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头记——西线工作室“上山下乡”系列[1]之车田村文化中心①

2015-03-14TheStoryoftheStoneTheCaseofCulturalCenterinChetianVillageinSeriesofTripstoHillyandRuralAreasofWestlineStudio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上山下乡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he Case of Cultural Center in Chetian Village in Series of Trips to Hilly and Rural Areas of West-line Studio

魏浩波 WEI Haobo

石头记——西线工作室“上山下乡”系列[1]之车田村文化中心①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he Case of Cultural Center in Chetian Village in Series of Trips to Hilly and Rural Areas of West-line Studio

魏浩波 WEI Haobo

摘 要西线工作室试图以车田村文化中心的建造为引,通过普世方式的“合理化”原则与乡土的“合情”原则的分析方式发现车田村的现实问题,据此推导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合情”的工作方法,建立一种技术为生活世界服务的工作模式——村落生成秩序贯彻+场所群生产+聚落公共性再造,并付诸于实践;逐步以理性的专业手段, 在当代生产条件下摸索接“地气”的工作方法。关键词 场所精神;平行交集;场所群生产;聚落公共性再造

魏浩波: 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教授级高级建筑师,949970119@qq.com

Abstract:The West-line Studio attempts to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center of Chetian Village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s current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etian Village through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reasonability”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that, the study deduces “rational and reasonable” operating methods to create a work pattern that technology serves life—implementation of village generation order plus site crowd 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s of public settlements, and utilizes it into real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that appropriate work methods should be explored through rational processional methods in current production conditions.

Keywords:Place Spirit; Parallel Intersection; Site Crowd Production; Reconstructions of Public Settlements

0 引 言

当代条件下, 在车田村这类虽具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但当下又呈无序发展态势的乡土村落中,建造文化中心这种具有某种传统传播倾向与时代文化普及功用的重要公共建筑,西线工作室通常要面临着一系列最基本的考量,这些考量具体划分为两个工作层次:

方向性层面上,如何再拾本已支离破碎的“旧”,并使这些“旧”与强调合理性与工业化原则的当代性并置,调整传统惯性脉络与普遍意志折射下的当代性关系,重建日益失落的乡村场所精神[2]?“旧”与当代性这两种互为异类的认知体系是否具有交接的可能?

具体的实践层面上,新建筑如何与村落“旧”群组的生成秩序发生关联,保持既定秩序的贯彻?在以通用技术体系为基本空间生产模式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整合当地“旧”传统的工匠思维、现代主义清晰明确的材料配置机制与西线工作室特有的氛围制造方式,共同形成一套促进场所感生成的组合工艺?如何再造村落活络的公共生活世界?如何充分利用文化中心这一特殊建筑类型所天赋的公共传播性的特质,刻意生产仪式性公共生活的发生地?如何考虑气候因素与熟悉的场所感配置,制造可供避雨纳凉并投射村落质感的公共空间等等,实现日常公共生活常态聚集地的产生?

1 一种合理合情的工作方法:技术为生活世界服务[3]

当下的车田村有六项明显的特质:

(1)村落的空间格局是沿不同方位山体的层层跌落、形成块面的平行房子组,多方向无序组合而成(图1),究其成因,系车田村为一多山头村落,为保住更多的平地耕种,民房因山就势成片平行退台建造,多个山坡就此形成多个平行片区——这是因地制宜、节地节材的合理化建造的选择。

图1 村落总图Fig.1 master plan of the village

(2)延续两百年的传统石砌方式与当代装饰性的穿斗白墙相互交织(图2),曾为主角的石头房严重退化为分散的碎片群(图3),仅占全村房舍的不到五分之一。这是因为当地片页岩石材远较市场供应的涂料昂贵,开采周期漫长,工艺复杂,虽车田村有多个采石场与石材加工厂(图4),但因石材价格居高,基本都以外销为主——这也是省时、省力、省钱的合理化空间生产的结果。

图2 村落现状Fig.2 status quo of the village

图3 村落老石头房Fig.3 the old stone house

图4 村头的采石场Fig.4 the quarry

(3)公共生活场所严重缺失。全村217户,809人,仅一个篮球场,一处长满荒草的约两三百平米的临时公共聚会场地。这首先是因为当代社区理念与规范明确要求的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基本没有在广大的乡村地区落实;其次,市场经济机制下的当代乡村打破了以村落为边界的“社会圈子”[4]与“乡里乡亲”的生活惯性,家庭单元更多地依附于市场社会,疏离于当地村落的人际关系,导致了村民对村落公共性社会生活的漠视与放弃——这是一种不合理亦不合情的公共空间的现实状态。

