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积累的内容和方法

2015-03-13杨青栋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名句朗读课文名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总目标的第一个层次是“积累·整合”,即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夯实语言文字的知识基础,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这是高中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的目标,没有“积累·整合”,其他四个方面的目标就无从培养。可见,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方法,积累的多少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成败。

积累是方法,积累也是过程;积累是能力,积累也是习惯,积累更是目标。平时积累,不但要随机积累,更要有目标地积累。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地积累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尝试认为:教师在上正课前先利用三五分钟(多则影响正课)时间,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积累方法。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课堂积累谈几种具体的做法,以和同仁们交流。

一、朗读课文,激发情趣,培养语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课标》指出:“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该适当提倡。”高中《课标》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义教《课标》还特意提出了诵读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课堂上往往没有足够的朗读时间,课后学生又不认真朗读,所以养成课前朗读课文的良好习惯很有必要。

课前朗读课文的具体做法是:语文课代表每节课前确定要朗读的篇目或文段,主要是学过的或将要学习的古典诗词曲赋和文言文,如《蜀道难》、《兰亭集序》,也可以是精美时文,如《荷塘月色》,通知全班同学,在上课铃响前一两分钟领起,然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读毕后,老师开始上正课。朗读时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二、背诵诗文,积淀素养,增强写作能力

高中《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还列出了建议背诵的篇目。古人云:“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义教《课标》指出:“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心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不仅如此,背诵名篇,尤其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如当代杂文家林放所说:“烂熟几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生了‘根,就好比打仗时有了几百子弟兵在身边一样,随意驱遣,受用不尽。”真乃“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己所用。可见,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前背诵古诗文做法大体和朗读课文一样。背诵时要求学生手臂背到身后,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振作精神,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养成课前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良好习惯,不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记忆力,“而且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培养良好的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积淀素养,陶冶身心。

三、共享名言,陶冶情操,应对高考

中、高考语文有一道铁定的“补填名句题”,学生往往因积累不够,识记不准而得不上满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加强名句识记的积累。教师可利用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竞答或补填名句,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说讲名言活动,从而加强名句积累。说讲名言活动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要求学生在课外广泛搜集名言名句(包括诗词曲文赋名句、名人名言、对联俗语等),然后让学生选一句在课前记熟,教师在上新课前让一名学生把他准备好的名言朗诵分享给全班同学听,并让他简要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和思考,然后教师简单评说,最后要求所有学生把这句名言抄写于笔记本上,课后记熟,领悟其意。提倡学生说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则名言易记易理解,就一堂课而言,也有开宗明义、画龙点睛之功效。也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名言”。教师可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名言”与同学们共享。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积累或创作的名言适时地讲给学生听,有时还可抓住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开展名言辩论活动,或以某主题(如“思乡”)组织诗句抢答赛,激发学生背名句谈名言的热情和兴趣。

课堂积累名言名句,一课一言,易写易记,日积月累,积“言”成山,就会拥有一笔巨大的语言和精神财富,不仅能使学生从容应对高考名句题,而且能陶冶情操,积淀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成就佳作,受益匪浅!

四、竞讲故事,锻炼口才,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常常空洞无物,究其原因,关键是缺少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鉴于此,教师可以开展课前竞讲故事活动。每节课竞讲故事三分钟,一课一事,三年下来,学生拥有的各种素材会意随笔出,信手拈来,受用不尽。不仅如此,还会锻炼学生的口才和思维,让一个个不善讲话的学生成长为能说会道滔滔不绝的故事大王。

先要求学生课外提前搜集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故事,如爱国故事、哲理故事、励志成才故事、成语故事、对联趣事等等,写于稿纸或卡片上,上课后,让学生毛遂自荐站在讲台上用普通话生动流利地讲出来,并指出该故事可用于哪些立意的写作。故事宜短不宜长,且内容要积极健康。还可以就某一观点某一事件或现象等发表三分钟即兴演讲,张扬学生个性,锻炼口才,实践新课改。时间允许的话可做适当延伸,如学生讲完成语故事后,不妨让全班学生用此成语造句并选一学生展示,然后让学生评议造的句子是否恰切,加强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讲解真题,教给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查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如字音字形辨析、成语使用辨析、病句辨析与修改、语段衔接排序、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图(表)文转述等。教师可利用上正课前几分钟组织开展这些题型的能力训练,指定某生(也可轮流)课外精选某类题型的语言文字运用题、文言实虚词用法辨析题、诗歌鉴赏题(最好是高考题)并弄通弄懂,制成课件或抄于卡片上,上课后,备课学生先投影(无则课前抄于黑板)试题,再让其他学生做,尔后讲解答题思路和方法,给出答案,老师给予评价并总结答题规律和方法。“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每节课占用三五分钟时间由学生一课讲解一种题型一种方法,久而久之,学生解答这些题型的能力自然会在日积月累中提高。

以上几种积累方法,教师可分阶段安排,也可交叉自由安排,还可根据课堂内容安排,无论哪种,教师都要提前安排,让学生有备而讲。教师也要积极参与,适时地指导和评价,真正达到抛砖引玉、触类旁通的目的,使积累有实效。课堂积累结束后,要求将知识卡片张贴于学习专栏,让学生课后分类补抄于积累本,做好整理总结,查缺补漏。

一课三五分钟,或读一篇课文,或背几段古文,或说一句名言,或讲一个故事,或解一道高考语言表达与运用题,一课一得,易掌握,也简单易行,通过不同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普通话,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教给了学生解题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口才表达和写作能力,积淀了素养,陶冶了情操,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只要坚持,高中三年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为取得高考语文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杨青栋 甘肃省庄浪一中 744699)

猜你喜欢

名句朗读课文名言
《青铜葵花》选段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名言趣画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