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建设思考

2015-03-15曾欣韵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导向毕业生

闵 婕,曾欣韵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更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行状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的企业战略,财务部门逐渐由传统的参谋职能部门上升为战略职能部门,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相应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不断增长的会计岗位缺口,高职院校必须仔细分析市场需求,做好自身定位,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为社会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会计人才。

1 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只有掌握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布,才有可能有针对性的调整会计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使其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是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教学模式的前提。据统计,当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则各有不同,其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企事业单位、院校和机关,仅有少部分人自主从事非专业相关工作。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需求。

2 市场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需求定位分析

目前市场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同时各大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供应量也较大,但两者间存在结构性缺口:供应方主要集中在高端和初级会计人才方面,而社会需求则主要集中于具有一定实践操作经验和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一区间,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当以这一区间要求为目标,从理论知识和能力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做好教学工作。

2.1 理论知识需求分析

依据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理论体系,使其具备较为宽泛的知识面,但并不需要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因此,理论知识建设应当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由浅及深、逐步扩展的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些理论知识应包括:基础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财务会计知识、税法相关知识以及审计相关知识等。

2.2 能力建设目标分析

能力建设是指在理论知识教育以外,应当培养学生掌握的专业必备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个人基本能力:包括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素质等。第二,工作基本能力:包括必要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财务报告写作能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管理知识应用能力、点钞以及验钞鉴别能力等。第三,职业基本能力:包括填写记账凭证、报账、建账能力、基本出纳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和企业风险分析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会计软件应用和基本维护能力、内部审计能力以及报税能力等。这3方面的能力应当成为会计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3.1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要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及时掌握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学有所用,保障学生就业。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其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与本科、研究生就业方向既有所不同又有所重叠,因此,明确人才培养需求,是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发挥职教特色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院校自身资源条件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大前提。

3.2 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毕业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具备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招之即用”,一旦该项优势不再,则高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全无,就业前景甚忧。因此,不断完善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模拟实践等方式积累工作环境下的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引进具备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3.3 持续加强教学体系构建

要以理论知识和能力建设两条线为抓手,持续推进教学体系建设,通过德育、体育以及政治等课程加强个人能力建设,通过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协作意识。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则应以实训课为契机,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知识。职业基本能力建设要做到理论课程和实训练习互相配合,如会计电算化、资产评估和审计等课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单向师生信息交流模式,多引入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盘活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要注意教学联系实践,引入教材之外的其他资源,如利用互联网拓宽学生的视野等。

3.4 改革教学考核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建设,要充分考虑“就业”需求,不能单纯以试卷成绩进行考核,要采取多层次、多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会计技能相结合,将填制凭证、报税登记、报表复核以及内部审计等内容纳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赵建新.高职会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9).

[2] 张文华.高职会计专业“岗证一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9).

[3] 陈兆芳.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09(9).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导向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最“叛逆”的毕业生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