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师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015-03-12李雪微广西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530023
李雪微 (广西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530023)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人类探索和求知的内在驱动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任何学科学习起到积极的主要作用。更能拓展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而乐此不倦。
一、高师音乐欣赏教学中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因素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音乐欣赏教学过程是教师给学生传授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技能技巧等综合知识过程,教师起主导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掌握课堂知识产生重要影响。高师音乐欣赏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质能否征服学生,让学生信服,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音乐兴趣,是建立和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音乐欣赏教学注重言传身教,具备有较强的演唱演奏示范能力的教师,通过现场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艺术表现力。学生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作品分析和理论讲解相结合,深刻领略作品的思想内涵。优良的范唱范奏、舞台实践等综合能力全面的教师,学生学习感觉不到迷茫,问题也容易理解,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备与环境
高师音乐欣赏教学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即“审美教育”,需要给教学提供优质的器材设备和优雅的教学环境。如有固定的音乐欣赏教室、多媒体音响组合、键盘乐器、西洋乐器或是民族乐器等。音乐艺术家图像、每种乐器图片挂图等。音乐欣赏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要经常变换,做到美观、大方、优雅、活泼,富有大学的思想生活情趣,每走进音乐欣赏教室就如同走进梦幻般的音乐世界,引起学生的思绪和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课堂气氛融洽和谐、轻松活泼。
(三)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总称。教师采用科学的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易于思解,将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提升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和信心力,学习成绩不断的提高。因此,高师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欣赏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师生共同完成音乐欣赏的教学任务。师生之间的良好配合是音乐欣赏效率提高的首要,教师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师生间的相互配合,友好互动的重要作用。放弃过去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的思想造成课堂气氛紧张,限制学生个性表现和兴趣的追求。充分发扬民主平等的优良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尝试创新、大胆表现的接受新知识,师生合作更为默契,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求新兴趣。
二、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首先要去挖掘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帮助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加深感情认识和表达,主动配合教学,从而转化为“我要学”的主观态度。
(一)教师要具备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
首先,一位综合型的音乐理论教师,同时具备良好的歌曲演唱、键盘及其民族乐器演奏能力,不断的学习和汲取先进的演唱和演奏技能技巧,能较好地完整地示范具有一定深度的声乐曲和器乐曲的技术难点与和声色彩,广泛的涉猎国内外先进的音乐表现方法。
其次,综合型的音乐教师,特别是欣赏课的教师,要具备有良好的乐感和文化艺术修养。好的乐感是建立在较高的演唱和演奏技术,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只有扎实的音乐表现技能和广博的文化理论知识,才能增强自我对音乐表现的自信,从容表达乐曲思想内涵,使技和艺两者完美结合,课堂上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建立融合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前提。首先,教师应以宽广的胸怀和信心,与每一个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关爱,以微笑相迎,用最亲切的语言问候,打消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通过肢体语言在感情上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从内心里慢慢接受教师无言的爱,逐渐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的在产生师生间的情感交融中实现迁移和升华。同时,学生以自身的感受和热情,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感恩和报答教师,为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良好基础。从关注教师延伸到他所教的音乐之爱,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全部沉浸在收集资料、备课和课堂教学之中,当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课堂教学工作的满腔热情,对学生真挚的爱,从中也是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体贴,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浓厚的情感纽带,学生更乐意与老师交朋友,并在那里找到快乐、知识、安慰和鞭策,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教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学生,努力使学生建立良好心灵境界和身心健康发展,融入情感教育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因材施教,教法丰富多样
高师音乐欣赏教学对象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文化涵养、审美心理和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对所教的学生逐步接近了解,深入分析学生内心文化需求,追寻学生对音乐爱好的闪光点,从而扬长避短。由于来自各专业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千差万别,同样一首歌曲或是一首著名乐曲,分析的方法不同,艺术观点不同,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只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灵深处,灵活运用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很多情况下,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加现场演出或是观摩机会非常的少,也不可能希望学生用生活费去欣赏音乐,甚至绝大部分学生到大学四年毕业都没有机会,他们很向往,也很无奈,由于多方因素的欠缺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鉴于这样的情况出现:一方面要更多的开展校园集体性的文艺活动,分专业分年级举办歌会、合唱比赛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各年级根据专业、兴趣和爱好,参与社会小型群艺活动,以先进带动力后进,促进校园一大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不断的发生变化。学生学习兴趣的获得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引导和培养。兴趣在高师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始终起到重要的作用,有了广泛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参与到学习和探究当中,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徐立翔.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养[J].歌海杂志出版社,2008(08).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