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列席全国两会
2015-03-12
“(列席代表和出席代表)发言机会不均等才是对的,均等才是怪的。”
“一府两院由人大选举产生,要接受人大监督。上级人大开会,下级一府两院必须参加,不是代表的要列席。省委书记可以不来,但他们必须来。”
“中国在输出产能时要多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多鼓励当地华人回国参与有关‘一带一路的会议。”
★
南方周末记者 刘斌 刘昊 钱昊平
发自北京
南方周末实习生 高音子 李岸东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潮,是全国人大会议贵州代表团中的唯一列席代表。与其他代表胸前挂着的红色“出席证”不同,孙潮的橙色牌子上写着“列席证”,证上注明了他的工作单位: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5年贵州省“两会”期间,孙潮被补选为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今年2月初,当接到列席全国两会的通知时,他心里清楚,“反正高院院长不是代表就是列席”。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其他代表团中,像孙潮这样的省级高院院长或者检察院检察长,作为列席代表出席全国两会者还有很多。如果仔细观察2015年全国两会,除了正式的代表、委员依法履职和参政议政外,还有相当一批列席会议的人士。他们也会参加人大开幕式,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小组会议上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没有表决权。严格来说,他们胸前挂着牌子上的“列席”二字,是指符合所参加的会议、某项工作、某项活动的有关规定的非正式代表的参与行为,列席者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列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到底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参与这场中国年度最重要的政治盛会?
“发言机会不均等 才是对的”
“我的列席就是听。”3月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潮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坦言,“我看他们(其他人大代表)都踊跃发言,我到现在就是认认真真开会,还没发过言。”
孙潮表示,“从法理上讲,列席就只是听听而已,还有就是备询,有什么问题需要询问的话,可以从我的专业领域来解答一下”。“(列席代表和出席代表)发言机会不均等才是对的,均等才是怪的。”他说。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某代表团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因为每天都要发大会简报,记录代表们的发言。但列席代表的发言是不发简报的。所以,他们也就不怎么发言。”
同在一个代表团的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袁本朴是正式代表。如果分析贵州两院领导履历,就会发现其中缘由:本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召开,地方推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时间更早。袁本朴是从2012年1月开始担任现职,正好赶上本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孙潮则是在今年初刚刚任现职,已经错过人大选代表两年。
跟贵州情况相似,上海高级法院院长崔亚东从2014年1月任现职,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只是列席代表;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从2013年1月任现职,他也是列席会议。但是,上海检察长和福建高院院长都是正式人大代表。
之所以无论以何种身份,省级两院首长必须参加人代会,一位研究人大制度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府两院由人大选举产生,要接受人大监督。上级人大开会,下级一府两院必须参加,不是代表的要列席。省委书记可以不来,但他们必须来。”
不过,一些省份并非因为换届时间所致。青海省两院领导已经连续五届是列席代表,原因也是青海省人口少,代表少。“而且青海少数民族多,全国唯一的土族代表,唯一的撒拉族代表都在青海,要考虑民族代表,领导干部只能减少。”一位青海省代表团人士说。
与青海省类似的还有海南和宁夏,也是因为人少。本次人大会上,他们的高院和检察院“两长”都是列席代表。
哪些人可列席全国人代会
通常来说,每年全国人代会召开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确定哪些人将列席,并由大会秘书处来负责列席的具体事宜。根据2015年2月27日表决通过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今年将有2300多人列席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除了一些省份的“两长”外,还有哪些人员可以列席全国人代会?
