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微信传播*
2015-03-13燕李天龙
陈 燕李天龙
(1.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2.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3.西安邮电大学 数字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121)
社交与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微信传播*
陈 燕1,2李天龙1,3
(1.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2.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3.西安邮电大学 数字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121)
微信作为全新的、多元的传播平台,改变了传统信息交互方式,既融合了多种媒体类型,又将新媒体的影响深深嵌入到关系传播链条之中,实现了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一体化传播与社交、教育新模式的转变。社交与教育功能是微信传播特征基于微信平台的展现,微信传播对其功能的建构存在诸多影响,应当通过微传播、微教育、微引导,自发组织和公众平台并重的移动化终端,提升微信的社交与教育功能。
传播特征;社交功能;教育功能;微信传播
引言
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APP软件,截至2015年初,用户已超6亿。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了社会交往的变革,微信主要源于手机媒体而诞生,既具有私密性又具有高度的社交性,让个体、群体之间可以跨越时空交流。正是这种社交性特点,赋予了微信超越物理特性的特殊含义,使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以及现实交际的代名词。尤其是朋友圈功能的广泛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方式和领域发生细微变化。朋友圈是言论地、社交场,也是半封闭勾连外界环境的网络移动教育场所,发言、点赞、评论无所不能,人们的互动变得频繁而直接,千里之外的路人也可能会成为为你点赞的朋友,人们的生活似乎因为微信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刷朋友圈时,往往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交流和互动。那么,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到底带来了社交革命还是社交死亡?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亲近还是疏远?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媒体终端所引发的混合式学习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推动还是阻挠?它使我们的学习活动更加频繁还是更具有惰性?
目前已有学者关注微信之社交与教育功能的现实应用,研究成果有微信用户进行社交的情况及用户评价[1]、分析微信社交系统的机理及层次关系[2]、探讨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工具的特点与发展前景[3],还有微信支持下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微信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实践、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等探讨[4],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剖析了微信社交的现状、问题、受众态度以及微信移动化学习的新特性,并提出了引导对策。本研究以微信传播为研究对象,从社交与教育功能的视角切入,深度分析微信的传播特性和现实影响,为正确认识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具体特性提供理论解读和现实借鉴。
一 微信的传播特征
1 基于熟人圈子、社交群体多样化的互动传播
微信注重社交功能。用户社交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熟人交际圈、千米交际圈和陌生人交际圈[5]。网络人际交往媒介将现实社会关系转化为网络关系,在智能手机移动媒体环境下进行人际传播。微信传播既是相对封闭的圈层,也是依托公众平台等技术功能的群体传播。微信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媒体形式,其最基本的传播模式就是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并且微信是基于熟人朋友的强关系传播,一个个体发布的信息会发生原子裂变效应,迅速扩散、渗透到一定区域甚至全社会。对信息传播来说,它这种基于强关系的点对点传播到达效率更高,且基于真实生活具有某种共同性,意见等方面的趋同性更高,对信息的认同性、接受性更好,效力更大[6]。对教育而言,微信传受双方关系较为紧密,具有一定的情感黏性,微信传播的集群效应更利于教育活动的展开。
群体传播中的群体意识会对群体中的成员和个体的态度认知及行为形成无形压力与引导[7]。微信群、朋友圈、群聊等功能为用户的群体交流提供了便利,群体交流形成的一致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微信群体传播是基于某种共同性或趋同性产生,群体倾向更加强烈,这种群体压力往往能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群体中产生的舆论领袖对人们行为和意识的改变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某些内在统一的信息会演变成舆论甚至是舆情,汇聚成传播的焦点,最终成为有群体影响的社会认同议题。
2 基于个人把关、范围可控的关系传播
