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斐洛《论摩西的生平》浅析对摩西的形象研究
2015-03-1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1100
刘 健(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1100)
基于斐洛《论摩西的生平》浅析对摩西的形象研究
刘健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1100)
本文将立足于斐洛的《论摩西的生平》,分三个部分来探讨对摩西形象的研究,即作为哲学家的摩西,作为王和立法者、大祭司、大先知的摩西,以及摩西与逻各斯之间的关系。
斐洛;哲人王;立法;祭司;先知;逻各斯
一、作为哲学家的摩西
在《论摩西的生平》中,斐洛笔下的摩西从小异于常人,天资过人。而且摩西年纪轻轻就拥有了精准的判断能力,在众多的知识中选择对灵魂有益的事物进行聆听和学习。同时,摩西被描述为一个真理的追求者,认真审视每一种理论,只为真理辩护。在这里,摩西的形象几乎等同于一个哲学家。
斐洛笔下的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寻找定居地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个哲学家的“理智”。在整个迁徙旅程中,摩西和他的民族经常遭到其他地区的民族的冷遇、仇视甚至是攻击,但摩西总是劝慰和安抚以色列人,尽量避免战争及其带来的灾难。摩西是善良的,更是理智的、思辨的,他反对开战的理由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作为王和立法者、大祭司和大先知的摩西
斐洛认为,摩西同时拥有成为王、立法者、大祭司和先知的能力,并且这几种能力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一)王的部分美德。虽然身为埃及的王子,享受着条件优渥的物质生活,但摩西被描述为一个轻视物质财富,克制自身欲望的“苦行者”形象,凸显出了他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抱负。
摩西的善良品质被多次提及,内心深处的善良使得他无法对正在遭受苦难的以色列人的遭遇视而不见,尽管摩西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但最终,摩西亲手杀了所有埃及工头中最残忍的一位,在这里,斐洛详细地描述了那位被摩西杀死的工头的恶行,试图以此来为摩西的杀人行为树立合法性和正义性。
(二)作为立法者的摩西。从立法者的角度来说,斐洛认为摩西完全符合一个优秀的立法者所应具备的德性条件,即爱人类、爱公正、爱美善和恨邪恶。首先,诫命和命令的制定是为了让人们远离那些恶事和坏的品质,免于遭到法律和人民的厌弃;其次,摩西并不是完全依靠强制力来达到这个目的的,而是采取劝诫的方式,旨在教育人民而不是强迫他们。在具体法令的内容上,斐洛认为其目的是为了宇宙的和谐,而这一目的无疑是高尚的。那些一开始得到神的眷顾和恩赐但是在后来恣意放纵自己做恶事的人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惩罚。
(三)虔敬的大祭司。斐洛认为,“虔敬”是一个大祭司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而摩西已经把这种品质“践行到了极高的程度”。为了论证他的这一观点,斐洛详细讲述了会幕的建造过程,强调了摩西作为大祭司在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斐洛还以著名的“金牛犊”事件来表现摩西的虔敬。十诫中的第二诫禁止人们拜偶像,但是人们却公然违背了这一诫命,建造了一个金牛犊,来献祭、唱颂歌。人们尖叫、歌唱的声音传到了西奈山上摩西的耳朵里,他感到十分苦恼和为难,于是上帝准许摩西下山去阻止人们的大不敬行为。但是,摩西并没有立刻奔下山去,而是首先做祷告,恳请能赦免他们的罪。然后,才怀着不安的心情去赶路。
(四)作为先知的摩西。斐洛认为,先知的能力也是一个如摩西这般好的统治者所应该具备的。因为大先知的能力可以帮助摩西突破凡胎肉身的限制,“凭着默示宣告理性不能领会的事”。
摩德凯·洛希瓦尔德在《摩西:理想中的领袖》一文中,也提到了对摩西作为一个大先知角色的评价。他认为摩西是一个伟大的先知,摩西在传达神的意图上有着卓越的功劳。换句话说,摩西接近神胜于任何人,所以他传给以色列的话最接近神的意图。这里所说的“直接接触”,我想以摩西和神的对话来解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摩西通过与神的对话,说明自己的困惑,而神则负责来解答,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最终再由摩西传达给百姓。
三、摩西与逻各斯
简单来说,逻各斯在斐洛这里代表了上帝的力量或者上帝的代理人。实际上,斐洛观念中的摩西形象与他的学说中的“逻各斯”概念之间,有着一种密切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二者等同。摩西作为最完美的大祭司和大先知,就是担当起了将上帝的意见向人类传达的桥梁的作用,使得上帝的旨意被正确地表达。从这方面来说,斐洛观念中的摩西可以被认为是等同于逻各斯。
四、结语
斐洛认为,摩西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立法者,还是一个大祭司和先知,是一个伟大、完美的人。这似乎让人觉得摩西成为了一个“实在的神”。但是就像斐洛的逻各斯概念那样,摩西不可能是上帝,当然也因为他的绝对高尚和完美,似乎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凡人。因此,对于摩西形象的界定,在我看来最合适的还是“哲人王”,或者某种逻各斯意义上的“哲人王”,一个“非凡的中介性人物”。
J522.1
A
1007-0125(2015)01-0165-01
刘健(1993-),女,山东烟台人,汉族,学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