(4)多个历史传说地被民房侵占或遭荒弃。究其原因,市场机制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从根本上将原有的乡土社会结构变异为双重社会结构(普适型与血缘型)[5]的特殊状态,乡土社会既定的血缘教化体系失效——这是合理但不合情的信仰空间的失落方式。

(5)占村落人口三分之二的留守人群为老人和孩子,老人们终日与播放老苗族戏曲的声音匣子相伴,孩子们要么守着电视、要么满山遍野乱跑。在乡村人口的主体分化为外出流动人群与留守人群后,对外出流动人群而言,村落虽还是他们的家乡,但已不是他们主要的劳动和生活空间了,他们需要在城市与乡村这两类空间里来回移动;而留守人群或老或少,改造生活与环境状态的能力属依靠型。这是合理但不合情的家庭基本生活模式的既有形态。

(6)每逢节庆与婚礼,村民必身着民族盛装,宴席满铺街巷院落。传统的礼俗规则在节庆这一类暂时超现实的时空里被稳定遗传,但相应的礼俗空间的丧失导致了对交通系统的无节制占用——这是合情不合理的习俗空间再生方式。

遵循普世方式的“合理化”原则与乡土的“合情”原则对车田村现状进行双向互动分析后,设计组推导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基于“合理化”原则的“合情”的工作方式:

(1)建立与村落既有平行格局吻合的空间控制秩序。

(2)生产公共活动空间、礼俗空间、信仰空间、休闲空间、观演空间、骑行空间等多义复合的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群,满足各类社会生活需求,并刻意涵盖传统村落生活的内容与记忆,据此重塑特定的场所意义。

(3)有意识地扩展村落文化中心及景观的功能内涵,补充缺失的公共设施,将单一的传统与风俗物展示拓展为村史民俗与信仰厅、村图书阅览与会议室、网购吧、农艺工坊、石艺工坊、礼俗工坊、戏曲工坊、棋牌与上网区、公共展廊与交流空间、苗戏台、水车与水渠墙等涵盖历史信仰教化内容、工艺传播内容、人际交流内容的公共生活聚集地,由此创造村落健康的公共生活模型。

从根本上看,“合理”+“合情”的工作方法旨在从人性的健康需要出发,从村落的现实问题着手,发现现实、合理的生活与情感需求的缺失,并以此为工作方向,建立技术为生活世界服务的工艺手段。

2 一组秩序:空旷的平行交集

文化中心最终选址于村落中部蜿蜒的三岔河南部约五亩略有起伏的荒弃空旷用地上。该用地是车田村这个山地村落中极为难得的非农用石质开阔地,“空旷”这个特有的场地属性是设计发展中必须保留并发展的基本品质。用地位于三组不同朝向的平行形态的山地地形呈角度的交接处,分别是:由南向北逐层跌落的平行地形,由西北向东南渐次下吊的平行地形,以及由西南平行滑向东北的地形。据此,文化中心被分解为开阔的外部空间体系与偏安一隅的浓缩而内收的建筑实体两个主要部分,以贯彻场地的平行秩序与空旷特征(图5-6)。

图5 文化中心总体鸟瞰图Fig.5 aerial view of the cultural center

图6 总平面图Fig.6 master plan

占用地绝大部分面积,位于东北处的开阔的外部空间体系以一组平行的台地、矮墙、石墩等将南向的退台平行关系延展至北侧河岸,组织成空旷的兼具活动性与回忆性的风景场。场地质感倾向于硬质,点几丛竹,泼几棵东倒西歪树,应景环围的曲水、对岸的青山、参差的屋面、河面的残桥共同烘托出回味与沧桑的意境(图7)。

图7 开阔的外部空间体系Fig.7 the wide exterior spatial system

建筑实体部分则被压缩在用地西南角局促的梯形地块中(图8),这样布置的用意是:(1)为了保留用地原有的空旷特质,建筑主体刻意偏安一隅(图9);(2)建筑作为过渡空间体,缓解用地与西南侧道路的紧张关系,屏蔽西南侧的杂乱环境对开阔地块的影响(图10);(3)建筑实体受陡坡与村落西北向平行空间关系的影响,空间控制秩序被蓄意处理成三组条形房间与三组条形院落交替的西北向行列关系,两侧开规律竖窗的山墙面则分别照应西南向山坡上的平行关系与河对岸的东北处山头(图11)。

