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会计学专业实践体系促双创能力提高①

2015-03-12

中国商论 2015年33期
关键词:会计学双创课程体系

构建会计学专业实践体系促双创能力提高①

沈阳工学院 邹丽

当前社会需要双创能力人才,本文从会计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拓展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基于“双创能力”的实践课程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便于“双创”教育的顺利实施。

创新创业 会计学专业 实践课程

1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会计学实践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含义

当前,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再就业和人们职场升迁所必备的素质,是就业人群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文件在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能力、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 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这使得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能也从单一的科学研究和课本教育相继拓展到社会职能。尤其是对会计学专业这种应用能力特别强的学科,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与创新创业的结合一直是教育研究的方向,也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的融合点。

会计学专业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渐进式”模式,把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通识能力培养课程、专业基础能力培养课程、专业核心的必修课程、创新与拓展能力课程四个层次, 并且每个层面均建立实践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合理确定四个层次课程的课时比例关系, 让实践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保证做到内容真实、情境真实、评价全面,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把双创植根于实践课程体系中,这种课程培养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还增加了就业能力,最终实现就业。

2 研究基于双创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意义

2.1 明确了“双创能力”与“实践课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相互关系

2.1.1 “实践课程人才培养体系”是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主要依托于课程体系,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培养学生的扩展提升能力,学会共处,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最终提高职业能力。

2.1.2 提高“双创能力”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服务目标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为提高职业能力而服务,并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为课程体系的设置指明了方向,从而形成一组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课程组合,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

2.2 实践意义和价值

2.2.1 建立和培养“能力和责任”为主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

现代会计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全符合企业需要的评价标准,并且建立现代化人才的评价体系,培养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社会化人才。

2.2.2 研究以双创能力为基础,最终使“就业能力”提高的培养体系

影响人才就业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之相应的培养体系。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承担起培养孩子成为现代建设应用综合型人才的责任,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学课程体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等,增强就业机会和能力,履行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责任。

2.3 构建基于双创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和人才培养新体系

(1)通识基础课程。指高等院校均开设的必修课程,其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包括入学教育、语言表达能力、高数、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等信息技术能力、基本沟通能力,从思想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会计基本法规、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加强培养,为成为综合人才做基础。

(2)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指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是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之上,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成为专业人才的铺垫和准备。根据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主要进行双创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出纳业务演练、点钞技能、识别假币、学会珠算和小键盘技术、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的考取、企业沙盘模拟、用友ERP联系、单项学科和单项双创比赛、让企业人员上课、专家进校园、开僻会计实务讲座等。

(3)专业必修实践课程。指会计学专业特有的,在自己领域和学科纵向发展的专门化课程,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系统学习到本专业课程,具备一定的会计核算和分析能力,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并为今后应用奠定基础。主要实践课程包括单项学科、双项技能科比赛、 综合性学科大赛、参加省市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岗位模拟实习、会计师职称证书的培训、组织校内的职称考试,让职称考试成为一面旗帜, 建立校内校外双创项目及实训实习基地,建立会计学专业方向实践课,例如税务会计实训、审计单项实训、 管理会计实践、成本会计实训等,还有会计综合实训(账、证、表等的填制与分析),利用国庆节、劳动节、寒暑假进行专业调研等 。

(4)创新与拓展课程。指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和条件选修的专业课程,是学生在新方向、新内容、新领域、新动态等方面向前沿的拓展和延伸,

这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毕业论文、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基础会计实训、课程设计、财务流程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手工实训、应用文写作、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熟悉创业法规、协助创业融资、选定创业项目等。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和交叉、整合,让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打破陈旧框架,培养出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快速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2.4 基于双创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原则

(1)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双创能力为目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目标,这种结合模式最适合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因为会计学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通才教育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工 作中的基本情况、处理基本问题;专才教育则要掌握专业化更强的技能,有研究、创新和发展能力。

(2)课程的“结构安排”要合理。五个层次课程合理搭配,层层递进,先以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延伸到专业必修课, 再进一步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

(3)课程体的“课时比例”要均匀。由于会计学专业应用性非常强,应增加应用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开发与拓展课程、实践应用课在课时比例上分别实现10%、15%、30% 20%、25%的分配构成。

(4)课程的“教学内容” 要精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降低各门课程之间的重叠部分,例如: 财务管理讲解预测、投资决策、现金流量等内容在管理会计中应去掉;成本会计讲解成本账务处理,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应去掉;管理会计中对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内容,在成本会计中应去掉。

(5) 课程的“实践内容”要及时实施。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与实践应用课程分模块整合,交叉渗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学习全部了理论课之后,再开设实践课程,这样感觉不够及时。对于基础会计中的会计工作流程、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填制,可以在学完本章节之后,立刻安排实践训练,学完财务会计的存货管理之后,立刻学习原材料的出库和入库实训,还有固定资产管理、财务报表编制等也可以这样安排,而不用等到所有课结束之后进行,快速实行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提高实践实训质量!

(6) 考核要全面而灵活。组织企业人员、学校教师、相关人员多个评价主体给出学生成绩,考核与监督评价过程严格而且灵活。内容包括学习和实践态度、合作与沟通能力、表达与阐述问题的能力、操作过程考核、 解决问题能力、开发与创新能力的考核,激发学生能力,体现实践课程的职业性和应用性。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载体,加强会计学专业建设和深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的一项重任, 要为社会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突出、知识面宽、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复合人才, 确保现代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韩芳.基于岗证赛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2] 聂庆芝.高职会计专业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F275

A

2096-0298(2015)11(c)-062-03

2015年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培养的渐进式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

猜你喜欢

会计学双创课程体系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