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善书(湖北大鼓)艺术特征探究
2015-03-13李秀琴
李秀琴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艺术特征探究
李秀琴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又名打鼓说书、鼓书、说善于书,属民间说唱曲艺,是黄冈市民间社会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形成至今已约有140年,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在艺术表现和表演形式方面具有独特的范式。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历史由来;艺术特征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在人们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过去,民间流传着“少读儒书多看戏,看戏不如听三记(西游记、西厢记、乌盆记)”谚语。黄冈善书(湖北大鼓)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曲艺。本文试从黄冈善书(湖北大鼓)的由来、艺术特征方面对其进行探究。
一、黄冈善书(湖北大鼓)的由来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说唱艺术。据《中国音乐词典》:“湖北大鼓,曲艺的一种。旧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鼓书演员王鸣乐倡用湖北大鼓。流行于湖北省、黄陂、孝感、麻城、黄冈、武汉等地。相传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犁铧大鼓艺人丁海州(人称丁铁板),首先将大鼓引入湖北。清同治(公元1862-1874年)年间艺人黄玉山(黄陂人)、赵保亭(孝感人)、李世雅(新洲人)、胡少甫(黄冈人)等,为了便于当地听众接受,将北方语言音调分别改用当地方言俚歌说唱,并将伴奏乐器大鼓改为小鼓,以木质云板取代铜质梨花片,遂形成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1](P160)湖北大鼓传入黄冈后,黄冈人把它称为黄冈善书(意思是击鼓说唱善恶报应,劝人为善以教化民众。一般是劝人做好事,积善德)。在清中晚期,黄冈善书已经成为处处有人“说”,人人都爱听的传统民间艺术。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在湖北省黄州(冈)全境的流传已约有140年的历史。清末光绪年间,有名姓的黄冈善书艺人有数十人之多,曾旭东、周子朝、杨少斋、刘玉山等二十余个民间说善书的艺人,活跃在团风、黄州、武汉、黄石等地,被称为“跑三江码头” 的善书“先生”。(所谓走“三江”是指上江、中江、下江。武汉以上为上江,九江一下为下江,武汉至九江之间为中江。因为语言的差异大,黄州艺人大多唱到九江为止。当时艺人有句口头语:往上走千里,往下行一天“到九江止”,所以黄州鼓书为中江鼓书。)而走四乡的则有胡焱廷、刘桂林、徐炳章等十余人。(所谓“四乡”是指:东走浠水、蕲春;南下鄂城、大冶、阳新;西游黄陂、孝感;北进红安、麻城、英山、罗田等地。)他们常年在农村、小集镇活动。[2](P31)
过去鼓书人家境贫寒,学艺谋生,为了养家糊口,“春走平原夏走滩,十冬腊月山里钻”。过着“一年四季都在外,既无节日又无年”的艰苦生活,故而有“行在江湖上,都是薄命人”之说。
建国后,境内鼓书艺人在党的领导下,成立鼓书队,文化馆修建了曲艺场,后随着馆舍扩建改为“曲艺厅”, 演唱活动十分兴旺。
二、黄冈善书(湖北大鼓)艺术特征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以唱为主,夹以念白,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击鼓板,边唱说,既风趣幽默,又通俗易懂。所谓“善书”意即说唱善人善事的鼓书。