图8 石头房全貌Fig.8 general view of the stone house

图9 石头房东南向透视Fig.9 the south-eastern perspective of the stone house

图10 石头房东北角透视Fig.10 the north-eastern perspective of the stone house

图11 石头房北山墙Fig.11 the north gable wall of the stone house

一条横贯东西的水渠在引水的同时将偏安西南隅的建筑实体引入东北部空旷的外部空间体系中,将这两个分离的部分扭结成一组平行交集(图12)。

图12 水渠与石头房Fig.12 the canal and the stone house

3 一套工艺:场所群的生产

场所的生产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纪念性空间、约定俗成的空间或特殊类型的功能空间生产特殊的场所意义;二是以特定氛围的制造[6]刺激感知体,引发场所共鸣。

用地东北部的开阔外部空间体系采用第一种方式来生成场所,具体分为三个层次:(1)由河里的水车、横贯用地东西的水渠墙与用地中部的水井共同建构外部空间体系的空间控制骨架(图13)。这个背景骨架是可以讲故事的,它以特定的“物”的方式将车田村因由水车灌溉而生存发展的历史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典故组合,达成某种“不忘本”的场地总意志。(2)沿着水渠墙骨架,由东向西将大空间分解成若干平行的中、小空间,各空间单元借不同的主体内容而产生不同的场所意义,如在临河的东端条带,以九根石柱阵列形成的空间体点明此地曾是“九龙坡”的传说地,从而生产信仰场地(图14);位于中部的苗戏台与一方水井共同营造出了某种诗性的戏剧场景(图15);北端高低错落的棋台则自然营造出“高手论道”的气场。(3)各中、小空间单元可依不同时节或时辰村落公共活动的内容与规模,组合调节成相应的场所状态:如“九龙坡”与水车、水渠墙的组合可形成祭天、祭农的场所;戏台与观演地结合则可转换成有戏剧感的传统婚庆场地(图16)与孩子们飞车走秀的舞台等。

图13 曲折的水渠墙Fig.13 the winding canal wall

图14 九龙坡Fig.14 Jiulongpo

图15 苗戏台Fig.15 stage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图16 苗族欢乐的婚庆舞Fig.16 the wedding dance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置于西南角的建筑实体则强调以“氛围制造”的方式生产场所:建筑的屋顶漫着红光、黄光与白光,石砌的墙体色泽清幽,挂在墙头的铁板能敲打出浑厚的颤声(图17)。三种材料系统的配置赋予了场地特殊的质感:

首先是40cm厚的石头墙系统(图18)。建筑入口处的石头院采用当地传统干抹法与通用构造柱组合的石砌工艺,编制意味强烈,深青色的片页岩石像是被兜在暗色石缝网中,颇有些森佩尔所说的编制性墙体[7]的原始感(图19),室内空间则体现出有条不紊的理性与冲动的感性交织的冲突感。从建构层面分析,从传统石工中不用灰缝的干抹做法到墙体中部水泥砂浆砌筑、两侧5-10cm干抹的通用建造方式,对结构稳定性与老工艺再现的综合考虑中隐含着对古老手工石砌做法的致敬。选用价格较高的当地石材建造文化中心,建造材料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有利于场所感的生成,亦是对当地石材质地与生产水平的展示与推介,同时可促发对传统石砌工艺与通用生产技术结合的可能性的探讨。石头墙系统的作用是建立一个稳定而内向的,有记忆质感的物质性实体空间。

图17 光的幻想意境Fig.17 artistic conception created by the light

图18 入口石头院Fig.18 the entrance of the stone yard

图19 红光下的石头墙Fig.19 the stone wall under the red glow

其二是彩色透明夹胶玻璃系统,分为置于屋面和立于墙体两类:屋顶的彩色天窗将贵州地区多变的自然光照状态调整为比较明确且恒常的室内面光源状态(图20);墙体中的彩色玻璃点群则对外部风景进行色彩过滤,氤氲出别样的意境(图21)。彩色玻璃系统的作用是营造一种特定而可控的光氛围。

