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一副词的表义对汉语交际的影响

2015-03-13郭亚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表义歧义义项

郭亚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同一副词的表义对汉语交际的影响

郭亚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同一副词的表义对汉语交际的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是有助于增强交际中语言能力意识;二是可能产生歧义,造成交际不便;三是可以提高表达效果,避免重复,也能造成交际中不必要的言语冲突。我们应准确、灵活地使用意义恰当的副词,以促进交际的规范化,同时以此为切入点,依托小型语料库,将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和言语交际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寻求新的突破。

同一副词;表义;汉语交际

同一副词指的是在读音和书写形式上一致,具有多个相互联系义项的副词,也可以说是音同形同的多义副词。这些副词往往能表达多个意思,如:副词“就”有8个意思:“①表示很短的时间以内:我~来。②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参加革命了。③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说。④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他要是不来,我~去找他。⑤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来三次。⑥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大点儿吧,买下算了。⑦仅仅;只:以前~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⑧表示加强肯定:我~不信我学不会。”这样的副词还有“才”“再”“又”等等。它们的表义对汉语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语义传达以及语用效果三个方面,我们应当正确把握其意义,促进交际的规范化。同时,依托小型语料库,将其与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问题联系起来,达到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和现实言语交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一、“同一副词表义”的相关调查

众所周知,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正是因为独立运用这一特性,词在造句、交际过程中的地位便尤为重要了。同一个副词由于多义、类属、位置、指向、语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而造成表义上的差别,势必会对汉语交际产生诸多影响。一般来说,探讨言语交际的问题,多涉及语言能力、语义、语法、语用几个层面。而词的表义差异对稳定性较强的语法影响不大,因而该部分将从语言表达与接受、语义传输、语用效应三个方面来作详细阐述。为此,笔者曾集中在湖南师范大学、邵阳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三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以电子邮件、实地走访的形式,发放电子问卷、纸质问卷共计150份,全部回收且统计数据有效。具体情况如表1。

从数据统计情况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同一个副词各个义项的认识不够透彻,对于造成其表义差异的因素的概括亦不够全面。第三栏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数据说明,在对同一个副词各不同义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问题上存在明显差异,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同一个副词的不同意义理解不够而认为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表义不明确,这显然与汉语交际过程中,对其表达及接受的能力相关。只要正确把握同一个副词的多种意义,便可在交际过程中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这亦从侧面反映,同一个副词的表义在语言表达与接受、语义传输与语用效应三方面对汉语交际的影响颇为显著。

表1 “同一个副词表义”相关调查内容统计

二、同一副词表义对汉语交际的影响

1.语言表达与接受

语言表达与语言接受是语言能力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交际的影响不容忽视。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事实上,同一个副词的表义对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同一个副词在表义上有多种差别,运用过程中还关涉到兼类问题、特定语境、逻辑关系、语义指向等多个方面。因此,在交际中必须慎之又慎,方不会影响交流沟通。长此以往,我们便会树立一种较为规范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意识,有助于我们规范地进行交际。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语言表达的规范意识日益淡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语言接受包括对语言的认知、理解和分析,三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戴曼纯(1997)认为,这类似于Taylor(1988)提出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语言水平(proficiency)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三分法,前者是知识,中者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后者是运用语言水平的产物。认知能力是语言接受的基础层次,分析能力是语言接受的较高层次,对语言认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言分析能力的水平。对语言的认知、理解、分析主要体现于书面性较强的语言上。对同一个副词的表义差异进行全方位的认知,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理解的基础。在前面章节我们曾提到,造成同一个副词表义差异的因素包括兼类多义、定位用法、关系指向、适用语境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对同一个副词表义的认知上,亦要考虑到上述方面。问卷中所涉及到的关于“不”“凡”“再”等副词意义的问题均是要对同一个副词的多个义项有一个多角度的认知,依据语境、位置等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这些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73.65%因对其各义项的认知不够透彻,进而造成分析、理解上的较大偏差;更有一部分反映,他们对同一个副词义项的数量、各义项间联系、表义方面的制约因素等关注很少,甚至全然不知,这势必会影响对其的后续理解、分析,而由于分析、理解的不到位,便会在实际交际中产生语言接受上的障碍。从这一层面上说,同一个副词的表义差异对汉语交际在语言接受能力上有较大影响。

2.语义传输

语义传输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一环。同一个副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其表义的情况也就多种多样,交际中的歧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倘若对同一个副词的各个义项的意义、用法理解不够,掌握不当,便产生传达上的歧义。例如:

(1)我就吃饭。

(2)他两个小时就做完了三道题。

对于例(1)中的“就”有三种理解,例(2)中的“就”有两种理解:例(1)中第一种意思是:我马上吃饭;第二种意思是:我除了饭,什么都不吃;第三种意思是:表一种强硬、肯定的语气。例(2)中的两种意思分别是:两个小时做完三道题是超额完成任务,做题速度快;别人可能两小时完成三道题以上,未达到预期目标,做题速度慢。尽管两个例句都有表达上的歧义,但造成歧义的原因不同:例(1)是由于“就”的兼类:第一种理解中,“就”表时间,有立刻、马上之意;第二种理解中,“就”表范围;第三种理解中,“就”表语气,带有偏执意味。例(2)是由于语义指向的不同,第一种理解为后指,第二种理解为前指。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汉语交际过程中,倘若对同一个副词的意义差异把握不够,便会带来汉语交际中的歧义。既然歧义是由同一个副词的表义差异引起的,我们就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各种情况,避免因对其掌握不当而造成歧义。下面是两个消除了歧义的例子:

