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物资采购“阳光工程”措施研究

2015-03-15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阳光工程物资供应商

汪 云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河南 南阳 473132)

打造物资采购“阳光工程”措施研究

汪 云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河南 南阳 473132)

为从源头上治理与预防在物资供应方面产生的腐败现象,要深刻剖析物资供应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持续构建并不断完善物资供应工作惩防体系建设。

物资供应;惩防体系;“阳光工程”

物资采购工作一方面向供应商采购物资,一方面掌握着给供应商支付采购资金的权力,在所难免地处在权力与利益高度交织的漩涡中,稍有不慎都可能滋生腐败、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每个物资供应部门都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反腐倡廉、构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常抓不懈。

1 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剖析潜在的主要风险

为了从源头上治理与预防在物资供应方面产生的腐败现象,要深刻剖析物资供应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持续构建并不断完善物资供应工作惩防体系建设。

1.1供应商环节

供应商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是物资供应的源头,这个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推荐供应商入网时,网络内供应商能满足采购需要但是采购人员、用户又推荐新的供应商入网,强调该供应商的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或其他优势;推荐供应商供应的产品与本单位生产需用物资无关;违规办理中间商的准入;办理准入审批权过度集中、不公开,由某个人或某个部门说了算。二是供应商现场考察时,没有组织生产、机动、设计、质量以及财务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而是由物资供应部门一个部门说了算;现场考察流于形式,考察人员没有严格认真地审查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装备情况、质量保证体系及售后服务体系等情况;现场考察失真,考察人员隐瞒事实,没有实事求是地按照考察评价标准进行量化打分、撰写考查报告;签订重大合同前,或者对供应物资将要用于生产装置、涉及生产建设安全的供应商没有进行现场考察。三是供应商量化考核时,未如实从质量、价格、交货以及服务4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量化打分;人为更改供应商分级结果,未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不能及时淘汰无业绩、业绩排名靠后、存在违约现象、年审不合格的供应商。

1.2物资采购环节

物资采购是保证物资供应的基础,这个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实施采购时没有落实业绩引导订货机制,违规选择供应商;超供应商许可供应产品目录范围采购物资;因设计指定、技术指定、使用指定造成独家采购,不能实施竞争采购;对符合招标采购条件的未按规定实施招标采购;确定物资价格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与成本分析,购买的物资价格高于市场价或其他企业购买价。

1.3过程控制环节

过程控制是确保物资供应的关键,这个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有:未使用标准合同文本签订采购合同或合同条款不严谨,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违规向供应商支付预付款或货款;未如实反馈物资监造或过程控制过程中发现的物资质量问题、进度问题;违规放行有质量问题的物资;未按合同规定索赔或处罚违约供应商。

2 物资采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制度方面

没有制定相应制度或现有制度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现有的一些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制度条款用词模糊,不能量化,对实际业务操作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约束。

2.2人为方面

第一,采购工作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廉洁从业意识淡薄,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法律、规范、制度等视而不见,存在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现象。第二,采购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技术素质不高,不熟悉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等,不能适应电子化、流程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物资采购工作。

2.3环境方面

未能有效分权制衡,导致权力过度集中,出现一项业务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说了算的现象;缺乏各方面的有效监督或监督失效;责任追究或处罚机制没有落实到位,对不廉洁、违规现象没有严格按制度规定实施处罚,纵容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3 构建“四个机制”,夯实惩防体系建设基础

3.1以完善制度为重点,着力构建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制度是防治腐败的基石,是约束行为的准则,用制度管理行为,规范权力运行,是落实好惩防体系建设、防止和遏制腐败行为的根本性途径。第一,针对供应商管理活动中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岗位,要有效辨识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已经构成或可能构成的权力风险点、管理风险点和人员素质风险点等,强化预防措施,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构建“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类人员的业务行为。第二,要紧密结合实际,完善各项制度。制订出更加科学、严密、具体、适用的制度、规定,使其更具刚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制度出台的主观随意性。

3.2以廉洁教育为手段,着力构建“不想腐”的教育机制

教育是防治腐败的法宝,是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把廉洁教育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常念“廉政经”,让廉洁从业理念入脑入心,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火墙”。围绕“廉洁从业,以德铸魂”的主旋律,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具有物资供应特色的廉洁从业教育。通过正反典型案例、身边人身边事等的教育,引导职工与供应商树立“淡薄名利、严于律己、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以及“自觉接受监督、参与阳光工程”的他律理念,树立“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等廉洁从业价值理念。

3.3以适度授权为核心,着力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适度赋权是防治腐败的核心,只有适度授权,才能防患于未然,防止权力过大、独断专行等现象发生。全面梳理物资采购流程中各岗位拥有的各项权力,从决策、执行以及监督3个方面,适当分解各单位和各岗位的权力,尤其是对业务审批、供应商选择、价格确定、货款支付、检验验收等关键部位、关键环节上的关键人员,要实施权力分置、流程制约、交叉制约,在采购权力运行上架构起一个纵向层级管理、授权制约,横向流程控制、平行制约的权力配置框架。

在分权的基础上,要做到权责一致,明确什么样的权力行使须承担的什么样的责任,推进物资采购问责制度,用“四问六看”的检查模式加强自检与他检,促进权力运行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四问”即一问为什么以这个价格采购,二问为什么选择这个厂家采购,三问为什么采购这个量,四问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采购,要求业务人员对采购流程负责。“六看”即一看采购方式是否正确,二看采购价格是否合理,三看产品质量是否优良,四看采购效率是否提高,五看使用单位是否满意,六看业务操作是否合规,要求业务人员对采购的最终结果负责。

3.4以常抓监督为核心,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监督是防治腐败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效果,也可以让腐败现象无所遁形。要建立监督网络,内外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惩防体系的“钢铁长城”。

在内部,可通过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监督部门对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之间、岗位人员之间等不同监督类别,通过业务公开、网上巡视、专项审计以及效能监察等多种监督方式,从采购计划制订开始,到采购物资的使用结束,包括采购计划生成、询价比价、供应市场调查、招标、签订合同、验收、付款和发放等环节,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对计划的监督主要是为了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可信度和准确性,对价格的监督主要是看是否进行了货比多家,是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市场调查,是否按相关规定对大宗材料进行招标采购,价格是否合理;对合同的监督主要是看其合法性、严密性和公平性,是否定期进行评审;对质量监督主要是确保按招标文件、厂家要求和图纸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技术指标进行验收;对付款监督主要是确保过程控制人员按规定支付货款,避免凭个人意愿擅自进行支付。

在外部,要大力推行专家采购、开门采购,让生产、技术、机动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纪委、审计等监督部门的监察人员全程参与到采购活动中,增强采购业务透明度。另外,还可以从职工代表中聘请特邀监督员,建立与供应商、用户单位的沟通交流平台,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热线,对采购行为进行公开民主评议和监督举报,从而有效减少外来干预和暗箱操作现象,抑制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使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实现阳光采购。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4.104

F274

A

1673-0194(2015)14-0129-02

2015-04-11

猜你喜欢

阳光工程物资供应商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阳光体育工程”运作模式在高校体育的应用研究
救援物资
加强油田“阳光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新民市阳光工程项目实践经验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