微信的本质是即时通讯,且是一对一的私密通讯。从这一点来看,微信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基础建立的通讯关系确保了社交的稳定和隐秘,并且朋友圈可以设置权限,限定对方能否查看。微信首先从已相对稳定的熟人群体中展开联络,再渐渐扩展到与陌生人的对话。在比较稳定的交际圈中,用户有一种安全感、踏实感,愿意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模式与亲近的人互通。其次,在微信传播中人人皆传者,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号、公众号、微信推送等渠道获得一些新鲜有趣的信息,并把信息转送至朋友圈,其好友看见信息又可把信息传播至自己的朋友圈,形成一种基于熟人关系相互勾连的圈层之间的传播链条。同样微信平台上的受众对于教育信息的接收因其个人把关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受众个体对教育信息渴求程度、内容需要的不同,决定其下一步传播行为是互动反馈,还是裂变传播,亦或其他。
3 基于多重传播类型、文本杂糅的多元传播
从传播资源来看,微信是一种富媒体传播。微信有效整合了手机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各种资源,使智能手机功能得到最大利用[8]。在媒介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化媒体时代,区别于大众媒体时代模式单一的泛传播,受众更加需要个性化新闻产品。微信的推出,定位首先是通讯软件,随着功能不断拓展逐步成长为传播平台和媒介,可以通过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表情、视频,实现沟通交流的零距离。微信还具有强大的交友功能,不仅可以与认识的人取得联系,还可以通过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与陌生人建立联系,是一种杂糅多重传播类型、多元传播方式的传播。此外,微信教育所打造的移动化学习平台,构筑了当下社会化教育的新模式,多重传播类型相较于传统学校教育,更能激发受众的学习兴趣。
4 网络强关系打通弱联系的半封闭式传播
微信社交软件的定位决定了其是网络强关系传播,朋友圈的评论、点赞、转发、共同话题与互动打通了社交网络中以展示自我和获得提高为主的弱联系[9]。强弱关系在微信平台上并存,线上线下关系有一定的关联性甚至高度重合性。微信朋友圈限制信息自由流动,两个互为好友的用户可以相互接收并评论对方在朋友圈中分享的信息,而不构成好友关系的用户不能接收也不能查看信息,因此实际上微信朋友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受圈子是否重叠的制约,微信的信息传播不能大范围地自由流动。
二 微信传播对其社交与教育功能的影响
1 感官的刺激
微信作为全新的媒介,是人们视觉、听觉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表现及媒介外化。微信传播聚合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为受众提供充分、清晰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反馈互动、微信平台活动邀受众深度参与,调动了受众的能动性。通过微信传播可以把视线和注意力延伸到熟人及其紧密关系的圈子中去,还能将信息传播引入到一些公共领域,所有的一切以不同于传统媒体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方式给人以全新的感官刺激,向受众提供了与学校、家庭教育等线下现实社交完全不同的感受。
2 反馈的机会
微信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深度交互、循环传播的环境,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主动生产信息,并通过互动、点评、即时沟通反馈交流。手机媒体的交互性不仅体现在传受双方交流的增强,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10]。社交媒体具有反馈与交互等开放性特征,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来说,交互性是社交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之一,但不同媒体的开放程度不尽相同,如人人网是熟人圈子的延迟性互动,微博是陌生圈子与熟人圈子杂糅的延迟性互动,微信则更多地是基于熟人圈子的即时性互动。与其它社交媒体相比,微信的评论互动由于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朋友圈,在信息的评论和传播上容易滞后,且这种熟人圈子不利于评论的深化,往往容易出现观点的认同。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交互性是此阶段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媒介的第一特征[11]。此外微信的强反馈性使其不仅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还可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即微信进课堂,在具体课程及教学环节中将传统教学和微信平台结合运用,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更加强化互动与反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3 速度的控制
微信的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性。微信用户较多使用的功能是点对点的互动式即时沟通,同时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用户与用户之间看到的信息都是即时推送的,传播的有效性高。在微信使用的过程中,用户易形成“刷朋友圈”的习惯,传播内容更易被接收。微信的反馈速度可控,既可以是即时互动,也可以是延迟互动,而微博的互动则基本上以延迟互动为主。此外,微信互动的范围可控,社交更加及时。
4 代码的类型
从传播符号角度分析,微信是多种媒体符号,是什么符号都能兼容的超文本传播媒体。新媒体环境带来媒介生态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文本的内爆,单一文本传播与多媒体传播存在较大差异,微信的泛文本不仅带来传播类型和代码的多样,更让手机媒介真正成为人的延伸。通过微信这种媒介,我们的感官全面外化,逐渐改变着我们认识、了解事物的方式,更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社交方式。自媒体“逻辑思维”、北大新媒体等公众微信在传播文字的同时,还加入了语音信息,使得交往交流或被教育也变得亲切温和。
5 信息增值的力量