(一)说唱内容 黄冈善书说唱内容,涉及千古风云、万里疆场,人生百味,世间百态,无行不说,无业不讲。艺人往往现场根据听众的要求选择书目,包括历史故事、英雄传奇、善恶报应、风俗演义等。清末和民国前期农村流行的书目主要有:《宣讲大全》、《宣讲集要》、《闺阁十二锦》、《二十四孝》和《圣谕》等。城镇流行的书目主要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三剑侠》、《水浒传》、《七侠五义》、《响马传》等;民国中期:《今镯玉环记》、《小八义》、《天宝图》等;民国后期:《走马建国》、《南北英雄》、《三侠八俊十二雄》等;建国初期:《双枪老太婆》、《苦菜花》、《迷路记》、《亲生儿子闹洞房》、《丰收场上》、《反浪费》、《新女儿英雄传》、《养猪是个聚宝盆》、《智闯鄱阳》、《三世仇》、《李大婆》、《八女投江》、《覆盆之冤》、《桃花村奇案》、《请保姆》、《刘姥姥赴宴》、《三代姑娘吵嫁妆》,改编《江姐进山》、《洪湖赤卫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覆盆之冤》、《桃花村奇案》、《三月三》、《田头会》、《请保姆》、《月湖女侠》、《刘姥姥赴宴》和《三代姑娘吵嫁妆》等100余段。 经常是三五天或十日半月连续演唱;有时听众越来越多,书场也就越来越大。
(二)表演形式 鼓书唱腔对音韵、节奏特别讲究,如字重、韵厚、情深。其表演特点,一人一台戏,可以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时男时女,忽老忽少,既可扮忠奸憨猾,又可扮将相村夫。表演时,常常从这一个人物突然跳到另一个人物,一瞬间“扭”过来,表现扮演人物,运用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神法来适应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表演方式。手法:即指、点、招、摆、扬、压、伸、屈等,或千里关山,或千军万马,或英雄豪情,或冤屈淤胸,说讲者、受听者心领神会、心照不宣;眼法:即凝、驻、正、斜、大、小、瞪、咪,远近高低、敏感喜怒,莫不一目了然、会情知意;身法:即身形准则,一般鼓书的舞台范围小,说书人的活动范围离鼓架不得超过三步半,离远了就“散台”,为了表现书中人物,必须正、侧、斜、转灵活运用,他是一人一台戏,书中有多人的场面,必须身形准确,否则观众无法辨认;步法:是随身转的,但也有独到的用途,如踢人、踢物、快跑、慢走、上山下楼、武打的拳脚交加,连环腿、鸳鸯腿等要求要用活、准;神法:包括精神、眼神、形神、说神,可以说:“说书有了神,越听越爱听,说书没有神,听众打磕困”。表演则是仿真与夸张的结合,极尽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功能。“表”、“演”清晰,跳进跳出。形成灵活多变而又浑然一体的艺术表演风格,运用“嘘口”(笑料)、“贯口”(连语)、“包包袱”(设置悬念)、“抖包袱”( 解悬念)等技法刻画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善书艺人,各种知识都得懂一点,就像小百货,货不多,样样有。
(三)伴奏乐器 黄冈善书,一人一台戏,艺人们是走街串村,演出地点、时间、场次的不确定性。因此,一个小扁园鼓,一根尺余小杆子和三片木质云阳板,六根竹制成的三角架。做一个布袋子,将几样乐器装进去,随身而带,轻装简从。唱之前,右手持槌,左手握云板,有节奏地敲击板点轻、重、缓、急,板式的明、暗、骤、徐,唱时停鼓击板。唱完一句或一段之后,再击鼓板片刻。如此循环反复,时长时短,时停时起,视书中情节由演员自己掌握。1949年后,随着书目内容的更新,唱腔也有新发展,并加入了丝竹伴奏。如,高胡、二胡、三弦、琵琶、笙等为乐器的小型乐队伴奏,从而使演唱得到烘托,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这些改革,使这种说唱音乐焕然一新。
(四)前奏和间奏鼓、板打法及鼓点子 过去一般是打一套较长的“鼓板点子”当前奏(打闹台以镇定观众);间奏也是打“鼓板点子”(似戏曲音乐中的过场锣鼓,用以转换情节,烘托“包袱”和帮助演员间歇),只是用鼓、板奏出的一些节奏音型、没有旋律。解放后开始配上丝弦乐器伴奏。当时主要依据“鼓板点子”编写的前奏曲和间奏音乐,它以“四平调”的音乐材料与“鼓板点子”相配合而构成,不仅保持着“四平调”朴实的气质,而且还具有热烈红火的特点。
间奏音乐除描写具体内容外,一般在唱句与唱句之间通常用如下间奏音乐:[3](P60)
(五)主要唱腔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唱腔的基本曲调“四平调”,是植根于鄂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喝喝腔〕、〔高跷调〕、〔采莲船调〕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化的曲调,在调式、板式、旋律、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鄂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风格。
