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2015-03-12周坤
文/周坤
一、前言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许多医院的医疗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包括医院的办公环境、医疗器械,甚至各种国际先进的设备得到普及和推广,这对广大民众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设备总量的激增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所谓医院的固定资产指的是单个价值在一定数额以上,具有超过一年的使用年限,且使用过程中物质形态能够基本维持原状的资产总额,或者,虽然物质的单个价值未能达标,但是数量满足一定规模,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之上的同类物资也属于医院的固定资产之列。一般来说,医院的固定资产包括医院的房屋建筑、医疗器械等,是一个医院维持正常、高效运行的物质基础,也是一家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提高医疗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当作为医院日常管理的一部分,针对管理中出现的制度残缺、认识薄弱等问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医院资产的完整、安全和保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持病患满意度和医院整体收益的平衡,才能不断推动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前进。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意义
进一步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固定资产作为从事医疗活动的物质保障,对其强化管理可以保证医院发展的长久生命力,即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医院不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医疗职能,其还承担着从事科研活动和教学工作的社会职能,同样地,固定资产的支持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规模是评估医院医疗水平和实力的有力指标,这对于病患的就医选择或者医院引进外部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医院的长远发展。因此,基本上所有的医院每年都会预留大量的资金不断完善、维护医院的固定资产配给和管理,特别是对于许多消耗性的国际先进的医疗器械,这样不仅不会造成浪费,还是一种长远的投资,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维护和管理既可以维护现有设备最大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和科研等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增加病患的满意度,在实际上又节约了大量的维修的资金,这与管理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随着医院各种资产配给持续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医院对固定资产强化管理实际上与实现医院的成本控制不谋而合,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运行成本的降低是行业的必然趋势,是增强医院企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不仅如此,优化资产管理还可以实现医院节约行政成本的目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国家对医疗事业投入加大必然会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实现行政和资产管理成本的双降低是对国家“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力回应,也是医院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三、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固定资产购置盲目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逐年加大,医院之间竞争日益变的剧烈,许多医院为了改善医疗水平,不断加大对医疗器械等固定资产的购置,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存在盲目攀比的情况,资产购置开始变成各个医院之间愈演愈烈的“硬件战”。例如:某地级市医院为了向当地一流医院看齐,同时本着用高端仪器检查费用来填堵医院支出的目的,只经过简单的横向比较,并未进行深层次的论证和考虑后续的成本回收问题,就一次性购进了多台昂贵的进口仪器设备,然后将医院本来仍可以正常使用的设备提前报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后由于对新设备操作的不熟悉,使用初期造成了极大的损耗,后续维护也需要医院负担高昂的费用,且因为该设备检查费用超出大多数就诊者预期,导致使用者寥寥无几,连成本的回收现在都存在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不是个例,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审批和监督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的政府主管部门没能尽到职责,无形中放纵了医院间这种盲目攀比的行为;其次,医院管理人员盲目跟风,未能充分调研,论证购置设备和资金回收的可行性,便大肆购进昂贵的医疗器械,在选购过程中存在着“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地现象;最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许多医院在创建一流医院的过程中操之过急、急功近利。
(二)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
在现阶段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广泛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管理机构交叉重复、办事效率低下的乱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又包括相关责任人的安排以及管理责任的划分等。许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所以无论从制度还是机构设置上都敷衍应付,它们往往没有设立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而是将职责划分给其它部门的一些人员,更没有安排专门的监督和管理人员,许多都是身兼多职,管理起来也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医院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科室各自为政,有的管理资产账目,有的管理资产实物,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这中间往往存在管理的交叉或者空白,且医院资产数量庞大、类目繁多、流通频仍,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处理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发生,从而导致账目不符。此外,由于管理职能分散,各部门明细账设置不健全,在出现管理问题时,往往会相互推卸责任,这是医院管理机构奖惩制度、责任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会影响医院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和团结。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制度是执行的保障,对固定资产管理来说同样如此。现阶段固定资产制度建设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许多医院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等过程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度的不健全同样引起有关人员责任划分的模糊,这就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比如医院的先进设备因为操作或者维护不当而造成损毁等,或者报账过程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入账、按时查账的现象普遍发生,导致新购入的设备不能入账、已报废的设备不能销账,账面与医院的资产价值实际严重不符。另外,在许多医院陆续制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后,却仍面临着执行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管理制度的制定太过笼统,对资产的使用、维护等缺乏具体的操作细节,可行性较差,这也使得一些管理人员只能束手无策,有的甚至借此推卸责任,这其实给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随着医疗设备等使用强度和年限的不断增长,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四、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举措
(一)严把固定资产购置关
医院在购入资产时应当考虑长远,时刻保持风险意识。设备购置前应当充分了解其使用功能和后续需面临的维护情况,同时准确掌握设备的价格、购入渠道等情况,然后结合医院现有的设备水平,考虑资金的回收情况以后,提出设备购置可行性分析报告,避免盲目跟风,一味追求设备的先进,造成医院不必要的损失。医院在购入设备以后一方面需要加强维护和保养,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让其发挥医疗和科研价值,许多医院虽然引进了先进的设备,但是为了节约成本仍然使用老旧的仪器,这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浪费,对于确实落后的设备应该坚决淘汰,对于仍有使用价值的可以与新购入设备配合使用。此外,对于医院的采购部门来说,应当严把设备的质量关,且与设备的使用部门进行协商,兼顾使用性和经济性,大型设备的采购应当履行公开的招标程序,根据当前阶段的市场行情,合理筛选投标企业的产品,确保购入设备的质量、实用和经济。
(二)建立高效的资产管理机构
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当交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防止权力和义务的交叉重叠。为此,可以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由上而下的三级机构,这样可以明确职能归属,避免责任漏划。,例如某县级医院通过以下举措,使得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大为提升:第一级,医院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心,作为管理工作的统筹领导机构,这个机构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维护等工作,同时需要在整个医院不断强化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深刻认识,使得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都能够做到爱惜单位财务,该机构的领导人员应当由医院院长或者财务和后勤部门管理人员担任。第二级建立相应的职能执行机构,承担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落实的具体工作,该部门的地位极其重要,应当选拔责任心强的人选担任,这样才能切实落实监督管理规划,保证资产的核算真实有效,为设备等的维护、估价等提供可靠的参考。第三级涉及到医院的许多科室,即资产的领用机构,应当在其中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到个人,确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另外还应该安排固定的检查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检查资产管理的成效等。
(三)从制度上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从制度上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是要形成管理规范,书面上细化管理细则和责任划分,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实际可行性。医院应当从单位的实际出发,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成本为目标,以三级管理机构的确立为基础,试图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级责任制度。就是要把资产购置立项、采办、使用、维护的全过程划分给各级主管机构,密切监督各个环节的执行,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落实管理工作,如果出现一定的问题,应当及时问责相关责任人。
五、结论
固定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条件,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医院的先进设备等长久保持高效利用,这不仅可以为医院创造利益的最大化,也是对病患负责的行为。
[1] 毛菊霞.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2).
[2] 田惠香.浅谈如何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