微信圈子里的信息被认同及转发和再度转发,使信息生产、传播、二度传播同步,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推动了热点话题的产生,甚至会脱离社交网络,引起更多公众及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呈现群体自设新闻议题转向媒体议程设置的特征。但从信息增值的功能来看,微信的增值速度与效应都不如微博,因为微信是熟人圈子的传播,传播范围可控,且很大程度上是一对一的传播,因此信息增值的能力有限;而微博信息传播的范围不可控,任何一次转发都是一次符号历险。需要注意的是,社交媒体之间存在嫁接式传播,即别人通过微信发送的信息,可能会被转移到微博等其他社交媒体。未来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间的互动融合,将为微信传播增值的最大化提供更多的可行性,使微信教育功能具有最大程度上的共享性和增值性。
6 克服弃取的难度
微信打通了与QQ、手机通讯录、微博、邮箱等众多媒体传播的联系,既是媒介传播的平台,也是传播媒介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微信依附于手机移动终端存在,作为贴身媒介冲破了时空障碍可以随时获取信息,比起广播、电视等大大克服了弃取的难度。二维码为受众和社交群体提供了既唯一又简易的识别功能,是精准传播的体现。绑定支付功能,可以在线支付、购物,可以在线读书、在线学习、在线浏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并契合受众对碎片化信息的接收,是社交媒体与生活进一步契合的表现,使用户对微信平台的依存度更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黏性。
7 满足特定需要的能力
分享到朋友圈,赋予碎片化的微信阅读内容与模式能长期保持的功能。从满足特定需要的功能来说,微信既是人际传播平台,也是组织传播平台,更是教育传播平台;从技术层面来说,微信具有实现大众传播的技术基因:既能通过订阅号实现信息的定制化服务,也能通过各种支付功能实现社交媒体与服务的互联,是真正的贴身信息传播平台和私人支付终端。正因为微信在社会交往、情感满足、游戏娱乐、金融服务等各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对于手机媒体“拿得起、放不下”。
三 微信传播对其社交功能的调试与引导
1 点对点、微社交、微生活:非多级链式但相互勾连的信息传播,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现实展现
微信与微博最大的不同在于即时时差,微信具有推送阅读功能,微信的公众号可以通过后台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使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化教育在未来甚至可以达到专属化的教育定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以彰显。微信社交更容易受到人际传播熟人或群体传播舆论领袖所引领的舆论气氛感染,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接受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支配。微信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并存,好友间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更易被接受,分享式的传播如同“微力量”凝聚,进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信息传递效果。
微信传播着眼于点对点的精确定位和信息投放,是一种非多级链式单向性的传播过程,而多个单向传播借助不同圈层实现相互勾连和横向扩散传播,使得同一议题能在较短时间差内通过不同圈层展开信息的传播与讨论。六度空间理论告诉我们:两个陌生人之间要获得联系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此看似单向的传播会在一定空间范围实现连通[12]。现实中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在微信平台上的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使微信的社交功能得到强化扩散。与此同时,群体之间信息的传播交流、反馈以及意见的互换、知识的更替补充,也是群体间基于一定范围进行的教育活动,直接或间接促使了群体教育性与协同性的提升。
2 窄传播、紧关系、塑形象:文化传承与活动营销,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拐角
微信传播以社交为主、以传播为辅,并且微信的传播是小众的,是一种建立在相对紧密的联系之上的窄传播。从传播角度来看,微信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微信软件的设计者对微信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社交工具而非媒体,在实际生活中微信也主要体现这一功能。
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微信具有娱乐大众的作用: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用户参与休闲娱乐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开发商角度来看,微信作为媒介的一种新形式,势必逃脱不了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它的商业价值最初体现在广告上,用户通过添加公众号主动接收广告信息,这使得微信广告的传播既精准又不会使受众反感;其次,微信聊天中的一些个性表情也成为赚钱的工具;再者,微信开发了几款小游戏,借助微信使用者众多这一优势,游戏得到快速推广;最后,微信增加支付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公众号、扫二维码、App实现一键支付。陈力丹、廖金英[13]认为,利用二维码扫描享受O2O折扣,通过附近的人进行营销信息的植入,通过开放平台+朋友圈+公众平台进行互动营销,通过漂流瓶进行品牌营销,通过互动、分享强化微信营销效果以及对微信客户群体进行准确锁定;基于熟人推荐的口碑传播、基于公众平台的内容定位、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地理位置营销,将是当下和未来微信平台的营销特点。如腾讯公益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通过官方认证专业可信的公众平台,征集、推送公益故事、公益信息,多样灵活地引导受众参与并快捷支付[14],从而引发群体共鸣,通过点滴之间的教育引导受众更多地关注并支持公益事业。尤其是官方媒体、教育机构的微信公众平台,利用信息发布与推送,使受众参与社交活动的同时接受教育引导,传统社交与教育方式基于微信平台实现了拐角与突破。
