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微表情,看穿你心事

2015-03-13余舟

科学大众(中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说谎者谎言数据库

余舟

人的沟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的沟通,比如面对面的谈话,发信息等;另一种是非言语的沟通,主要通过人的表情、姿态、语气语调等进行。有人做过统计,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表情的作用占了55%,可见表情作为非语言性行为,对我们表达自身情感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可视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表。

关于人类表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进化论之父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他还写过一本《人与动物的表情》。时至今日,我们对表情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比如确定了人类的六大基本表情,高兴、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惊讶。之所以称之为人类基本表情,是因为这几种表情具有跨种族的一致性,甚至在我们的近亲黑猩猩身上也能看到。而近些年来,关于表情最惊喜的发现莫过于心理学家们发现了微表情的存在。

196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位美国心理学受一位精神病学家的委托,对一段抑郁症患者撒谎以掩盖其自杀意图的录像进行检测。起初,两位专家并未从这段视频中发现该患者有任何异常表现:该患者显得很乐观,笑得很多,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任何企图自杀的迹象。但当对该录像进行慢速播放并逐帧进行检查时,他们发现在回答一道关于未来计划的问题时,该患者出现了一个强烈的痛苦表情。这个表情持续时间仅为1/12秒,二人称之为微表情。

微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出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它与普通表情的区别在于,微表情持续时间很短,仅为1/25秒至1/5秒。因此,大多数人往往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这种快速出现不易被察觉的面部表情被认为与自我防御机制有关,表达了被压抑的情绪。微表情既可能包含普通表情的全部肌肉动作,也可能只包含普通表情肌肉动作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动作。

由于微表情能够表达被压抑掩藏的真实情绪,因此往往被视为识别谎言的有效线索。不过微表情的产生识别心理与神经机制尚不可知,而且微表情出现的频率比较低,普通人对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也不高。自微表情被重视以来,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以及中国的科学家们都在着力开展对微表情的研究。2002年,美国的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开发了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经过该工具训练过的专业人士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有明显提高。

表情是文化的产物,尽管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然而由于不同种族的面部骨骼肌肉组成差异,国外开发的微表情识别系统以及训练系统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并且国外研究团队建立的数据库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数据库采集的微表情并非是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下产生的,有些数据库则存在表情分析和编码不严格的问题。

目光转向我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所的傅小兰教授带领她的科研团队运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正在对微表情识别与表达的基本特点及这些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的微表情数据库。微表情数据库是指大量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微表情所构成的资料信息库,它是人类微表情识别特点以及研发自动识别微表情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微表情数据库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以及计算机对微表情的正确识别。

傅教授研究团队的微表情数据库采用自然诱发的真实微表情,并由受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对所有表情视频的分析编码,大大弥补了现有国外数据库的不足,是我国科研人员创新的新成果。下图是该数据库的一个样例。

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傅教授的团队已自主研发了一套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这套基于特定算法的静态特征的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地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捕获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然后结合计算机技术,将物理特征表现为数字的形式,实现人脸自动微表情的识别。

说起微表情,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美剧《别对我说谎》,在剧中高超的男主角似乎可以通过微表情轻而易举地洞察别人刻意掩藏的心思和谎言。

微表情的谎言识别功能一直是科研人员、媒体大众以及国防关注的重点,但是基于以往的研究发现,微表情作为谎言识别线索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的确定。个体微表情的表达会受到自身撒谎动机的影响:一个人越是想掩饰自身真实情绪,其微表情就越可能暴露他的谎言。但如果是善意的无恶意的谎言,微表情测谎的准确性就有所下降。

撒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其心理过程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撒谎行为也多种多样。目前在流传的一些“微表情心理学”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比如人在准备好谎言时,更容易注视对方眼睛,以使对方相信或观察对方是否相信,但在很多情况下,注视对方眼睛并不是在撒谎。又比如回答提问时生硬地重复问题很有可能是在准备撒谎,但是很多情况下是紧张造成的。

这里的“微表情”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微表情,只能作为一种非言语线索,心理学家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考察的158个可能的谎言线索中有118个线索都与撒谎无关,包括瞳孔变化,姿势改变等等。人在撒谎时引起的行为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于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不能轻信。

除了和谎言的关系之外,微表情还与人类内在的情感过程紧密相关,微表情的出现和消失预示着人内心情感的转变过程。在美国,针对微表情的研究已经应用到国家安全、司法系统、医学临床和政治选举等领域。在国家安全领域,有些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可能轻易就能通过测谎仪的检测,但是通过微表情,一般就可以发现他们虚假表面下的真实意图,并且因为微表情良好测谎仪的特点,它在司法系统上也有着较好的应用。

举个例子来说,在审讯中有一个“奥赛罗现象”,这一说法源于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奥赛罗》。奥赛罗的妻子苔丝狄梦娜被人诬陷有不贞行为,她意识到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情绪出现剧烈波动,这种反应与被人言中不贞洁的反应是一致的,于是奥赛罗将这种因担心不被信任而引发的情绪波动视为妻子被拆穿后的不安,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奥赛罗现象”指非说谎者可能表现出与说谎者一样的行为,因为他们可能经历同样的心理过程:无辜者担心警察不相信自己而遭诬陷与说谎者担心自己被警察识破而受惩罚。而微表情是下意识的流露,因此很少具有欺骗性,能够帮助侦查人员解决奥赛罗错误。同样是接受询问,但是两者的担心内容不一样,无辜者担心遭到诬陷,而说谎者担心被警察识破受到惩罚,心理活动通过外部表情体现出来,在被认定有罪时,无辜者觉得受到诬陷,会出现短暂的愤怒;有罪者觉得被识破,会出现短暂的恐惧。微表情识别可以有效地区分愤怒与恐惧,从而还无辜者以清自,并将有罪者绳之以法。

猜你喜欢

说谎者谎言数据库
创意谎言
画与理
谎言
数据库
数据库
说谎者
数据库
数据库
揭穿谎言
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