于理论性的探讨,而对具体行业和企业的针对性的应用还是比较少,其实际价值不能得到体现,应当针对不同行业找到其共性与区别,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库存管理,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猜你喜欢

补货库存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冬奥“顶流”冰墩墩抢疯了!南通生产商:初八开工补货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苹果销售去库存,路在何方?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小品规卷烟分拣补货模式研究
高效率的拣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