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教学中写生、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2015-03-12许艳凤河北美术学院050700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石涛笔墨技法

许艳凤 魏 津(河北美术学院 050700)

一、正确对待传统

做学问的人不是一开始就博学多才,他是由最初的学习开始,经历漫长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一定的文化高度,然后才能探究和解决各类问题。绘画与做学问是一样的,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并且要亲身实践,以自身经历来解决在绘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静下心来研究传统,学习传统绘画中优秀的技法,领会其中的精神,最终用其来扩充自己的绘画基石。我们现在来学习中国山水画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现在我们常用的书写工具不再使用毛笔,所以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山水画中的用笔,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很难长时间接触到传统的优秀绘画作品,供我们研究的资料有限,而且我们真正意义上全面的接触国画的时间较晚,大部分都会在大学期间才能接触到国画并进行系统的学习。我们在研究和学习传统的理论与技法的同时,我们也要研究与领会他们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清“四僧”之一的石涛,由于他特殊的身世背景造就了他多变的性情,他有时冷傲孤高,有时又悲凉凄楚。石涛将这样复杂矛盾却又无处倾诉的心理都倾注在他的画中。他的画就是他情绪的宣泄,他的题诗更是辅助了画面情绪的表达。石涛在《云山图轴》中题云:“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会……以我襟合气度,乃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驰于山川林木之外。随意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自脱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1在此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石涛的强烈个性以及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这也是石涛画面中自我精神的所在,我们在对画者进行了全面解析之后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全面把握,才能学到传统的精髓。

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待传统,看待临摹,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有些年轻人不能安下心来学习和临摹传统,就搞出一些背离传统的名堂,美其名曰“创新”,但像这种海市蜃楼般的“创新”又能在艺术历史的长河中走多远,艺术是要不断创新,但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具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之上,每一个能做到创新的艺术家,他们都曾踏踏实实的临摹过传统优秀的作品。临摹是我们学习中国画的基础,那怎么才能将通过临摹学到的技法转化为自己的独特风格呢?那我们就要依靠写生来达到这一目的了。

二、写生在临摹与创作中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和学习传统,并从中获得的绘画理论和绘画方法能否为我们所用,是否适合我们现代的绘画,那我们就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一下。这就需要我们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寻找并感受古人在绘画时的所观、所感。当我们真正置身于大山之中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有一些疑问,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画册上的山和这里的山的纹路并不一样呢?为什么同样的山会有那么多的皴法和技法呢?古人创作出这样的画面他们要表现什么呢?这些疑问虽然我们不能去向古人求证答案,但是千年如一日的大山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需要踏下心来去研究自然、感受自然、描绘自然,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向自然学习这一观点上,中西方的绘画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西方与之类似的绘画理论就是达芬奇说的:“绘画是自然的嫡生女儿。”他们的绘画理论都要求在绘画之前要对自然进行充分的观察,并融汇于心,之后才能落笔绘画,这也表明了写生是我们进行绘画创作的重要过程。

所谓“笔墨当随时代”,要想使笔墨适应时代要求那就要求我们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笔墨语言,而要有这样的笔墨语言并不能闭门造车,我们要在充分研究和理解了古人的传统理论和技法,然后到大自然中通过写生来验证这些理论和技法适不适合我们现在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新的笔墨语言,发展我们的中国绘画。所以我们必须以临摹传统为基础,通过写生对所学技法进行熟练应用和改进,最后创作出带有自我个性的绘画作品。

至此我们都应该明白,临摹和写生是我们进行中国画学习的重要过程,只有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临摹和写生并不是特定的某个阶段,并不能成为硬性规定,它们是在我们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穿插出现的,我们临摹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体会,那这时需要我们到大山之中通过写生来验证并加深这些体悟,然后进行创作,当我们的创作遇到瓶颈的时候,那这时就需要我们重新临摹传统,而这时的临摹跟之前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学识提高了,我们再次临摹是学习的角度与深度都不一样了,然后将这些更深一层的体悟再到写生之中去印证,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绘画造诣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创作出更有意义的作品。

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也是我们中国绘画中早期的写生了。古人讲求目识心记,在游历名山大川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山川的壮美,探究当地的特征,当回到居所进行创作之时,画家会将最感动他的山川河流记录下来,而自然的略掉一些细枝末节,这样更有利于表现山的精神气息,画面才更充满生机,更易打动观者。我们现在可以带着绘画工具直接对景写生,但这样容易受到细枝末节的影响致使我们的画面只是单纯的对景物的描绘而失去了精神意义,所以我们要深入的体会大山的精神,更多的融入个人情感,这样我们的绘画作品才富有意境,才更有生命力。

临摹、写生、创作在绘画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传统与写生来谈创作,那创作就如无源之水,李可染先生在山水画的成就是被世人所肯定的,但他仍坚持通过对山石的局部进行写生来研究山石,这才是真正的学着,真正的大师。而我们在学习研究古人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一味的“师古”,而不进行写生,那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没有新意可言。而没有了临摹基础与创作目的的写生,虽处处都是新鲜,处处都是生活,但不知道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写生是沟通临摹与创作的桥梁,用临摹而得的知识之泉,通过写生这座桥,来灌溉创作。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绘画的过程都是相辅相成的,在绘画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注释:

1.邬建编.贾又福著《问岳楼论画》.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10:3.

猜你喜欢

石涛笔墨技法
水彩技法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
手绘技法表现
笔墨童年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朱良志
——石涛研究三著
《苍松秋色》
洗礼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