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改的若干建议
2015-03-13张金金常国伟
张金金 常国伟
摘 要:自恢复高考以来,尤其自1999年至今,高校招生人数逐年攀升,这一方面确实实现了高校教育的大众化,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招生人数在短时间内急速大量增长,而学校相关的师资队伍、基础教学设施及配套的学生培养方案却未能随之及时健全,出现了过多地强调文化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偏离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通过完善实践能力培养等一系列的措施,解决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不仅是高校教学重点,更是大学生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实践;职业素质教育;就业能力
一、高校教育的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形成以来,社会经济保持着持续发展,市场在高校资源配置中也发挥了基础性调节作用,学生由当初的“包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由“福利上学”到现在的“缴费上学”等。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提出了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总体来说,我国的高校教育还是成功的。近年来,大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至少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是毋庸置疑的成功之处。但数字不能代表一切,有关教育专家批评国内的大学教育未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的确如此,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处于一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态。我们在肯定高校教育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不足。
对于传统的学术科目,教科书一般情况下都落后于时代多年的。书中所写的内容并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今天,而对学生来说,他们没有主动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不应该是所谓的经典书目,而应该是实践理性的行动框架。再者,在高校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精神”的丧失。“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和时代标志的具体凝聚。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高校教育出来的学生却往往缺乏创造精神、批判精神、集体意识等。
二、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教育和社会实际脱节。大学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入口,却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尽管有人说大学就是社会的缩影,可在实际中,大学跟社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中国当代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中,脱离实际疏离民众,所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很多毕业生也对月薪、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并不满意。由于缺少切实的专业实践、专业情感的投入,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大学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更多地体现在对专业的认知层面,缺乏社会对展业需求的认知体验。
教育教学背离了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就会塑造一批脱离社会、远离社会的“符号人”。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建设还不够完善,相关课程的内容主要依据专业的特点来设置,而更多的专业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与市场需求并不吻合。
(二)职业素质教育不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加入了WTO,经济日益全球化,面对国际化竞争,国内就业机会增多,可我国却仍然存在着就业难的呼声,很多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部分在找到工作后也往往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急中,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缺乏必备的职业化素质,所以才会在工作中屡遭失败。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低就业能力不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心理素质、社会调适力反而有所降低。相对宽松的外界环境、充足的自由时间,很多大学生的自控力随之减弱,自身惰性滋生蔓延,不去接触外界环境,适应社会,而只是“宅”在宿舍打游戏或做其他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和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缺乏社会上的磨练,加上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出现一些失衡。具体表现为: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人际交往沟通、依赖性很强、抗压能力差,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做一位“社会人”的心理准备。
结构性失业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而造成的失业。当前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突出表现为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能获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相关机构单位用计量经济模型的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工作实习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并无明显帮助。
三、高校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实践教育。首先,应当加快大学课程的改革建设。课程内容的设置摒弃以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设置的传统做法,更多的参考市场需求就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设置专业学科的课程,以建构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学校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校内外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在学校与教育、劳动等不同部门之间的相关政策的沟通,让学生及时了解政策规定的变动,获悉劳动市场的动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实习机会,让大学生提早去适应社会,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办事能力,以便于毕业之后更好的参加工作,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参观实践基地。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促进学生对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需要学校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更需要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能力。
(二)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随着教育浪潮的改革发展,有必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它不僅要研究人才的供求关系,掌握就业市场的变化方向,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规划、正确的定位。同时,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若没有学生的密切配合,职业素养教育就无法进行,因此,学生、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使他们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就业能力
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养高低的一种考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训练,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唯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各高校每年都会举行暑期“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积极参加此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等。在实践中慢慢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能力素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找出知识水平的差距,强化职业心理,增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和应变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2] 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