按照1982年12月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国务院的组成人员,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其他有关机关、团体的负责人,经主席团决定,可以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比如本次人大会议中,包括外交部部长王毅、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等在内的国务院组成人员,不仅是列席代表,还在两会期间举行了记者会。
此外,列席全国人大会议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负责人等。
除了上述人员列席会议外,数量最多的列席人员是全国政协委员。
从历史看,先有全国政协后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已有很长一段历史。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阚珂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记述:从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起,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列席全国人大会议。
文革十年,政协工作停顿,直至1978年才恢复。同年2月24日至3月8日,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了同年2月26日至3月5日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从此恢复了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做法。
从1998年至今,两会开始固定召开时间:全国政协会议在每年3月3日下午开幕,全国人大会议在3月5日上午开幕,政协会议也都早于全国人大会议闭幕。
在阚珂看来,两会时间错开的一个原因是方便领导人列席,因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加这两个会议的开闭幕会。
“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数为1988人,比四届增加了三分之二,六届以后每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数均超过2000人。”阚珂还提到,“全国政协会议的全体会议也需要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这两个会议的全体会议需要错开安排。”
“民间去讲, 比国家去讲要好”
全国政协会议上也有列席委员。
根据2005年通过的《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允许政协全体会议邀请有关人士列席和旁听,“全体会议邀请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同志出席,邀请中共中央有关部门、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列席。也可根据情况邀请其他人士列席。”
一些刚刚当选的省级政协主席,也是列席委员。像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2015年广东省两会上,当选为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就任广东省政协主席时,本届全国政协的推选委员期已过。
然而作为一省政协主席,了解全国政协会议精神显然十分必要。3月4日上午,王荣列席了全国政协大会中共组分组讨论。他在现场对媒体说,自己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大会,“我要向有经验的政协同事学习如何更好地开展政协工作”。
今年1月当选为四川省政协主席的柯尊平,也是列席委员。公开报道显示,3月4日,柯尊平与王荣一道参与了政协中共组的讨论。
全国政协会议上还有一个特殊群体——来自27个国家的38位海外侨胞,他们也是列席委员。南非华侨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庄斌官就是列席委员之一。
从2005年全国政协开始邀请海外华人华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到今年为止,这些年总共邀请了437名列席委员。华侨作为列席委员每人只有一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机会。每年参会的列席委员都不同,人数控制在三四十人。
作为福州市政协委员,庄斌官去年底回国后,参加了福州市和福建省两级政协会议。今年1月,庄斌官接到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通知,“说列席全国政协会议批下来了,叫我留在国内,开完会再回去”。
其实,从2014年6月开始,中国驻世界各国使领馆就开始酝酿海外侨胞列席名单。“比如你是什么会的会长,在国外做了些什么事情,把这些材料交上去。”庄斌官后来才知道,总共筛选了40个人,选完后把名单报给国侨办和政协,让他们双方来协调,“最后报的40个中还有两个人没通过。”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只派一个侨领做代表,比如非洲里的南非和博瓦纳各有一个。不过,美国的侨领最多,有五个;东南亚的泰国和印尼各有两个代表。
澳大利亚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田飞是也是列席委员之一。他在3月2日才到北京,他感觉国家对海外华侨明显很重视,“这次有三个政协副主席分别会见我们,以前一般是两个副主席会见”。
列席政协委员不能提交提案。庄斌官提了一个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议,他认为中国在输出产能时要多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多鼓励当地华人回国参与有关“一带一路”的会议,“让海外华侨华人了解这些,他们才能回去帮助国家搞好宣传,因为我们民间去讲,比国家去讲要好”。
海外侨胞关注的另一问题是“双重国籍”问题。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38个侨领讨论很激烈,大部分列席委员都都建议中国应该承认双重国籍。不过大家也很清楚,“这个事已经提了十几年了,但是国家一直没办法解决。”
除了自己的小组会,38位侨领还会列席其他小组的讨论。他们享受的“礼遇”很高。“其他小组里的委员有意见时可以以提案形式来呈现,而我们去参加一次不容易。”庄斌官说,“我们去侨联组别讨论时,他们的委员坐在后面,我们坐前面。提意见也基本由我们来提。”
这些列席委员与正式委员待遇相同:来回机票自理,全国政协从接机开始接待,会议期间食宿全包,一直到送上飞机离京。
但从某种程度说,这些列席委员享受的待遇比正式委员更好。38位海外侨领除参加全国政协正常议事日程外,国侨办、中国侨联、统战部、外交部和北京市领导也会宴请他们座谈。一位列席委员说:“国家有关部门想听听我们在海外的感受。”
旁听两会的尺度
两会除列席人员外,还有一批旁听人员。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该规则第十八条规定:“大会全体会议设旁听席。旁听办法另行规定”。按惯例,各国驻华使节、部分中央企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参事、媒体记者等都可以旁听大会。
全国政协会议上,则固定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各国驻华使节等“惯例旁听对象”。同时,全国政协秘书处也会直接邀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或将旁听名额下放到统战部、工商联,由他们来具体配额。
两会旁听人员与列席者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尺度”差别很大,旁听者只能“带一双耳朵”进会场,不允许发言,也不会参加分组讨论、审议报告。目前,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所有会议均不邀请普通公民旁听。能够受到邀请旁听两会的,需要一定的“社会地位”,最知名的两会旁听者恐怕是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
从2000年至今,陈光标已经连续16年旁听两会。每次陈光标旁听两会的动静都不小。2013年,他为宣传环保理念,特意穿了一身绿色西装,戴了一顶绿色帽子。
今年两会期间,陈光标紧跟舆论焦点,关注“反腐”等热词。已经有了新绰号的“旁听哥”陈光标大胆建议:“希望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不要走,不要移民,我们一起把雾霾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