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特色教育模式中的校园合唱队建设——以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为例
2015-03-12周继荣庄浪县第四中学744600
周继荣 (庄浪县第四中学 744600)
一、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校园合唱队建设是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校园合唱队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的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学生全面、有个性化的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普通高中的办学品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庄浪四中校园合唱队组建于2011年9月,已历经四年的时间,三届学生的参演。校园合唱队每年参加庄浪县中小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本校的校园艺体节,获得奖项,评价较高。排练和参赛的曲目有:《香格里拉》《迎风飘扬的旗》《牧歌》《青春舞曲》《在灿烂的阳光下》《走向复兴》《保卫黄河》《国家》等。经过合唱指挥老师和合唱队学生成员的共同努力,获得和积累了一些感悟和亲身经验,希望和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以期望庄浪四中校园合唱队在以后的发展中走得更高更远。
通俗地说,合唱就是很多人分不同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以获得美好的声音效果。第一次排练时问学生“你所了解的合唱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结果大多数的学生回答是齐唱,大家一起唱,少部分学生说是好多人一起唱同一首歌曲,好像又唱的不一样,但声音效果又很好听。当时正好抓住这一点学生的疑惑,告诉学生什么是合唱,合唱要追求什么,为什么要组建合唱队等等,学生马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着要排练。
正规的合唱,应该严格地分成至少两个声部,常见的合唱形式有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还有多声部合唱。在声音种类上,有同声部合唱(即清一色的男生,女生或是童声),也有混合声(即男女混合声或者再加如童声)等。我们在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合唱曲目的欣赏和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的学习。要创建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比较有规模和有影响力的合唱团体,却非易事,工作繁琐而又细致,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和排练工作。
二、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校园合唱团建设是构建和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措施
校园文化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依托,同时,校园文化又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没有必要的物质文化作基础,没有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作保障,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的引领,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开设与开发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其次,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又为校园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机遇。高中学科课程的实施既是科学文化的传输,也是教师有特色的课堂文化的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这正是校园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弘扬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则是开发地方与学校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校园文化传输、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在校园文化中传输、构建和完善。
(一)合唱组队。要组队,首先要选拔队员。而选拔队员的首要依据就是音准。因为音准是唱好歌曲的基础。一个没有很好音准的合唱队就不是一个专业合唱队。通常我们会先挑出学校音乐队的学生作为学校合唱队的基础,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数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再经过专业训练,进步会比较大。其次就是在高一和高二的文化课学生中挑一些爱唱歌的学生或者是歌唱的好的学生,还有音准概念比较好的学生。然后对这些学生进行音阶、琶音、单音的模唱测试,在模唱中反应迅速、模唱到位的学生才是具备了初步合唱条件的苗子。事实上,这样的苗子学生为数不是很多,所以一般合唱队难免良莠不齐,音准程度也不一。
(二)合唱训练。选好了队员之后,就要对合唱队员的声音进行统一的训练。合唱不同于独唱,它要求合唱队员的声音没有个性,只有共性,个人与本声部的声音和谐、均衡、统一。而各声部的声音又要统一于整首歌曲之中,达到声音的完美结合。
1.合唱音准的训练。具有较好的音高感觉的人,如果不参加合唱训练也难免在合唱中能始终如一地保持音准。比如说,在一个声部单独唱的时候,大家都唱的很好,没有跑调。一旦两个或四个声部合起来唱,一些音准不好的同学就会跑掉,甚至一些音准好的同学也会出现不能坚定自己的音准概念被带得跑了调。可见,合唱音准的训练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要放在几个声部同时演唱中去训练。当然,刚开始可以用音程、音阶、琶音、和弦来进行训练,也包括歌曲的识谱训练。
