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头“看到”新世界
2015-03-13邵传贤
邵传贤
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间实验室里,一项前所未有的人体实验正在进行。科研人员试图通过实验证明,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途径可能不止视觉一种。
受试者是该学院三年级学生威廉·莫勒尔。实验主导者则是世界著名脑神经学专家保罗·齐达耶。他一直从事大脑神经纵深领域的研究,齐达耶坚信,人类的大脑运作机制可能不像人们已知的那样简单。
神奇的实验
密闭的实验室内拉着窗帘,桌上铺着厚厚的台布。威廉·莫勒尔面前摆着实验用的蜡烛、胶质圆球和几个随意书写的英文字母。他的右手、双臂以及头部被特制的线路连接,嘴里含着一条带状电极,眼睛也被蒙了起来。接下来就要进行用舌头“观察”周围环境的实验了。
作为全美最富创新思维的专家,保罗·齐达耶专门挑战那些不被主流学术界认可的观点,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眼下,他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那就是人类的感官功能很可能是可以互补的,就像盲人丧失了视力,却使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得到极大提高。这源于大脑有着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人体某部分功能受损,那么其他功能便得到强化。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齐达耶请柯达公司专门制造了一台小型摄像机。这台摄像机与一条带有电极的长胶管连接,它的一端与电脑相连,另一端含在威廉嘴里。电脑将摄像机拍摄的的影像缩减后转化成一股电流,再被传送至塑胶带的末端——贴在威廉舌头上的一个电极上。
保罗·齐达耶坐在威廉面前,手里拿着一个球,并让球在桌上滚动,因为台布的隔音作用使得威廉听不到一点声音。虽然保罗接连不断给予威廉提示,但双眼被蒙住的威廉根本弄不清球的具体位置。
接下来,威廉被告知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舌头上。除去嘴唇外,舌头是人体所有器官中触觉神经末梢最丰富的,所以保罗才想到用舌头作为替代眼睛的感受器。
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后,清晰地被威廉的舌头所接收,并在他脑海中形成了具体的画面。就在球向他滚来的同时,威廉快速地伸出双手。他牢牢抓住了这个胶质圆球。
观看实验的人们不禁一阵惊呼。
了解有限的大脑
过去连专业的神经学家也认为,大脑的损伤是不可修复的。一次重创所导致的记忆丧失、瘫痪或痴呆的症状如果持续几周时间,这些症状就可能伴随患者终生。在30年前,即使是欧美等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脑系科医生也会告知某些严重的脑损伤患者,可怕的后遗症是无法根治的。
在保罗·齐达耶上大学期间,他的父亲不幸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伤及大脑,几乎丧失了语言功能和肢体活动能力,只有依靠轮椅才能行动。就在保罗一家陷入绝望时,一位在纽约州立医院脑外科当医生的亲戚安慰他们说,可以尝试通过康复训练改善现状。
经过近两年的康复训练,保罗的父亲基本恢复健康。受此影响,保罗·齐达耶毅然放弃了已经学习了两年的机械工程专业,转而攻读医学专业。只用了10多年时间,他就成为全美神经系统科学的著名专家,专门从事大脑功能机制的深层研究。
研究中,齐达耶发现,神经键的功能可能被夸大了,在细胞之间一定还存在着其他不为人知的关系。他认为,大脑中仅有10%的细胞是神经细胞,它们组成大脑稳固的神经传导线路并用电脉冲信号传送信息。神经细胞释放出的神经传递素会被特定受体接收。但是很多神经胶质细胞也接收和释放神经传递素,这些神经传递素像自由介质一样在大脑中传递,人类的智慧思维可能就来自它们。
保罗·齐达耶的新观点引发了圈内有关大脑“可塑性”的大讨论。很多权威人物无法接受他的“舌头感受器”是视觉的有效替换的说法。他们怀疑齐达耶的这种装置是否能像实际视觉那样有效观察事物。该领域的知名教授迈克·金泽尼认为:“如果那个过程不刺激视网膜,而只是进入思维中来,这未必就是视觉。”
保罗·齐达耶给出的回应是:视觉神经原本就不存在特殊性。大脑不会关心信息的来源。一定要有视觉信号输入才能算观察到吗?我的回答是:不!如果你能察觉到光亮并做出反应,这就是视觉。
站起来的力量
保罗·齐达耶的研究并未到此结束。他针对人体的感知能力研制了两个实际效果明显的新装置。由此,针对其研究的质疑声终于停止。
麻风病患者的肢体可能会丧失触觉,为此保罗发明了一种手套,手套的每个指尖都有传感器,而且这些传感器又与前额上的5个点相连。当手套佩戴者触摸某件物品时,他们的头部会感受到等效的压力反馈。几分钟之内,他们就能感受到所接触物体表面粗糙与光滑的区别。
最神奇的还是保罗为因过量服用抗生素而无法保持平衡的患者所制作的特殊头盔,让卧床十几年的人终于站了起来,并能自理生活。
吉米·怀特就是这个幸运儿。这个过程其实一点儿也不复杂,一顶布满各种导线的帽子,和在他舌头处接上了一条电极带。这顶带有加速检波器的帽子会记录下吉米的活动,并传输信息给他嘴里的那条电极带上的一个小圆环。如果他的身体向前倾斜,那个圆环也会向前移动。为了保持平衡,吉米要做的就是让圆环时刻处于舌头的中央。
终于可以站立行走的滋味,让瘫痪了很久的吉米不禁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