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2015-03-12罗伟奇中国人民解放军66355部队卫生队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91
罗伟奇(中国人民解放军66355部队卫生队,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91)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罗伟奇
(中国人民解放军66355部队卫生队,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9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片,治疗组口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刺,2周后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关节肿痛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针灸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笔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8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男82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5.2±4.7)岁;病程0.5~6天。对照组90例,男84例,女6例;年龄20~66岁,平均(44.6±5.0)岁;病程0.3~6天。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符合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1]。具备以下12条中6条或以上即可确诊①1次以上急性关节炎发作;②在1天内炎症反应达到高峰;③急性单关节炎发作;④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⑤第1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发作累及第1跖趾关节;⑦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⑧有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X线显示关节内有非对称性肿胀;X线显示骨皮质下囊肿但不伴有骨质侵蚀;关节炎症发作期内关节液的微生物培养为阴性。
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湿热蕴结证标准[2]。发病急骤,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拒按,病及1个或多个下肢小关节,多见于第1跖趾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但不欲饮、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得凉则舒,脘腹部胀闷不舒,食少纳呆,肢体困重,小便短黄,大便粘腻不爽,舌红苔黄或黄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或滑数。
排除痛风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者,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假性痛风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和重要脏器衰竭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低嘌呤饮食、禁止饮酒及多饮水。停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口服秋水仙碱片(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mg,每2h服1次,24h后改为0.5mg,每日3次;碳酸氢钠片(天津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g,每日1次。
治疗组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知母各12g,防风、芍药、白术各10g,炮附子20g(先煎2h),川芎、木瓜、山慈姑各15g,乌梢蛇10g,麻黄8g,生姜、甘草各6g。关节红肿热痛者减附子加四妙散,关节重着遇阴雨加重加剧者倍白术去生姜加干姜、防己、透骨草,偏于上肢关节加用羌活,偏于下肢关节加独活。每日1剂,分2次口服,1周为一疗程。
针刺远端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丰隆、照海、气海、血海、曲池、合谷,局部取穴太冲(或行间)、内庭(或陷谷)、局部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使用捻转提插补法,阴陵泉、丰隆、照海、气海、曲池、合谷、太冲使用捻转提插泻法,局部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每次留针0.5h,留针期间每15min行针1次,取针后在阿是穴给予点刺放血。1日1次,1周为一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计算关节肿痛指标。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BUA),并记录不良反应。
4 疗效标准[4]
临床控制: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关节疼痛指数减少大于等于95%,实验室检查主要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关节红肿热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关节疼痛指数减少70%~94%,实验室检查主要指标接近正常范围。有效: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关节疼痛指数减少30%~69%,实验室检查主要指标均有下降。无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活动仍受影响,关节疼痛指数减少小于30%,实验室检查主要指标均未下降甚至升高。
用SPSS 15.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BUA及关节肿痛指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A及关节肿痛指数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A及关节肿痛指数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血尿酸(µmol/L) 关节肿痛指数治疗组 治疗前 491.6±33.9 9.6±2.5治疗后 302.4±23.4*△ 2.5±1.7*△对照组 治疗前 487.5±32.9 9.5±2.2治疗后 317.9±22.8* 2.6±1.9*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有36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通过减少剂量及对症治疗,均坚持服完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治疗组有9例出现腹泻但未特殊处理,自行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病位在脾、肾。病机为脾失健运,肾失气化,复感风寒湿热邪气,风湿流注于筋脉关节,痹阻经络,阻滞气血,气血运行不畅,脉络不通,以致气滞血瘀。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张仲景用于治疗“历节风”。方中附子温经止痛,桂枝配麻黄祛风通阳,白术与防风祛风除湿、温散表湿,白术与附子助阳除湿,知母、芍药清热养阴,乌梢蛇祛风舒筋活络、透骨祛风,川芎活血行气,木瓜舒筋化湿,山慈姑止痛,生姜、甘草和胃调中。诸药合用,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功效。药理研究表明,桂枝芍药知母汤通过抑制IL-1及促进IL-4的表达来达到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的目的。乌梢蛇具有镇静、抗惊、镇痛、抗炎的作用,可抑制滑膜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与活性。木瓜所含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产生与糖皮质激素相似的抗炎、镇痛作用,通过抑制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改善Ⅱ型胶原免疫诱导大鼠关节炎的症状和特征。山慈姑其主要成分为秋水仙碱,急性期止痛迅速,几乎无不良反应[5-7]。针灸远端取穴选用三阴交配合阴陵泉、太冲、曲池、合谷达清热利湿之效,配合丰隆、足三里健脾化湿排浊毒。根据“以痛为输”和“菀陈则除之”的原则,取近端阿是穴刺络放血,不仅达到疏经通络、通行气血之功,并给邪以出路。研究显示[8],针刺可能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达到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刺血对嘌呤代谢呈双相调节作用,可以减少血尿酸的合成。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能明显改善局部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24-5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司.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S].1993:110.
[5]肖碧跃,赵国荣,曾序求,等.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4 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7(12):16-18.
[6]张明发,沈雅琴.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抗炎及其抗变态反应[J].抗感染药学,2011,8(4):235.
[7]孙帅,谢培山.野木瓜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6):696.
[8]奚玉凤,邹婷,艾宙,等.清热利湿祛瘀针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针灸研究,2006,31(6):362-364.
[收稿日期]2015-04-29
[中图分类号]R246.18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