2.合唱声音的训练。队员中多数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声乐学习,刚开始他们只会用本嗓子唱歌,很多女生只能唱到小字二组的c;男生中男低音低不下来,男高音高不上去。这就需要教师培养队员正确的呼吸状态和发声状态。歌唱的呼吸与日常呼吸最大的差异就是歌唱的呼吸要有控制性。要均匀地、有控制力地使用腹部压力,调解气息,进行歌唱。科学的发声方法需要演唱者打开喉咙,积极舒展地调动并且协作好各个共鸣腔体。这些技能技巧不是短时期可以学会的,需要队员相当长时间用心体会,不断练习,不断实践,结合一些练声曲和简单曲目练习。
3.合唱曲目的学习。包括对所演唱曲目进行作品分析,按节奏大声朗诵歌词,各声部学习乐谱,统一乐句的分句和呼吸换气,合唱的艺术化处理,情感表现,字带情声,声情并茂。还要有对作品的再创造。这些,当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声乐、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排练技巧等综合知识与能力的教师不断总结与反思,和队员不断磨合,对他们不断启发才能完成。除了音乐上的学习外,还要督促队员背记乐谱和伴奏音乐,并且要有意识地对他们做抽查,只有在内心很完整地记住了作品,才可能在流畅自然的基础上对作品做色调的处理与再创作。
4.合唱训练时间的安排与队员思想工作。目前高中生学业任务重,课时安排紧,所以合唱排练势必占用他们的部分时间,这常常会引起家长和部分老师甚至学生本人的抵触情绪,以致排练时人员很难到齐,往往出现队员渐次递减的现象。合唱队的指导老师就要经常做好队员的思想工作,了解他们和家长的想法,解释合唱的意义或者艺术的增智性。而在时间安排上,只有尽可能选择相对空闲的时间段,比如:下午课外大课间活动时间或者自习时间。每周排练次数不宜过多,每次不宜过长。以四声部合唱为例,各声部的单独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每个声部选好声部长(声部长的选拔以能很好的胜任本声部的演唱和组织带领本声部成员训练为准),在各个声部长的带领下,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四个声部每周单独训练三次。在四个声部各自都唱好之后(声音、音准、速度、力度、作品处理等都有了较好认识和习惯),就可以考虑四个声部的合成训练了。每周四个声部集体排练两次即可。做完这些工作之后,也就意味着合唱作品已经可以较完整地呈现给听众了,但要在舞台上演出,呈现给观众,则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三)指挥的培养。指挥者是合唱队的灵魂人物,除了指导老师在训练之初就开始着手培养和设计之外,还应该在每次训练过程中,教会指挥者如何与合唱队员慢慢磨合,指挥与合唱队员交流要做到心神相通。
(四)服装、队形与歌者动作设计。舞台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队员服装是否吸引眼球。整齐漂亮的着装配上别具匠心又切合歌曲风格的的队形,能够在演唱之前就先声夺人,如果再加上演员们表现得当的简单动作表演,这个合唱节目就可能让人感觉赏心悦目,既好看又好听。
(五)伴奏的选择。最好选择钢琴现场伴奏。这样歌曲处理稍微自由些,回旋余地也大些,而且在舞台上钢琴与合唱队以及指挥三者能组合成一种很正式的演出氛围。但因钢琴伴奏的要求较高,有时难以找到合适的钢琴伴奏,那么就选择较容易找到的伴奏带伴奏。但其缺点就是节奏句法非常规整,不能提供演唱上的再创造性,也似乎少了些大型、专业合唱团的演出气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选好的合唱曲可能没有相应的伴奏音乐,这就需要请人按照排练时所做的音乐要素处理的要求来制作伴奏。
最后,合唱队员的精神面貌也是作品演唱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指导教师在平时训练中就要密切关注队员的眼神,表情,姿态,动作。表情要自然大方,略带微笑,眼睛要炯炯有神,平视前方且看指挥,站姿挺拔,动作优雅美观。良好的演唱表情要长期训练,最后养成一种歌唱习惯。
三、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新课程理念创新的推动力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课程改革大致经过先在局部试点,再在部分省市实验,后在全国逐步推广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高中课程改革理念能够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这说明其呼应了时代和社会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但是抽象的课程理念一遇到实际问题时,课程实施的主体——高中学校就显得束手无策。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原因就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具体的生活、教育教学场景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它所具有的文化的独特性、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和诠释的。因此,首先,高中新课程实施学校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直面本校实情,主动重构本校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并形成本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其次,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强大推动力创造性地对统一的必修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对选修课程进行重组,对校本课程进行挖掘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本校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达到实施新课程行为方式的创新和课程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新课程理念的创新。
[1]叶澜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余亚文主编.《理解与实践高中音乐新课程—与高中音乐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安国主编.《音乐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