图20 红色天光Fig.20 red daylight

图21 光墙Fig.21 light wall

其三是黑色金属系统(图22),由挂在石头墙上的5mm厚平面铁板群与作为天棚吊顶的铝合金格栅一同构成。平面铁板群作为各类展示背景,铝合金格栅则帮助达成整体性的“露明造”连续顶界面,二者共同形成统一的内部装饰系统。工业化的刚性材料撞击原生石材的声音令人蔓生联想,拉开了时间的距离(图23)。黑色金属系统暗示了多种制造工艺与有差异的时间性并置的事实。

图22 红光、铝合金吊顶与钢板Fig.22 red light, aluminum alloy ceiling and steel plate

图23 光墙Fig.23 light wall

三个系统各司其职,围合的石头空间、特殊的光环境、金属对石头的激打声一起制造着鲜活的场所感,这些是原生的、工匠的、工业化的、光的断片,它们以建构的方式传达着场所的意志。石头房子的平面布局由两部分组成(图24),中部为平行的功能体与院落(图25-27),外圈为一环半开放的公共走廊,其空间原型为车田村拾级而上的巷道与各家门前“摆龙门阵”空间的组合(图28-30)。这一空间体配合三个材料系统,有效地生产出多样化的室内公共空间场所群。

图24 平面图Fig.24 plane graph

图25 空院子Fig.25 courtyard

图26 中部石头院Fig.26 the middle stone yard

图27 后部的庭院与楼梯间Fig.27 the backward yard and staircase

图28 层层叠叠的石头台地Fig.28 the banked stone platform

图29 石巷Fig.29 rock gangway

图30 上坡Fig.30 upslope

4 一类生活模型[8]:聚落公共性再造

车田村文化中心再建了一种信仰教化+世俗公共性+技艺传播的社会物质性结构,这一结构具体由西南角的石头房、“九龙坡”、水车水渠、露天戏台与空坝子的组合转译完成(图31)。通体以当地石材垒砌的举折的石头房以厚重的石头背影再造着村落的纪念性,也是村民公共交流、文化学习、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的场所(图32),其层层叠叠的石巷般的环道与仪式性展厅动容地传承着历史。临河的水车与被举在半空的曲折的水渠隐约地再现着车田村曾经的生产场景;露天的石戏台以苗戏为媒介,找寻着自娱自乐的回味点;空旷的广场坝子与其上的石墩组促发着多样性的公共生活……它们共同孕育着一种有人文修养的、知古明事的、教化人心的和谐社会的状态,这是以再造人性和谐的乡土社会为梦想的努力(图33)。

图31 沿河全景Fig.31 panorama along the river

图32 发光的石头房Fig.32 the shiny stone house

图33 石头房与西侧山体Fig.33 the stone house and the west-side massif

简言之,一组生成秩序+一套场所制造工艺+一类公共生活模型的组合拳般的工作方式的实践性探讨,其实是在逐步以理性的专业手段,在当代生产条件下摸索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其最根本的目的则是:寻找使“合理化”的普适性空间生产方式与关注“情感”的传统村落达成特定默契的工作模式。

注释:

①本项目由西线工作室设计完成。

项目名称:中国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

项目地点: 中国贵州省贵安新区车田村

主持建筑师:魏浩波,谢劲松

设计团队: 欧明华,马宁,李元平,杨小强,石洪波

甲方负责:刘晓星

图纸审核:周可

项目功能: 村史民俗展示、图书阅览、工艺培训、公共展廊与外部公共空间

规 模: 石头建筑715m2;外部公共空间3785m2

结构形式:石砌

竣工时间:2014年4月

参考文献:

[1] 朱晓琳. 西线工作室“上山下乡”[J]. 建筑技艺, 2014(04): 34-105.

[2] 诺伯格·舒尔兹. 场所精神[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18-23.

[3] 舒红跃. 技术与生活世界[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46-168.

[4]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5: 51-59.

[5] 魏浩波. 乡土空间的同构机制——西线工作室当代乡土实践系列之血缘与地缘型空间控制体系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3): 18-24.

[6] 魏浩波. 触景生情——材料生产氛围[J].城市建筑, 2011(05): 44-47.

[7]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8.

[8] 魏浩波. 北方、北方……——斯堪的纳维亚随笔之先行者们[J]. 城市建筑, 2014(12): 30-35.

图片来源:

图1-33:由谢劲松拍摄

(编辑:郑曦)

◎简 讯

收稿日期:2015-05-06

作者简介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5)03-0124-06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TU984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互联网金融“上山下乡”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