“四平调”的调式是五声徵调式。 其音列是“5·6·1 2 3”。由四个乐句构成,徵音(主音)和宫音、商音,这三个音在歌曲中起骨干作用。在音乐结构上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起、承、转、合”的传统结构形态。第一句(起句), 围绕着徵调式的骨架音徵、宫、商展现出来,句尾落在商音上(即调式主音的属音),形成半终止。第二句(承句),旋律继续围绕着调式骨架音,句末音随时徵音,但因处于弱拍,终止感并不强烈。第三句(转句),对羽音的强调引起了色彩上的对比,产生动力感,这些“转”的因素,使乐思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第四句(合句),将前三句的材料进行结论性的综合,最后落于主音,使曲调完满结束。[4](P13)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唱腔的音乐结构存在两种状况:一种是在一些曲目中,以基本曲调——“四平调”作循环反复的演唱。虽然在反复过程中,随着内容、唱词声韵或句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但并不变更“四平调”的基本结构,表现为基本曲调反复的结构形态。另一种是在一些曲目中(主要是现代题材的曲目),由于内容和情节的需要,虽然也以“四平调”为基础,但通过速度、节奏、板眼、旋律的扩充和缩减等发展手法,而演化出一些不同板别的唱腔,又表现为具有“四平调”某些板腔变化的综合体制。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的基本唱腔曲牌,叫“四平调”。依其唱词句式和表现内容的需要,在“四平调”的基础上变化出若干不尽相同的唱腔。原“四平调”的基本曲调是:曲调平稳朴实,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可根据不同内容、情绪的需要,变化成为〔慢四平〕、〔快四平〕、〔四平悲腔〕、〔四平数板〕、〔四平快流水板〕、〔四平汉韵〕、〔四平悲腔〕、〔五字真唱〕等十几个不同板式、不同情绪的唱腔。黄冈善书(湖北大鼓)的主腔为“四平调”。 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间有五字句穿插其间。唱腔主要为“四平调”、徵调式。
(六)演唱场地 黄冈善书(湖北大鼓)早期以“拍门”的形式演唱,即艺人挨家挨户上门演唱。先在每家门前击鼓求场,招徕听众,然后说唱一段故事。村里的“当家人”出面请“先生”开书。在农村,每年盛夏金秋时节,稍大村庄,户长领头派饭筹资,延庆艺人打鼓说书。书场设在稻场上、堂屋里,听众围坐四周,说书人在中间说唱表演。后来,由于鼓书盛行和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鼓书艺人便采取“点棚打场”的形式进行演唱:鼓书艺人选择一个场地,高踞于书坛或站立于圆场之中,听众则围观于四周。在城市里以茶楼酒肆居多,如:黄州考棚街设有“考棚茶楼书场、“李元同茶社书场”、“余华安客栈书场”、 “望江茶社书场”,正街设有“中山茶馆书场”,另有 “张坤书场”、 “两湖书场” 、“宏记茶馆书场”等。还有学堂、家庙、宗祠……,[2](p71)多是与“请神”、“祈福”、“禳灾”、“还愿”相连带的,作为主题活动的副产品。
解放后,政府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由国家出资建设了一批公共演出场所,如“大礼堂”、“文化宫”、“电影院”、团风镇礼堂、工人俱乐部、各单位的礼堂等。
总之,黄冈善书(湖北大鼓)是鼓书类曲艺中历史较为悠久的曲种之一,不仅保存了许多宋元“鼓子词”的艺术基因,而且吸收了明清以来诸多当地民间相近类艺术的诸多元素,因此唱腔的语言性很强,有些唱腔似唱似说,半唱半说等说唱方式独特,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学术价值。长期以来,举凡节日娱乐、婚丧嫁娶、祈福禳灾、兴建迁徙等生活礼仪和民俗活动,都有黄冈善书的演出作为重要的仪式和内容,至今在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
[2]徐新泉.黄州市曲艺志[Z].湖北曲艺志黄州卷[Z].黄州市文化馆编印, 1993.
[3]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湖北大鼓唱腔选集[Z].湖北省群艺馆编印,1975.
[4]徐世康.湖北大鼓音乐浅谈[Z].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1981.
责任编辑 张吉兵
I239
A
1003-8078(2015)02-0017-03
2014-11-30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2.05
李秀琴(1955-),女,河南西平人,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