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2015-03-12何庆财梁红生
何庆财 梁红生
近年来,高血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该病属于一类以动脉压明显升高为主要表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以老年患者居多,我国老年患者比例约占30%~50%左右,且普遍具有较低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1]。临床研究表明,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就是于发病早期选用恰当的药物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2-3]。应用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进行降压治疗,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简化治疗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4~68岁,平均(53.3±3.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按照病例顺序将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70)。对照组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66~74岁,平均(68.28±7.95)岁,患者平均血压(168.6±12.3)/(99.1±7.9)mm Hg;在高血压分级方面,Ⅰ级32例,Ⅱ级28例,Ⅲ级10例;患者病程10个月~22年,平均(6.02±1.88)年。观察组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62~78岁,平均(69.72±8.03)岁;患者平均血压(168.5±12.2)/(98.9±8.1)mmHg;在高血压分级方面,Ⅰ级31例,Ⅱ级28例,Ⅲ级11例;患者病程10个月~23年,平均(5.97±1.73)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属于初始治疗,对于不属于初始治疗的患者于1周前停止使用降压药物。
1.2.1 观察组 均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又名倍博特,瑞士诺华制药,注册证号H 20100734)进行治疗,每片有效成分含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每天1次,每次1片,于早上空腹口服。持续维持治疗12周。
1.2.2 对照组 均应用缬沙坦分散片(山东益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90319)进行治疗,每片剂量为40mg。每天1次,每次2片,于早上空腹口服。持续维持治疗1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4]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进行评定。(1)显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下降≤l 0mm Hg且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或下降≥20mm Hg;(2)有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下降≤l0mm Hg,但尚未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或下降10~19mm Hg;(3)无效:进行治疗后,患者没有达到上述治疗标准,高血压现象持续存在甚至反而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2.2 2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进行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情况均得到明显下降,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6.3±10.1)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6±11.7)mmHg;观察组舒张压为(75.1±7.0)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8±7.6)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mm Hg)
表2 2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mm Hg)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观察组70 168.6±12.3 99.1±7.9 126.3±10.1 75.1±7.0对照组70 168.5±12.2 98.9±8.1 136.6±11.7 86.8±7.6 t值0.8294 0.1479 5.5754 9.4739 P值>0.05>0.05<0.05<0.05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典型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以药物进行降压处理,但临床上接近75%的患者未有效实现控制目标,导致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者引起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目前,针对该病的降压药物种类较多,其疗效各异,在不良发应发生率方面也存在偏差。2010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中,建议在进行非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应用起始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着重推荐了每天应用1次便实现24 h持续控压的药物,提倡针对中危以上患者应用2种小剂量药物进行治疗,建议采用小剂量固定方剂进行治疗。上述要求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针对高血压疾病,最为常用的联合降压方案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ARB+CCB)[6]。本研究所应用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正好属于上述2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有机结合。在该药的有效成分中,缬沙坦为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该成分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AT 1受体亚型,有效阻断AT 1与AngⅡ发生结合,对醛固酮的释放以及血管收缩产生抑制效果,从而实现降压效果;有效成分中的氨氯地平属于外周动脉扩张剂,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的阻力显著减少,从而实现降压效果。氨氯地平半衰期长,可在体内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降压平稳[7]。该药为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的一线用药[8]。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联合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可以实现有效控制血压的作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单片复方制剂,与缬沙坦分散片相比,该药的用药方案更加简化,每日仅需要早上空腹用药1片,便于老年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其治疗依从性较高。
阿吉古丽·巴吾东[9]等研究认为,氨氯地平与撷沙坦联合使用能够将两种药物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既能够达到显著的降压效果,还能够减弱副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情况均得到明显下降,显著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项研究是一致的。上述结果表明,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极为显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不良发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戴仙.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31):132-133.
[2] 戚群燕.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1099-1100.
[3] 樊寿根,何华伟,刘庆华,等.缬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8):961-962.
[4] 韩春敏,邵宏敏.嗅化钠苯甲酸钠咖啡因合剂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抑郁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2-53.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6] 李芳.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36.
[7] 石建莲.46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128-129.
[8] 孟昭君.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6):146.
[9] 阿吉古丽·巴吾东,乔力翻·阿尔斯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6):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