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化的学校建设
2015-03-13唐汉卫
唐汉卫
摘 要 文化走向学校建设的中心,是由文化之于学校发展的根本性意义决定的,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文化转型对学校建设的呼唤和贯彻国家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学校文化;学校建设;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14-03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文化”已走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台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已有研究更多是就学校文化的重要性而言及学校文化之于学校建设、发展和变革的意义,使用诸如“凝聚、动力、方向、规范、辐射”等词语,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学校文化的重要作用。但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和了解文化之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意义,特别是更好地把握当前社会和历史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出场”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文化建设要想走得更远,开拓更大的空间,担当更大的使命,需要从更根本、更长远、更综合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之于学校建设、之于人的发展和教育、之于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意蕴。
基于这一思考,本文试图从“自本而末、自前而后、自外而内、自上而下”四个角度,分析目前的学校文化热。文化的定义数百种,文化研究的视角也千差万别,学校文化研究自然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但一般说来,将学校中群体性、共有的精神价值观及相应的生活、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文化的内核,不会招致太大的反对。因此,本文在这一意义上使用“学校文化”这一概念。
视角之一:“自本而末”
所谓“自本而末”,即要充分认识文化之于学校建设的本体性或根本性意义。作为精神价值观、信念并见之于生活和行为的文化,才是学校的灵魂、方向和原动力,是其他一切的根本和内因。
与学校建设的其他方面,如设备设施、师资队伍、课程、制度等相比,学校文化与它们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从属关系,而是里表关系、统摄与被统摄关系、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进一步讲,“一切真正的学校变革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变革”,或者说,“只有学校文化的变革才能表征着学校真正的变革”。“自本而末”,即是从这一高度和层面来理解学校建设。这样,才不会把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可有可无、忙起来不要、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而是作为首要的、先在的、更上位的和最为根本的方面来对待。在学校建设中,只有先明确学校文化追求、文化建设及其相关问题,才能更清楚如何变革和落实这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这样的学校建设才能上升到应有的自觉,而不是被动的、经验型的,盲目模仿和照搬别人的变革。如果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即从学校精神追求、价值追求的角度来审视学校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变革,那么,这种学校变革就只能是肤浅的、停留在外围和技术层面的,甚至说,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变革本身可能就有方向性的错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变的学校可能不是一所好学校,但是缺乏以文化建设为本位而变革的学校则肯定不是好学校。学校建设和变革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变革,而文化直指人的内心和生活内容,人因文化成为人,“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文化”[1]。
当然,这里的本末、先后、主从关系,只是就逻辑和思想认识意义而言,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把文化建设和学校建设的其他方面分开进行。事实上,文化就存在于学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之中,不可能将文化建设单独拿出来。此处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考虑学校整体的或任何一项单项的学校建设和变革时,是否有先在的、前提性的文化考量和自觉至关重要。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视角之二:“自前而后”
所谓“自前而后”,即要认识到学校建设走向文化是学校发展合乎历史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从普及到规范、从提高效率到注重公平、从唯成绩标准到综合素质要求、从注重标准化和统一性的刚性管理到注重多样性和特色化柔性治理的演变。学校建设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历史过程:从单纯追求数量、多建学校到学校建设的达标要求、规范化学校建设,从强调重点学校建设到突出均衡发展,从注重考试升学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从重视硬件(建筑质量和设施设备)到重视软件(制度、课程),从千校一面到注重彰显个性特色。不难看出,无论是宏观教育改革还是具体的学校建设,都经历了从外延到内涵、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从片面强调统一到注重多元特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教育、学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回到教育本身、回到常识和理性、回到现代世界文明的主流,越来越参与到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合唱中来。