3 微传播、微教育、微引导:自发组织和公众平台并重的移动终端化舆论引导,微信社交与教育功能的新升华
微信作为融合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平台,将这种实时信息传播在互联网中进一步延伸。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的覆盖为微信实时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微信相对聚合的综合平台为其提供了渠道保障,微信的图片、语音、视频上传功能则为其提供了功能支持。微信碎片化的微传播内容、移动化定制化的订阅方式适应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与接受需求,随着微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微信平台的进一步发展,私属化的微教育与微引导也或将成为微信传播的主要特性之一。微信的通信功能和社交功能实现并提升了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化功能则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应用开发方式。作为一种专注移动端功能的软件,微信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应用创新空间[15]。截至2014年末,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超过4万个,且有从问政渠道向办公平台拓展的态势。政府部门借助微信平台实现政府信息的传播有利于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微信崛起后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系统,基于微信这样“微平台”,碎片化的微教育与微语态传播带来的微引导,都凸显了微信的传播功能、教育功能与社交功能。微信形象生动的音视频信息和勾连封闭的场域环境也为学习者提供了诸如虚拟教室和虚拟教学一类的私属拟态移动学习场景。基于微信这个传播介质的动态教学平台,随时更新的教学资源库为在线教育开拓了新的空间;教学内容和媒介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适应了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现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卫星电视教育网为基础,形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开放的学习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切实要求[16]。
微信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通过文字、图片、对讲、视频或分享链接等多种方式发送信息至好友,受众可在第一时间评论、互动,信息得以再传播,并在信息不断扩散的过程中成为舆论引导的第一落脚点。民间舆论场是一个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新兴媒体舆论场。自媒体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社会舆论格局逐渐由大众传播为主导向人际传播为主导转变。日前,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移动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舆情评估》指出,互联网舆论场正从传统的有线互联网场域向“掌上舆论场”发展[17]。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平台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渠道,逐渐发展成一块丰沃的民间舆论场。在微信这块掌上舆论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入驻微信,抢滩微信民间舆论场并进行微引导。群体集化概念表现,公众对某些问题具有“刻板印象”,朋友圈基于一定的熟人基础建立,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上具有内在一致和趋同性,可能造成意见表达的过激化、碎片化;有时大家传播的不是信息,而是情绪,更是一种社交的需求和愿意的表达。对此,媒体公众平台一方面要提供舆情自由表达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媒介舆论有效引导、疏导公众舆论。
四 结束语
微信作为一种典型的即时通信工具,在过去半年中,使用过微信的用户比例为65%,仅次于QQ软件;从微信的使用频次来看,31.4%的用户每天都在使用微信,还有24.9%的用户每周使用两次以上[18]。微信已经发展成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终端之一。作为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产物,从创始初期的社交软件到今天的信息交流、分享、推送、接受、反馈平台,微信扮演着通讯、社交、媒体等诸多角色,线上人际呈现疏远而又亲近的特征。胡钦太、林晓凡[19]提出的“新媒体社会教育的互动循环模式”、“新媒体社会教育的裂变传播监督模式”和“新媒体社会教育的分级传播模式”三大模式,说明微信的社交、教育功能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微信未来发展由其特有的传播特征与属性决定,不可否认,微信信息的传播与社交、教育功能的运用还存在不足和局限,如碎片化、冗余性过载信息传播带来深度思考的匮乏、线上联系的过度带来线下人际交往的缺失等。而微信教育、社交功能的完善,需要政府、媒体引导与公众素养提升的共同作用,同时适应微信碎片化“微社交”、创设“微教育”与“微引导”的有利局面也是必须的。
[1]李爱晖,李洋.关于微信社交功能的调查[J].青年记者,2013,(27):39-40.
[2]周星秀.基于系统经济学分析社交新媒体机理——以微信为例[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60-64.
[3]喻小帅.浅析移动社交工具的特点与发展前景——以微信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3,(4):139-140.
[4][15]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5):88-95.
