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分钟拍摄明星

2015-03-16史宏伟

摄影世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张艺谋姿势摄影

史宏伟

人像摄影大概是需求量最大的摄影类型了。不论是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婚纱写真,还是个人简历,人像照片几乎无处不在。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拍摄人像的市场较大;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在各种场合拍摄人像是种生活乐趣。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拍好人像呢?“人像摄影室”是一个“老”栏目,几年来我们请过多位人像摄影名家与读者分享心得,刊发过不少人像摄影技法技巧。今年,我们会邀请一线摄影师为读者朋友们更有针对性地分享关于人像摄影的体会和感悟,并请这些职业人以具体实战案例为基础介绍他们在拍摄人像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职业摄影师在拍摄计划、拍摄流程和拍摄方法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和思考总结,是非常宝贵的。将这些内容与读者交流,还原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照片背后的故事,会有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人像摄影,也更多借鉴拍出人像好照片。

拍摄明星时所遇到的情况与拍摄普通客户或者模特还是不太相同的。这个不同点并非是拍摄技巧上的,而是源于明星本身的职业特殊性。今天我就以曾经拍摄张艺谋为例,和大家分享如果当我们只有5分钟拍摄时间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达到拍摄目的。

拍摄张艺谋

这次拍摄张艺谋,是因为我应某时尚杂志邀请,拍摄杂志封面,所以拍摄需要围绕杂志需求来进行。

其实,此次拍摄并非是我和这本杂志的第一次合作,所以其大体的封面要求我心里比较明晰,对于其封面的取景构图也因为之前经验有了一定的了解,简言之就是肖像照,。

不过,因为整体采访时间有限,而又需要留下大部分时间用于杂志对张艺谋的专题采访,所以拍摄时间非常短。这种情况是我在拍摄之前就知道的,因此我们首先做的事情便是与杂志沟通,明确需求。

沟通会上,我们从杂志专题采访的角度切入进行讨论,确认杂志对封面照片的大致要求。接下来,根据采访主题,我们和杂志的图片编辑提前策划了一些拍摄时的摆姿,也确定了相关的拍摄道具,最后确认摄影场地和拍摄具体时间。

拍摄前的准备

怎样做才有可能弥补拍摄时间短的缺憾?最直接有效,也是最“笨”的方式就是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将拍摄所能遇到的实际情景尽可能预想到,并且对临时变化做好预案和心理准备。计划不会一成不变,如何应对变化才是计划存在的理由。杂志封面要求拍摄肖像照,很多人可能认为肖像照是较为简单的拍摄风格,只要摆一个漂亮的姿势,配合好的灯具和布光就能拍好。其实不然。说到动作,实话说我并不知道该怎样去摆一个好看的姿势,或者我不知道有哪些所谓的漂亮姿势套路。在我看来,姿势并非摆出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地沟通,不断地消除被摄者对陌生人的心理防线后,自然流露出来的,应该是摄影师和拍摄对象共同寻找到的。

虽然当天的拍摄时间会很短,但是因为拍摄对象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人生阅历,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征,所以他所流露出来的,在镜头前面的感觉也会不同。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有别于他平时出现时的公众形象,在拍摄前,我用了较长时间搜集和整理张艺谋的一些个人情况,包括他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理念、兴趣爱好,以及他之前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以前媒体刊登过的封面形象等等。当然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个人生活经验也同样会起到重要作用。

5分钟快速拍摄

虽然说拍摄只有5分钟,但其实当天我所花费的时间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封面要求使用单色背景,而室内场地的高度有限,我需要提前在室外搭设背景架,所选择的场地就是当时采访场地旁边的院子。另外,由于拍摄地点在户外,自然光在拍摄中起到主导作用,我只用一盏影室灯补光,所以测光、试光的时间要比室内拍摄更长。这样,准备工作将近用了两小时。

初见张艺谋,第一感觉是,他真的是一个典型的 “陕西人”,作风干练。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张艺谋看上去并没有什么拍摄意愿,甚至有点抵触。由于时间短促,所以只能由我来主导拍摄进程,将之前开会时所讨论过的姿势动作进行了试拍,快速找到拍摄感觉,进入拍摄状态。所幸,张艺谋的职业素质还是令人佩服的,即使比较“抵触”,他在镜头中的表现力还是很强,很有镜头感。

在拍摄了几个固定姿势后,我开始引导他做一些自然的动作。这时,事前的资料研究就派上用场了。结合我对他个人情况和个性特点的理解,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尝试了多组造型动作,也很快找到了“拍摄感觉”。张艺谋在现场看完照片觉得已经够用,便匆匆离开了。

作为职业摄影师,在多种场合都会面临客观困难,摄影师必须依赖拍摄经验和充足的前期准备来弥补,灵活引导被摄者进入状态,这是对摄影师功底的考验。

最后,还是用张艺谋在拍完后对我说的一句话来收尾吧:“全世界都还没有人这样摆弄过我!”

猜你喜欢

张艺谋姿势摄影
看书的姿势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