在上述背景下,文化,特别是文化选择、文化立场、文化坚守和创造等,对于教育改革和人的发展最为本质的东西开始合乎逻辑地自然呈现。“自前而后”地看,这种合乎逻辑的呈现在现实中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展开的过程,是学校30年的摸索、探寻、碰壁和不断总结后的理性选择。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选择了文化;同时,走向文化的学校建设也必然将学校、教育推向新的、永无止境的历史。
视角之三:“自外而内”
所谓“自外而内”,是指要看到学校建设走向文化是当前社会文化转型对学校变革的呼唤,抑或是学校建设对社会文化转型的主动应对。这不仅关乎育人,更关乎学校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
具体而言,学校不仅是培育人的场所,还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机构。在一个社会文化秩序大体稳定、文化脉络相对清晰、学校文化传承内容和方式基本明确的社会环境下,学校文化和文化建设不存在太多的困惑、争议,至少不需要在学校层面(可能在文化学术层面、在国家层面)进行选择和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种种问题也就提不上日程。比较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学校、改革开放前30年的学校,相对不需要过多的“文化思考”和“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等带来的不仅是各种外在的、显性的变革,更是精神世界、文化秩序的颠覆和紊乱、重构和变迁,铁板一块、路在前方、跟着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开放、多元、自主、平等已成大势,每一个个体、每一所学校都要作出选择,多种多样、路在脚下、自己走已经是新时期的常态。尽管这种文化和价值领域的多元、自主、开放并非没有边界、原则和底线,但是,作出文化选择、积极建立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是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的时代性课题。从这一角度看待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意味深远——学校的每一次文化选择和文化确立,不仅是一次次群体性人格的历练和坚守,更是如同一股股涓涓细流,汇入新世纪文化脉动的大河,推动着新的文明范式的建立。此时,我们不禁要问:学校准备好了吗?就我们已有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和实践、现行的教育体制支持和教育资源储备,学校能够担此重任吗?……
担心和忧虑在所难免,但是,未来30年,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幸运的是,历史正是由我们自己书写和参与的,我们不仅是看客,也是演员。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为参与学校文化的塑造和生成。
视角之四:“自上而下”
所谓“自上而下”,是指当下对学校文化的大力提倡和呼吁,也是贯彻国家文化战略和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对于文化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从战略高度进行了论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对文化战略作出了部署,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结合中央要求,教育部就学校如何贯彻国家文化战略提出了明确意见。由此可见,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已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成为关乎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大事。
对于具有鲜明文化色彩、浓厚文化氛围、以文化传承为己业的学校来说,在国家文化战略中应该发挥、也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作用。因为学校在时时进行文化选择和创造的同时,也在全方位培育真正的文化主体——青少年学生。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未来,他们的文化担当、文化鉴别、文化创造和坚守能力就是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软实力。从国家文化战略、提升文化实力的角度看待今天的学校文化建设,对我们思考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是要培养中规中矩、听话的、没有任何思想活力和个性的“好孩子”,或是精于算计和功利的“上进生”,还是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又具有基本的公民道德和责任意识的“新公民”?哪一种人能够承担国家的文化战略、能够具有真正的文化创造力、实现有底气和底蕴的文化自信?答案不言而喻。“自上而下”地看,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校兴衰,更关乎我们要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什么样的文化主体,进而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毫不夸张地说,“学校兴、则国家兴;学校亡,则国家亡”。兴亡不在“他”,就在于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和培育什么样的人格。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学校的建设者、管理者应当有此情怀和担当。由此看来,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国教育在应试的禁锢中,长久以来已经丧失了宝贵的思想活力,文化更是退居于秩序、等级和分数、功利之后。在学校,没有什么比看到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更让人心痛了。教育的文化价值何在?学校文化应强调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些都被我们的家长、教师、教育管理者们遗忘了。”[2]
对于学校来说,未来学校的立校之本并不在于外在的各种可以复制和超越的硬实力,而在于其内在的软实力——学校文化。正是各种各样的文化软实力,彰显着学校独特的存在价值和育人魅力。而一旦走向文化,学校建设在向其内核聚焦的同时,也展开了更为广阔和生动的天地。这其中既有共性的、值得共同追求和持守的一面,也有更多个性化的、因校因人而异的一面;即便同一所学校,从不同的角度观照文化,其丰富性也尽显其中,蕴藏着太多值得探讨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不过刚刚拉开序幕。
参考文献
[1]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长沙:岳麓书社,2010:4.
[2]徐永初,信力建,郑杰.学校文化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