[5]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2013,(6):122-127.
[6]王勇,徐敬宏.微信撬动社会舆论新格局[OL].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317/c382819-24655489.html.〉
[7]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3,(11):21-23.
[8]童慧.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3,(9):61-66.
[9]杰西西.社交网络的强关系与弱关系[OL]. 〈http://www.chinaz.com/manage/2013/0115/289529.shtml.〉
[10]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6.
[11]李天龙.手机媒体传播特征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1):85-90.
[12]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六度空间理论[OL]. 〈http://baike.so.com/doc/3781326.html.〉
[13]陈力丹,廖金英.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当代传播.2014,(1):4-8.
[14]方杏,张丹丹.微信:微公益发展的又一机遇——以腾讯公益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为例[J].东南传播.2014,(8):119-121.
[16]李思维.新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6):55-60.
[17]袁舒婕.空间封闭当习惯 微信舆论难成场[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3-09/25/c_125445789.htm.〉
[18]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408/P020140822379356612744.pdf.〉
[19]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5):5-10.
Distant and Close: Micro Message Dissemination from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Sociallity and Education
Chen Yan1,2 LI Tian-long1,3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China 710049;2.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anxi, China 723001;3. College of Digital Arts,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Shaanxi, China 710121)
As a new, multiple dissemination platforms, WeChat changed the way of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fused with a variety of media types, embedded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in the relational transmission chain, and realiz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al mode.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 function of WeChat is an expression of its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and its propagation has many effec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function.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 function of WeChat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micro education, micro guidance, mobile terminal that attached equal importance to spontaneous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platform.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social function;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WeChat spread
G40-057
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7—0120—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7.019
编辑:小米
本文为 2013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事件中的微信传播与舆情引导”(项目编号:13L035)、2014年陕西普通高校统战理论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统战工作方法探析”(项目编号:SNGJTZ14-009)、2015年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TPANK视域下陕西省职业农民发展机制与培育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KRM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燕,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舆情传播、大众传播与区域发展,邮箱为hzhchenyan@aliyun.com。
2014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