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的大师
2015-03-13张坤
张坤
现任国家总理李克强先生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有一段让人传诵的佳话,从这段佳话里我们感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师”。
李克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江的极力挽留下留校任职。在任职期间翻译《法律的正常程序》时,李克强遇有一词,实在弄不通,恰好因为参加校外一次会议,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同住在西苑饭店,就向季先生请教。季羡林先生当即做了回答,但同时又说:“你可以先这样。”李克强当时还不理解他说的意思,当天晚上又发现季先生没有住在饭店,次日季先生返回,即向李克强详细解释了这个词的由来及多种含义。“我不敢想像季先生是否是因为这件事而返校,但我敢肯定季先生当晚认真地查阅了这个词。”多年之后,李克强回忆起这件事,仍然感慨不已。
当年季羡林离开饭店次日才返回到底去做什么了?他生前的学术助手蔡德贵提供了真实的信息,“季先生是怕没有把握回去专门查阅了资料,季先生做学问一丝不苟的态度给李克强留下了深刻印象”,蔡德贵说。也许正是季老这一丝不苟的精神造就了他这让后人无法企及的大师高度。
无独有偶,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也遇到了一个和季羡林一样一丝不苟的人。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过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但他很快又心情沉重起来。
开学刚刚一个星期,亨尔教授就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他把自己多年积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但是,当学生们打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 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只有一个学生坐在教室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
两个月之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亨尔教授的办公室。发现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忽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而轻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学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些手稿,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保持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让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1905年,鉴于在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科赫。
一个人成长需要一丝不苟,成功更需要一丝不苟。我们工作上一点一滴的成就,都来自一丝不苟的努力。只有做到一丝不苟,才能成为严谨、高效的“效率专家”,你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我们所有人的工作岗位都像企业这个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很明显,如果你的工作质量出了问题,就如同不合格的零件一样,被更换和淘汰将是必然的命运。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以优良的工作质量和品质,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工作、每一件事情。
一丝不苟,是对人生的一种近乎苛求的追求精神,也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