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剧发展路径初探
2015-03-13李江
李 江
(瓦房店市文广局文化馆辽剧团 辽宁 瓦房店 116300)
辽剧发展路径初探
李江
(瓦房店市文广局文化馆辽剧团辽宁 瓦房店 116300)
辽剧是代表辽宁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种。本文剖析了辽剧当前的发展瓶颈,如创作人员缺失、演艺人员年龄老化、资金与政策支持不到位、精品直线减少等,并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辽剧;发展;振兴
辽剧原称辽南影调戏、辽南戏。2002年1月8日,根据剧种发展需要,辽宁省文化厅将“辽南戏”正式更名为辽剧。辽剧是在辽南地区(包括瓦房店、盖州等地)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辽宁省的新型地方戏曲剧种。
辽剧最早定型于1961年,当时沈阳成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从此,这一源于辽南皮影戏的创新剧种正式定名为“辽南戏”,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瓦房店市是辽剧发源地之一,解放前夕,瓦房店市泡崖乡有一个“韩家八人班”的戏班子,他们用皮影戏唱腔来演唱并真人登台演出古装戏《大朝阁》、《大花亭》等节目。1948年,瓦房店(当时叫复县)大河区小学老师那成贵、姜兆森、吴德伦等人,采用传统皮影戏唱腔并模仿影窗上的皮影影人的动作,创作和演出以揭露讽刺蒋介石发动内战为题材的小戏曲,这就为后来瓦房店市辽南影调戏、辽南戏、辽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建国后,辽剧在瓦房店市历届市(县)委、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得以长足发展。从1951年至文革结束,这期间的辽剧作品大都以小戏为主,形式灵活,题材内容大都与现实紧密结合,作品有《备耕忙》、《一担苞米》、《一本帐》等等。文革期间,辽南影调戏还移植演出了《龙江颂》、《红云岗》、《瑶山春》等大型戏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瓦房店市的辽剧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大型戏剧不断涌现,多次在全国巡演,摘金夺银,享誉大江南北,并多次受到中央领导接见,深受文化部的关注,主要作品有《少女泪》、《加林与巧珍》、《山这边,海那边》、辽剧小戏《谢大妈送礼》、《路遇》、《卖马》等,这一时期可以称得上是辽剧最为辉煌的时期。《姜云胜》、《月在别时圆》则是辽剧在这个时期达到鼎盛的重要标志,这两部作品分别获得了“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2005年前后到现在,辽剧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低迷状态,主要表现为:1.创作人员相继缺失;2.演艺人员年龄老化;3.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不到位;4.精品作品直线减少,常态演出难以为继。
唱腔是一个剧种区别于其它剧种的重要因素,近十余年来,辽剧的著名作曲家那涛、那勇父子相继去世,给辽剧创作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辽剧剧本的创作也受到了影响。在目前的瓦房店市能够写出辽剧剧本的青年作者少之又少,创作队伍严重断代。当年的名角牛正茂、邢彦丽等也都年过半百,退休在家,新一代青年演员经验尚不成熟,没有更多的演出机会。近些年,政府财政吃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以上种种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辽剧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我们发现,辽剧的市场依然很广阔,人民群众对辽剧的喜爱度依然很高,有绝对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瓦房店市的辽剧团依然存在,经过多年锤炼、技艺精湛的辽剧乐团队依然存在;创作队伍和演艺队伍都不同程度地有新人尝试进入,这些都是可以利用、整合的珍贵资源,辽剧振兴之路依然可以“有戏可作”:
一、加强创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创作、研讨常态化机制
辽剧作为一种地方戏剧,有相对独特的腔调和曲牌,这就要求编剧必须熟悉辽剧所有的腔调、曲牌、板式,且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舞台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富有韵味的辽剧作品。剧本一经写完,还要经过多次的研讨,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实践证明,经过反复多次认真细致地研讨、修改过的剧本,是完全能够立得住的。与此同时,还要加快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使剧本、音乐创作人才呈批次、梯队型地涌现。创作研讨要形成制度化,确定时间、地点,布置任务要求。长此以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经费投入要逐年加大,着意培养辽剧市场
文化是必须要花钱的,要发挥文化的软实力,必须要有先期充足的投入。这种投入可能不如直接投入经济领域见效快、政绩突出,但却是利在当世、功在千秋的功德之事。通过乡下走访,我们看到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很贫乏,人民群众需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艺术水准高端精湛的辽剧作品,一场生动的辽剧演出所产生的宣传教化效果,要超过任何形式的讲座、报告和说教。
三、加大对演艺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常态化演出队伍,展示展演要制度化、常态化
既然有资源,就不能让手中的资源浪费。俗话说:一天不练手生。戏班、剧团要常年练功演出,词不离口、艺不离手(身),才是真正的自我求生之路。以现实的辽剧社会环境来看,直接把辽剧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其结果只有一个:辽剧“饿死”,艺术消亡。所以,我们不能急于迈大步,把辽剧一推六二五,实现三不管。而是要循序渐进,妥善扶持,着重培养辽剧的观众市场以及辽剧团体和人才的生存能力,直到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振兴辽剧是一个工程性的壮举,需要经过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积累、磨炼。在这期间,需要政策上的倾斜以及资金上的扶持,同时,辽剧也必须加强自身的修炼,不断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使这一代表辽宁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种,长盛不衰、青春永驻。
J809
A
1007-0125(2015)01-00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