(3)我马上就吃饭。

(4)他才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三道题。

例(3)在“就”之前加上一个表时间的副词“马上”后,歧义消除。这时该句中的“就”是时间副词。例(4)在“就”之前的表时间、数量的名词前,加上副词“才”后,歧义消除。此时,“就”为后指。

由此可见,同一个副词的表义对汉语交际在语义传达层面上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当然,语义的传达若处于特定的语境,这些副词在表达上也就不会存在歧义了。

3.语用效应

在汉语交际中,我们须受到义项本身、交际场合、表达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同一个副词,有时具有表达多种意思的功能,使得我们在语言表达上的选择更多了。它们或用于口语,或用于书面语,或单用等等,恰当、灵活地选择其中的某个义项,往往会大大地增强其表达效果。如:在口语中,表委婉地征求意见,“不”比“吗”更生活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更常使用。另外,正是由于同一个副词,有时候表义甚广,有些具有多个义项的不同副词的某个义项相同,可以换用,这亦使得表达富有变化,避免重复。如:“便”“就”(你一问就知/你一问便知),“又”和“再”(来了一个菜再来一个汤/来了一个菜又来一个汤)。

当然,在口语交际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副词的任意添加、错用致使表达效果迥异,而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言语冲突。这些言语冲突根本上还是因为对同一个副词的各义项认识不够透彻。下面日常交际中多见的几例:

(5)我才不管!

(6)你又迟到了!

(7)你去不去!

例子中所提到的“才”“又”“不”均表语气,一般比较强硬,或带有某种不好的感情色彩,所以需慎用。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其意义,用于适当的场合,这样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言语冲突。表达的语气直接影响最终的表达效果,如:将“你去不去!”换为“你去不?”显然更易于被人接受。而与同辈进行交流时,不少人经常用“又”“才”“再”等,这样容易使人反感,言语冲突由此产生。因而,恰当地用词是极其重要的。

三、评价及展望

语言是在交际中不断推陈出新、日臻成熟的。词作为语言系统中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其在交际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同一个副词各义项的产生实质上是社会交际与词义内部发展规律共同作用的产物。一个词不是一开始就有多个义项,每一个义项都是在长期的言语运用中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说,同一个副词多个义项是一“产生——发展——淘汰”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同一副词的表义差异在汉语交际中形成,同时也推动着汉语交际。此外,正确把握同一个副词的多种意义也是促进传统现代汉语用语规范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高速信息化时代,新兴的语言已慢慢取代传统现代汉语,国内规范用语意识日益淡薄,加之国外已设立了许多汉语培训机构,还专门开通了汉语学习频道,规范传统现代汉语便显得尤为紧迫。如今,广大学生多倾向于使用简便快捷新兴语言(网络语、微博语、微信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浩瀚的现代汉语词库,而它在增强了现代汉语表达的灵活性、时代性与兼容性的同时,对传统现代汉语的冲击与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特别是因用词不当而造成的言语冲突,这无疑需要我们引起我们对汉语系统的用语规范的高度重视。此外,同一个副词的表义差异要求我们在实际交际中注意语境、语义、位置关系等各个方面,以确保表义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就是说,全面把握同一个副词的多个义项有助于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当然,同一个副词仅仅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极小的一部分,对于传统现代汉语的规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之,作为传统的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具有运用的普遍性,在运用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准确、灵活地使用意义恰当的副词,一方面有助于交际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现代汉语的规范发展。

最后,笔者还想就在这一问题研究上作出进一步展望:文章对现代汉语副词意义研究一贯的“同一类”转向“同一个”,使研究更为细化,在想法上符合传统词义研究所遵循的“小切口,深切入”原则,并且文章中所提到的副词为常用的几个基本副词,覆盖面还可以更广,同时还可以深入探究造成其各义项差异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在本科阶段就有所关注,实际上,对于词汇的研究往往会涉及到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三个领域,当前学界无论是依托大型的电子语料库,还是依托小型辞书语料库对词汇的研究都不多,因此我们可以依托小型的辞书语料库,如现行的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将其中收录的所有副词的各个义项全部找出,并分析它们因逻辑关系、语义指向、适用语境等因素造成的表义差别,并且与汉语交际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样既解决了研究覆盖面的问题,也在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及言语交际中的实际问题上建立了有机链接。由于研究期限、篇幅,特别是理论水平有限,无论是本科阶段对其表义差异的原因探究,还是目前刚进入硕士阶段在其对汉语交际影响上的探讨都十分粗浅,不够全面,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当然,这仅是笔者个人的粗略构想,偏颇难免,它的价值还需要在长期的科研与实践过程当中去检验。

[1]曹妍.副词“就”与“才”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的关系[J].语文学刊,2011(6).

[2]戴曼纯.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的界定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H109.4

A

1673-0046(2015)7-0197-03

猜你喜欢

表义歧义义项
现代汉语歧义类型的再讨论
eUCP条款歧义剖析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汉语借形表义词论析
形声字的“声符表义说”研究
网络新字构成的理据分析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偏旁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