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滞后的成因与对策
2015-03-13孙天山
赵 勇 孙天山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23)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解答或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答非所问,也有同学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每每出现这种现象,不少老师简单地归结为:学生学习不努力、不刻苦,学习习惯差,甚至是认为学生头脑笨,不开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不顾学生的认知能力,违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选择等方面存在偏差,致使学生思维滞后,无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一、学生思维滞后的形成原因
1.师、生思维不对称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敏锐、灵活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有助于问题的理解;相反,思维迟缓、不敏捷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发现一头热的现象,教师讲得是口若悬河,津津有味,自得其乐。而学生是不知所以,一头雾水,其根本原因是师、生的思维不对称。学生处于智力、思维的发展上升期,其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还都不完备,无法达到与教师的思维同步, 特别是像一些具有发散、开放性问题或是规律揭示、空间想象及综合运用等思维要求较高的问题,学生更是应接不暇,无法跟上教师预设的思维要求,出现思维滞后或“掉队”。
2.学、教需求不吻合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被教师认为是难点的知识,而在学生看来并非真正的难点。相反,对于一些难以理解和把握的知识,学生迫切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剖析、仔细的讲解,教师却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再有,教师讲到自己得意之处,十分兴奋,对学生已懂的问题和已掌握的知识仍然滔滔不绝地重复讲解,引起学生的厌恶,表现出情绪不安,不愿听讲。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需求不相吻合,当学生真正遇到那些难点时思维无法跟进。
3.学、教思路不合拍
学生的学习是一环扣一环,逐层推进,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如果某一环节中出现了差错必将加大后续学习难度。此时,教师若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沿用过去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而忽视当下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力,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我们时常发现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按照自己固有的思路讲解, 而没有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错误原因,没有理解学生的心思, 以至于同样的问题是一错再错,屡教不改。师、生之间这种学、教思路不合拍必然会导致师生思维的脱节。
4.师、生兴趣不一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变得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深刻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通俗、老套,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无法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思维共振。相反,无趣的问题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致使学生思维疲劳和滞后。
二、应对学生思维滞后的策略
1.营造宽松氛围,树立学习信心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反之,如果学生心理感到不安全,害怕回答或解答问题时出现差错遭到同学讥笑和老师的白眼, 导致学习缺乏信心,注意力很难集中,不愿意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出现思维漂移,走神、开小差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呵护,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保护好胜心。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多肯定、多表扬,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质疑,和同学、老师“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地进行思维的碰撞,体验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2.暴露思维过程,让思维看得见
课堂上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才能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或进行辅导,而不至于“盲人骑瞎马”[1]。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过程(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可视化思维能通过对思考方法及思考路径的梳理,能将知识表征背后的思维规律、思想方法和路径,进行可视化的呈现。
当然,这种暴露思维过程,让思维反馈是双向的。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暴露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清晰可见。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动手实验、图表制作、模型搭建、思维导图等,把学生内隐的思维方式、思考过程通过动作、图片、文字、符号等表征形式外显出来,暴露思维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通过对学生的面部表情捕捉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目光炯炯有神,并不时地点头或是做笔记, 说明学生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相反,如果学生无精打采,心神不宁或是昏昏欲睡,则说明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不感兴趣, 造成思维滞后,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改变单调、枯燥的文字信息,使其转化为属性丰富、容易记忆有高度组织性的可视形式,使它与大脑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实现思维过程和表达的可视化。通过可视化的表达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思维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元素的成键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用简单的图式呈现出来,以解决相关问题,使知识点背后的思维方法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寓思维方法于问题解决之中。
“立方烷”(C8H8)的碳干结构是一个立方体,试分析其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各有几种?
立方烷的8 个碳原子(立方体的8 个顶点)是完全等价的,故可将一个Cl 原子固定在一个碳原子 (假设为a)上,移动另一个Cl 原子,不难看出有3 种等效的碳原子(b、c、d)。所以,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共有3 种同分异构体。
立方烷的三氯代物是在二氯代物的基础上再进行取代,(Ⅰ)中有2 种不同的H 原子(a、b),故三氯代物有2 种,(Ⅱ)中与任意一个与Cl 原子邻位(画○)上的H 原子都不能再发生取代,(Ⅱ)中只有位置c 上的H 原子可以取代,所以立方烷的三氯代物有3 种同分异构体。
3.稚化思维,实现思维无缝对接
化学教学中,我们常常是以己度人,用自己的知识对学生要求,这显然是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相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稚化自己的思维,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势态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 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力,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之间思维的无缝对接,这样的思维才有活力,才能接地气,真正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稚化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在学生似是而非时稚化, 还可以在学生心中有却口中无时稚化,也可以在学生完全不明白一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时稚化。但无论何时稚化都必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疑学生所疑,想学生所想。依据学生思维受阻的成因进行设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装疯卖傻”,表现出对所设疑问的新鲜感和陌生感, 和学生一起追根溯源,最终以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如铜和混酸反应的定量计算问题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学生不能按照正确的思路分析,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要点。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稚化思维的策略,收到较好的效果。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帮我讨论探究铜与稀硫酸、稀硝酸混合物反应的定量计算问题。
生: 我觉得首先要明白三种物质间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师:有道理。
生:据我所知,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 和H2O,所以只要分析铜和硝酸哪个不足就可以了。
师:是这样?
生:不对,既然是混酸,硫酸应该有所作为,具体是什么道理我还没有想清楚。
师:是呀,硫酸应该有所作为。刚才同学说铜和硝酸是反应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生:我知道(板书)。
3Cu+8H++2NO3-=3Cu2++2NO↑+4H2O
生: 哦, 我知道了。硝酸本身电离产生的H+和NO3-是1∶1 的关系,但实际参加反应的H+和NO3-是4∶1,说明硫酸提供了H+。
师:硫酸提供H+了吗?
生:我看不一定,如果仅是铜不足,就可以认为是硝酸与铜反应。
生:我认为不能把硫酸、硝酸孤立起来看,在溶液中应分析H+总量与NO3-、Cu 的三者关系。
……
师:同学们,通过讨论,我们厘清了铜与混酸反应的实质,在酸性环境中NO3-将Cu 氧化。所以,在铜与混酸反应的定量计算中,关键是H+(总量)与NO3-、Cu三者量的关系,然后按不足量计算即可。
上述案例中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起点,从最基本的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而和稀硝酸反应的知识入手,通过对话使思维逐渐深入,最终得出反应的本质,从而使铜与混酸反应的计算问题迎刃而解。
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稚化自己的思维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当然,这种稚化不能使自己真的被稚化,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装傻。所以,稚化的方式、稚化的力度以及稚化的时机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把握和体会。
[1]孙式武.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同步的实现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