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策略探析
2015-03-13吴添有欧健
吴添有 欧健
【摘 要】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拓展了学生的社会空间,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可控信息在全部信息中的比重在下降,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构成了挑战。教师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创造有利于沟通的氛围,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引导沟通活动的顺利进行,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家长;沟通;策略
一、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他们的方向是否一致,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育要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只有学校、家庭明确分工,协同步调,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教育只有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才能保证最佳的教育效果。
然而,目前许多学校存在与家长沟通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技能低下、沟通策略缺乏等,这不仅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与学生教育的规律相悖。据一项调查显示,大约47%的教师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才产生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想法;在不少家长那里,教师与家长主动沟通,还被视为是“非正常”的“告状”、“求助”,37.3%的家长在孩子犯较大过错时才有与教师交流孩子情况的想法。目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出现的“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理解与沟通”出现障碍。
二、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剖析
(一)传统观念影响沟通
一些教师至今未能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仍然根据这种角色形象指导自己的言行,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这就很难与家长平等沟通,极易产生沟通障碍。另一方面,家长也深受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加上来自含蓄、内敛型文化的内在约束,许多人还不习惯、不愿与教师进行主动、积极的交流。从这个意义讲,沟通意识不强,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它实质上是一个深层的文化特性问题。
(二)互动沟通停留在表层
深度互动和表层互动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互动形式。如果利益上关系重大、情感上涉及深、时间上持续较久、规范上较为复杂的则是深度互动,反之则属表层互动。就社会关系而言,教师与家长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之间属于表层互动关系。但由于二者对学生发展的重要职能,及其在教育过程中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使他们之间的互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互动的层面上。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应该有较近的心理距离,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并且在理解对方意义的基础上做出合适的反应。这种互动绝不是表层互动所能完成的,而表层互动只会导致双方产生不信任和隔阂感,出现理解和沟通障碍。
(三)沟通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与家长双方间的互动却大多数属于非对称,教师是互动的主动方,决定了互动的开始、进行和结束,而家长属于被动方,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会,家长往往是“听众”,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合作者。班主任例行公事完成会议的每个程序,而家长则从头到尾只是扮演了一个演员的角色,配合学校完成了所谓家长工作开展的某个内容而已。沟通效果之差,自然可想而知。
对学生信息掌握的不对称,造成了沟通的困难。由于教育场域时空的不同,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在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了针对同一个教育对象的信息不对称性,这客观上给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才使得沟通必不可少。自由、开放的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目前不少学校沟通渠道相对单调、闭塞,非常不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
(四)班主任缺乏沟通的技能、方法
教师能力和素质差异较大,有的教师缺乏沟通技能、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沟通主体在个性、兴趣、气质、能力方面的差异,沟通时的情绪与态度所构成的气氛,都会导致沟通障碍的产生。这些差异也带来合作沟通中多样的困难,它使沟通过程充满了较多不确立因素,使沟通很难用单一的沟通模式。
三、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建立起沟通的意愿
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这种交往,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要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平等的人格和沟通机会,并且都愿意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教师树立正确的沟通观,不能只是强调自己良好的动机和正确的教育内容,应该做好示范,创造有利于沟通的氛围,并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作为目标,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引导沟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沟通的效能。
(二)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
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教育和沟通不仅是为了消弭差异,也是为了保存有效差异。法无定则,交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策略。
1. 考虑家长个性的多元化。对性格粗暴,刚愎自用、甚至蛮不讲理的家长,要以冷对“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越是难以理喻,就越要坚持晓之以理;而对于性格随和,通情达理的家长,要在友好交谈中用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不能因他们“好说话”而冷淡了他们。对于那些快人快语、胸无城府的家长,他们的性格外露,不喜隐瞒,喜欢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且心口一致。班主任与他们谈话时也要干脆利落,让家长看到你的直率,感到你可以信赖。对胆小怕事,说话弯弯绕的家长,则要集中精力听出他们表达的中心,对未听清的,则要通过提问让他们表达清楚;意思含混的,还要细心琢磨,领会其主旨。
2. 考虑家长情绪的复杂多变性。家长的情绪是沟通工作认真考虑的一个因素。谈话时,班主任处于谈话的主导地位,要察言观色,根据家长的情绪运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而处于气头上的家长,对学校有强烈的排斥心理,这时班主任不能火上浇油,而应努力使他们克制情绪,恢复常态后再相机而动,对症下药。同时顾虑家长的自尊心和面子。
3. 考虑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例如,用信函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虽然非常费事,但也有其独特的适用面。写信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家长个性固执或性情暴躁,与其交谈,难以形成共识,容易引起负作用,而用信函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示方法,容易被学生家长接受,并触发一些冷静思考,从而改进教育孩子的方法;二是遇到不宜面谈的问题,如学生有偷摸、早恋等行为,向家长当面挑明,一则家长脸上无光、很尴尬,再则容易导致家长的过激行为,如打孩子等。而通过用信函联系家长,可以含蓄地指出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引起家长的警觉和重视。
(三)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
灵活运用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沟通前先将沟通目的、内容搞清楚,并将沟通内容对沟通对象的影响弄明白。关于沟通的内容,教师应尽量征求他人的意见,这既可获得更深入的看法,也易于获得积极的支持。教师应充分考虑沟通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沟通对象的性格及过去沟通的情况,以便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尤其是班主任要会控制沟通的节奏,主题应明确,不要离题太远,注意获得有效的资料与信息,并提供必要的答复。沟通后要设法取得下级的反馈,以弄清下级是否了解了沟通的内容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发指示、命令、演讲、报告、座谈、个人谈话等沟通方式,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的沟通态度影响人际沟通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沟通者的态度。教师作为沟通的主导方面,应该表现出良好的态度,使家长愿意接受你,乐意与你沟通。
1. 营造平等感。所谓平等,实质上是对合作伙伴的一种高度尊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平等,是合作者之间的平等。通过消除各种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使双方在心理、感情上接近和融洽,这是合作的基本前提。
2. 导入尊重感。教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教师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3. 流露真诚感。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4. 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从而产生共鸣。教师在对家长介绍学生情况时,不可以漫不经心或是毫无根据地对其子女做出能力和行为评价。教师对学生任何不尊重、不客观的评价,都会伤害家长的感情。
5. 注意谈话方式。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教师与家长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家长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6. 语言得体、有分寸。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得体的称呼,使对方有相知感,从而产生亲切感,缩短交流双方间的心理距离,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础。教师得体的语言,可以赢得家长的尊敬,增加家长的可信度,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要谦虚、中肯、客观,掌握好分寸、语气,不夸大,不缩小,不说过火的话、不说力所不能及的话;还要讲温和,不用过激词语,不摆逼人气势,语气诚恳等等。
(四)构建家长主动参与的平台
如何调动家长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来,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认真思考并潜心研究的课题,要达到与家长成功沟通的目的,关键是变“旁观”为“参与”。如在学期开学初热情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亲自考察、了解学校;建立“家长自愿观摩日”制度;建立以家长为主角的新模式家长会,由家长座谈会现身说法,充分交流经验,让家长参与研讨,相互启发。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王小锦.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分析[J].广州: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3]王战平,柯青,李斌.沟通中的信息学[J].武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6).
[4]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谢康.微观信息经济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6]贺远亮.班主任与家长谈话的 原则和技巧[J].太原:教学与管理,2002(03).
[7]闫玉科,邵华.实现有效沟通的策略和技巧[J].石家庄:经济论坛,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