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
2015-03-15曲丽明
曲丽明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21)
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给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和优化配置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总体实力能否最大化呈现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现阶段激烈市场竞争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 ERP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ERP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建立在人事、绩效和薪酬3者之上,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深入,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相融合,使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模型满足不同层次业务的实际需求。
1.1 ERP-HR系统总体设计
此设计充分利用集成化思想,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业务进行人力分配,现阶段其内部集成化主要包括人事、薪资、招聘、培训、考勤、合同、福利、绩效、经理自助与员工自助等大模块,并对其各模块的关键角色职责及权限进行准确详细的界定,通过有效手段实现各模块关键角色的及时信息沟通,从而实现各模块协调作业。其外部集成化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吸引供应链人才、建立可用的人才数据库;积极寻求与上游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对接的机会;与同行业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整合等,例如,现阶段较常使用的企业博客,就是加强供应链企业相互了解,吸引外部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ERP-HR系统外部集成化的一种表现。
1.2 ERP-HR关键模块设计
ERP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建立在人事、绩效和薪酬三者之上,此3种模块就是其关键模块。人事管理模块为ERP系统提供企业所有员工信息,通过ERP系统对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和经营状况准确全面的分析,完善组织结构形式和人员配比,并动态反映出人员流动超、缺编情况,明确划分各部门岗位职责,并确定出详细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整合具体的人员信息,找到切实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人事管理模块的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组织机构设计与现实产业需求之间能否实现平衡。薪酬模块是ERP系统的主要调节工具,通过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水平的薪酬福利参考标准表和薪酬福利计算公式,使企业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企业员工制定动态的薪酬福利变化调整规则及管理档案,使员工对薪酬管理认识清晰化,并能对个人薪酬福利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工资管理与薪酬福利协同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应企业发展状况的动态图。绩效模块把绩效评价中涉及到员工需要加强方面的建议作为培训要求,提交给ERP培训系统,对转正员工的考核,要将其考核结果直接转交到招聘系统,作为相关职位转正和招聘的参考依据,员工的调动事先也必须经过考核,ERP系统考核可以为人事管理模块做出准确判断提供依据。
1.3 ERP-HR实施关键成功因素模型CSFs
CSFs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计划,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发展由传统的市场导向向人才导向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显著,所以ERP-HR实施需要高层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详细科学的总体规划,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注重业务进程的连续性和业务氛围的人性化,建立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由专家对企业人力资源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科学准确的发展思路,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化科技进一步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加大了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信息化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ERP作为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而且其效果也在短时间内得到验证,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对ERP模式的利用并不充分,很多企业仍停留在观察阶段,部分企业虽积极的进行相关探索,但也只能对其部分功能进行开发,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全面利用。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我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ERP高度整合的企业不超过10%,而西方发达国家已接近50%,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基于ERP的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较低,ERP应用意识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内外集成水平偏低、企业投入不足以及人才信息化建设不全面等因素制约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现阶段却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因此,更显现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3 结 语
基于ERP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在信息科技和市场竞争双重刺激下产生的,其可实现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且可有效提升对供应链人才的管理力度,是符合现阶段企业总体竞争实力提升的有力手段,企业应积极利用。
[1]陈进勇.基于ERP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1.
[2]何春柳.一心堂ERP人力资源系统实施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4.
[3]黄继峰.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