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表、舞”复合型教学模式下中国民族歌剧演员的培养
2015-03-13李玉昆
李玉昆
(河南大学 艺术学院,河南大学 河南地方戏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0)
“歌、表、舞”复合型教学模式下中国民族歌剧演员的培养
李玉昆
(河南大学 艺术学院,河南大学 河南地方戏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0)
无论是中国民族歌剧还是戏曲艺术,都是我国民族表演艺术的典型戏剧形式,它们在演员的教学与培养上都是以“歌、表、舞”为核心技术与元素来进行复合型训练的。同时它们之间在艺术形式、演员培养、传承发展等方面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歌、表、舞”;演员培养;民族歌剧;戏曲
中国民族歌剧的诞生与发展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教育界对于民族歌剧演员的专业训练与教学培养的研究与探索还相对较为薄弱,但无论是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央戏剧学院歌剧专业,还是如今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民族歌剧专业,对民族歌剧演员的教学培养都是紧密地围绕着“歌、表、舞”综合、全面、专业的理念来进行系统培养的。这种培养模式与中国传统戏曲演员的教学培养比较相似,都是从以歌唱为主,结合表演、舞蹈(戏曲身韵、功法等)元素进行全方位教学培养,到剧目课中的复合元素训练与实践,来完成适应于“音乐戏剧”演出的复合型演员的训练与培养的。众所周知,戏曲艺术传承近千年,戏曲演员与演员训练自古便存在,所以在民族歌剧演员的训练培养中,向戏曲演员训练进行借鉴与转化便成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之事。
一、中国民族歌剧演员的戏曲传承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许多经典佳作与优秀演员。虽然与传统戏曲艺术相比,目前专业从事民族歌剧表演的演出团体与演员相对较少,但经过这几十年的薪火相传,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演员与戏曲演员陆续投身到了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的事业之中,并最终成长为优秀的民族歌剧演员。而在他们之中,许多艺术造诣很高且颇有成就的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家都曾是优秀的戏曲演员,或曾经系统地学习过戏曲表演。如郭兰英、李元华、刘玉玲、夏奎斌、孙丽英、陈淑敏等等。在这些艺术家们身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表演特点:
(一)具备运用出色的表演技术来塑造角色的能力
他们是具有戏曲表演程式化“夸张”的表演功底与演出经验的演员,对民族化的角色塑造与在生活化基础之上进行“放大”的民族歌剧表演有着更加自如的掌控力。他们会运用戏曲表演中用以塑造角色形象的身韵动作、内心外化行动与富有鲜明人物性格的角色语言来帮助自己塑造一个既真实而又富有美感的歌剧人物形象。
(二)具备富有强烈民族风格的歌唱表演能力
戏曲表演的演唱非常注重歌舞性,往往在歌唱中会运用其舞蹈身韵化的行动来进一步地刻画角色情感,所以有着戏曲表演经验的民族歌剧演员就会利用这一能力,在歌唱表演过程中将演唱能力、角色形象与内心情感通过视觉与听觉两种传达途径充分地展示给观众,“以舞化演、以演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进而带给观众完美的观赏体验。
(三)有着充分的舞台表演经验
戏曲表演的教学过程始终离不开剧目的演出实践,所以无论是戏曲演员还是系统地学过戏曲表演的演员,他们相比其他的歌唱演员们都具有更加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这些经验会使他们在中国民族歌剧的舞台上迅速成长起来,无论是在表演、舞蹈方面的能力与自信心上,还是在与角色的交流和与音乐、道具的配合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优势。
所以,中国民族歌剧表演在发展过程中对戏曲表演进行借鉴与吸收是演员与创作者们的本能,更是其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唱得好更要演得好”的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审美诉求之下,一代又一代的戏曲演员毅然投身于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的事业中,将戏曲的唱法与声乐的唱法相结合,创造出更加适合表现中国歌剧民族风格的演唱方法;将自身的戏曲表演、戏曲舞蹈技术及舞台经验与民族歌剧写实的生活化表演要求相结合,使中国民族歌剧的表演更具民族性、更具歌舞性、更具观赏性。
二、“歌、表、舞”复合训练下演员培养模式的内在关联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家陈淑敏的民族歌剧之路是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原中国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武秀之教授在1986年开始创立的河南大学民族歌剧班,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民族歌剧表演专业开始的。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民族歌剧表演专业依然秉承着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事业培养后继人才的目标,在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的教学与探索上不懈地努力着。近三十年来,河南大学民族歌剧表演专业在招生上尽可能地招收各地方戏曲学校中戏曲表演专业的毕业生,与有戏曲表演功底和特长的各类考生,始终将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地建立在戏曲表演的基础教学之上。从声乐演唱方面,尝试在学生自身戏曲演唱的基础上从新建立科学的声乐演唱方法,通过两者之间的优势结合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民族歌剧声乐演唱法则的新的演唱方法与风格。在表演方面,注重让习惯了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学生从戏剧表演基础的解放天性开始,遵循西方戏剧写实的体验派表演的教学路线,直到完成生活化表演交流与角色创造体验的过程,之后再逐步地结合他们自身戏曲表演的优长,来进行歌唱表演教学与民族歌剧表演的剧目排练,从而初步完成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专业的表演技能培养。当然由于现在自幼学习戏曲表演的学生越来越少,民族歌剧表演专业也会招收一些具有民族声乐演唱与戏剧表演和舞蹈方面才能的学生,但这类学生由于缺乏戏曲演员常年的戏曲基本功的训练甚至是“童子功”的训练,所以在民族歌剧表演教学培养的进度与效果方面比学习戏曲表演出身的学生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
通过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民族歌剧表演专业的教学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与戏曲表演在演员的培养方法上都是“歌、表、舞”综合培养的模式,在体制上更是有着难以分割的共融关系;通过对那些卓有成就的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家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将中国民族歌剧表演建立在戏曲表演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之所以在短短几十年间可以迅速发展成熟,正是因为它站在了戏曲表演艺术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它与戏曲表演艺术一样坚持了中国民族化表演艺术的发展之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特征,并将创作的目光坚定不移地放在表现中国人民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刻画与讴歌上。正因如此,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必将与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一样在中国的土地上永远地繁衍与发展下去,成为中华民族艺术长廊中又一颗璀璨的瑰宝。
李玉昆,男,河南开封人,艺术学硕士,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河南省戏曲学会理事,现任职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地方戏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表、导演艺术研究,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等。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歌、表、舞”复合型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ZD-097。同时,本文也是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小歌剧《可可西里的故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的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
J821
A
1007-0125(2015)01-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