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氧疗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2015-03-12宁雪梅林春秋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索状乳膏静脉炎

宁雪梅,汪 燕,林春秋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减轻护士工作量,因而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广泛应用。 而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皮肤比较娇嫩,血管壁组织薄弱,管腔内径较小,对各种刺激缺乏足够耐受力,易发生导管滑动等原因,出现静脉炎的风险性也增高[1]。 一旦发生静脉炎,将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增加护士工作量,也易使家长产生不满情绪,引起纠纷。 因此,除了在护理中严格规范操作,尽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外,对于发生了静脉炎的患儿,必须设法尽快有效治疗,防止病情的加重,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目前临床对于静脉炎的治疗方法较多,报道的疗效差异较大,而最常用的是硫酸镁湿敷,但仍然有较多的患者效果欠佳。我科从2013 年7 月~2015 年3 月用局部氧疗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小儿静脉炎,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以2013 年7 月~2015 年3 月在我科治疗时输液穿刺部位出现不同等级静脉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72 例,其中男31 例,女41 例。纳入标准:首次发生静脉炎;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静脉炎,排除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 根据患儿入选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 例,年龄0~5 岁,平均3.1 岁,男性16 例,女性20 例;对照组36 例,年龄0~5 岁,平均3.2 岁,男性15 例,女性21 例,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2]0 级:临床表现为没有静脉炎的症状;Ⅰ级:输液部位发红,有/不伴有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水肿,条索状物形成,触摸到条索状静脉;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水肿,条索状物形成,触摸到条索状静脉长度﹥2.5 cm,有脓液渗出。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 采用干燥氧 (中心供氧装置,湿化瓶不加湿化液)持续吹静脉炎部位皮肤,流 量 为5~8 L/min,10~15 min/次,3 ~4 次/d;可 根据患儿配合程度及疼痛程度减少吹氧时间为5~10 min/次或增加吹氧次数为6 次/d。每次氧疗后,用干棉签取适量夫西地酸乳膏(澳美制药,国药准字HC20090034)均匀涂抹于病变部位,且超过病变部位边缘约1 cm。 对照组: 用50%硫酸镁溶液10 ml渗透无菌纱布,持续湿敷于病变部位,3~4 次/d。

1.4 疗效判断标准[3]连续治疗4 d 后观察疗效,治愈:皮肤红、肿、热、痛和条索状红线消失;显效:热、痛消失,红肿面积消退超过80%,条索状红线变软,消失;有效:热、痛症状减轻,红肿面积消退<80%,条索状红线变软,但未完全消失;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病例数据用例和百分率表示,两组之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 可见,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广泛应用,但穿刺方法不恰当或因其他因素,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以静脉炎最常见[4]。 儿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常与患儿自身因素(如年龄、血管粗细、活动等)、护士操作及观察不到位、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长短及静脉用药量、速度、药物种类及药物刺激性等有关[1]。 文献报道50%硫酸镁湿敷对Ⅰ、Ⅱ级静脉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对Ⅲ、Ⅳ级静脉炎的疗效欠佳[5]。 且硫酸镁湿敷治疗易受湿度影响,局部形成结晶,对患儿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局部氧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创面炎症反应, 改善伤口表面环境,调动各种因子参与伤口愈合,从而使镇痛、解痉、抗感染效果更加明显,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6-7],并且此方法经济、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我科以往采用局部氧疗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现可以减轻静脉炎的症状,但治愈率低,疗程较长。

夫西地酸乳膏为梭链孢酸类抗生素,可通过抑制核糖体的易位来干扰延长因子G, 从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产生抗菌效果。 其分子结构与类固醇相似,但不引起激素样作用,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有效避免了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安全性高,对患儿使用方便,易于家长及患儿接受[8]。

本研究采用局部氧疗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采用硫酸镁湿敷的对照组(P <0.01), 治疗效果和疗程也显著优于我科以往单独局部氧疗。 说明局部氧疗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良好,能在更短时间内解除静脉炎的局部症状,缓解疼痛,加快组织修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且价格低廉,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1] 王磊. 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防治对策[J]. 中国社区, 2015, 31(7): 144-145.

[2] 霍燕嫦, 王志红, 龙洁莹, 等. 止痛消炎膏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 2012, 1(下): 154-155.

[3] 于永芳, 王秀香, 邓小玲. 鲜芦荟外用预防化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损伤的研究[J]. 家庭护士, 2006, 4(11B): 4.

[4] 陈莲花. 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J]. 护理进修杂 志, 2009, 24(11): 42.

[5] 杨华. 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12): 1573-1577.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6] 李莉, 王锐, 王婷婷, 等. 云南白药粉剂协同氧气治疗表皮破溃感染的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 2012, 11(26): 3035-3036.

[7] 陈欣欣, 周鑫, 高欣欣, 等. 局部氧疗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13, 8(6): 52-54.

[8] 蔡林, 徐前喜, 陈雪, 等.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 38(2): 130.

猜你喜欢

索状乳膏静脉炎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按大陵穴拯救“鼠标手”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