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设计学科的发展、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5-03-12张重天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730070
张重天(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 730070)
一、对中国设计学科发展的认识
如今中国的当代设计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主题,不仅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生活模式,同时也参与和推动了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和发展,设计教育与产业的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与创新发展程度。我们的设计院校培养出一批批的设计师,设计教育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更好地建设。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是觉得设计能有一个好的工作和将来,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与设计周旋到研究生阶段,但是现在看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这个职业正在面临严峻的形式。
1.我国设计教育学科发展现状
我国的设计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一直处于非常缓慢与平稳的发展阶段,那时的设计院校屈指可数,到七八十年代没有超过一百所,但是从95年到05年期间,我们的设计教育经历了一次快速的、规模化的发展,这十年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设计教育的基础雏形。在这方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文化政策研究所做了详尽的统计,教育部与地方主管部门只是对“艺术设计”学科进行了简单的统计,而事实上,现有的设计艺术学科分布在多个一级学科、多种学科内涵的高等院校之内,分布情况也是非常多样的,因此2006年开始,中央美术学院做了准确而大量的归类。
2.设计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设计教育已经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因为进入这个专业的壁垒比较低,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就是两个专科加一个本科就可以开一个设计系,这样很多学校回通过发展设计教育的策略来扩展整个高等教育的规模,其实这些院校的教育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中国从2006年到2007年减少了近100所学校的设计专业,原因是院校的合并与停招,在我们的甘肃、四川和重庆,从2007年起教育规模有上升变化,我发现在我们甘肃,07年有10所本科院校设置了28个设计相关专业,9所高职院校设置了18个设计专业,究其原因是由于西部开发政策的倾斜和院校的调整形成的发展规模。这些年高职院校的设计教育发展规模高速成长,广东、浙江和湖南分别超过了40所院校,这也与南方的经济活跃程度有一定关系,看得出设计教育与整体社会关系有所调整,我搜集了一些资料,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了解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仍是700多个专业点,影视排名第二,环境艺术排名第三,工业设计排名第四,我们不难发现,动漫设计发展的非常快,这与这几年中国努力发展创意产业有关系,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典型的高风险领域,光有动漫技术没有优秀的题材与表现,这样也会造成资源与财力的浪费。前几年教育部评估,使得各个高校煞费苦心筹划搞建设,处心积虑的做教学归档,总觉得为了完成教育部评估,学校不惜重金拼命建设校舍,有的学校甚至透支未来的发展资源,现在又停止了这种做法,也许今后我们可能面临的更多的是教学定位与教育品质的竞争。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设计教育已经从教育资源型、单一重心的格局向教育资源型和市场需求型发展,市场的需求是设计教育定位的重要因素。
二、设计教育现状与师资结构
首先,前面我所提到的过度扩招给设计教育带来的问题,一是我们的设计一直以来是被看作美术的一个分支,大多是在“艺术”的统领下开展设计教育,这必然背离了平面设计的本质,只注重形式,不重视内涵,只注重表现,不注重研究,自我感觉良好却与市场脱轨,造成了如今的设计教育单一与空洞。二是盲目的扩招成为高考生觉得低分就可以获取高等教育的便捷通道,导致教育资源的恶性循环。三是目前的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承担正常设计教育的实力,设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与敏捷的思维,知识结构完善,有着对生活极大的热情与幻想。
设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商业运作来维持,我们甘肃地处中国西部,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设计教学面临条件不足,观念比较老化,缺乏各种资源,在学习中很难从基础教学中慢慢接受设计课程,设计的商业模式并不是很规范,小作坊式的设计公司并不会重视设计师自身的发展,在利益的趋势下,老板考虑更多的是利益最大化,并不会考虑设计师的独立精神,(荷兰的建筑师奥勒·博曼曾提出主动干预决定设计实践的独立性)。因此我认为只凭借院校自身的设计是行不通的,势必会与社会脱节,所以必须校企结合发展,比如清华同方等企业,通过更多的设计师支持设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有着市场经验的设计机构来关注设计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我们想到了慈禧太后坐火车时让马拉火车,包括傅仪在皇宫里学着骑自行车,听起来是挺滑稽,但是这背后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历史包袱太重了,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是由启蒙运动而来的。但是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也许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并没有西方的更替与断代,只是在吸纳和并存,西方的东西学习的不够彻底,因为中国的哲学与思想的二元性,因此西方的东西在中国会受到阻碍,没有着力点和合适的土壤。我们的设计主要还是由西方的理论构成的,我们接受的是中国式的教育,但我们现在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先进的设计理论,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保留某种民族风格。设计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如何在现有的状态下拿出真正有价值的改革方案是对高校的真正考验。
[1]尹定邦.《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李砚祖.《建构新的设计教育体系,发展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M].《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讨论会论文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