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拆穿现象分析——以《我是歌手》第三季为例

2015-03-12王雅琦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32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媒介群体

王雅琦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321000)

2015年3月27日,《我是歌手第三季》的歌王之争落下帷幕,场内的歌王战争风起云涌,而另一场网络世界的拆穿大戏也暗流涌动,由于《我是歌手第三季》为录播形式,节目结局总先于电视播出而存在,由此也衍生了网络时代的一批新群体——电视节目拆穿者,他们总是热衷于在下期节目播放之前将比赛结果公布于网络平台之上。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电视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孩子还没有被提问,就被给予”1,童年在我们身边消逝。而在如今媒介融合的时代,我们也面临着“被揭秘”的现象,“秘密”在网络时代渐渐消逝,揭秘时代悄然到来。

一、 电视节目拆穿者的分类

“拆穿行为”是美国分析家亨利·詹金斯在分析美国本土真人秀节目《幸存者》时提及的,“拆穿”这一术语“原本是指在某一互联网讨论列表中披露参与者还不知晓的有关电视系列节目素材。它日益被用来指追寻尚未在电视上播出的信息动态过程”。2本文所分析的《我是歌手第三季》中的拆穿者是指在节目播出之前,在网络平台透露比赛结果等节目相关秘密讯息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内部又因目的与形式的不同分化为迥异的小群体。

(一)专业电视节目拆穿者

专业的节目拆穿者一般在线身份为“灯光师”或者“舞美师”等电视台内部人员,总以微博自媒体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专业节目拆穿者一般拥有普通观众不曾拥有的内幕,总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发布出较为准确的节目信息,如下一期的排名、淘汰情况与歌单等等。然而专业节目拆穿者并不会将内幕信息全盘托出,而是如抽丝剥茧般让真相一点点暴露在网络阳光下。但是当观众看完一期节目意犹未尽留下疑惑之时,又会去微博上专业拆穿者的网页寻找答案。

(二)忠实观众

对于《我是歌手第三季》的忠实观众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找寻盟友一起讨论与评判电视节目。例如在社交论坛中,就有《我是歌手第三季》竞演歌手的粉丝提醒其他网友去关注微博上某专业节目拆穿者,由此解惑所关心歌手接下来的结局;或者某些忠实粉丝本身就作为内场观众揭秘节目进程,这类观众暂时性的拥有“专业拆穿者”的功能,充当“专业拆穿者”角色;另一类忠实观众则是善于研究节目文本,在电视节目所发出的节目预告中、从明星微博中寻找蛛丝马迹加之猜测。

(三)发布“烟雾弹”的节目制作方

微博平台的新意见领袖极易通过“话题榜”等营销手段制造舆论风向,设置议题。《我是歌手第三季》突围赛播出之前,“竞演歌手古巨基成功突围”的消息在网络世界铺天盖地而来,但是结果播出后的比赛结果却恰恰相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我是歌手第二季》,“周笔畅首轮遭淘汰”的消息同样不胫而走,而节目播出却有了大反转的结局。节目组故意放的“烟雾弹”剧透,也可以说是针对以上两类拆穿者的一种“反间谍战略”。

二、电视节目拆穿者出现的原因探析

(一)满足受众好奇心和消息灵通以及身份认同的需求

对于《我是歌手第三季》的忠实观众来说,追寻未知的比赛结果的欲望,与人类本身对“未知情况”的焦虑感有关。媒介给人以满足感,且舒缓人们的某些需求。3在拆穿群体中,作为《我是歌手第三季》的忠实观众在社交论坛开设讨论贴传达消息,他们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媒介的能力获得最新信息传达给群体中的其他人,显示自己在群体中的自我价值。

(二)满足节目制作方制造话题的需求

如今的电视节目对外宣传离不开新媒体平台,为了提升节目的悬念性以及节目本身的保密性,混淆视听的做法为电视节目播出前话题性扩展与播出后话题性的延伸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节目制作方与节目拆穿者之间的这种揭秘-保密的竞争,也是营造节目魅力与可看性的原因之一,它会带动受众的猎奇心理去验证拆穿行为的正确性,从而保持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高关注度与电视节目在受众视阈的高话题性。

三、电视节目拆穿行为的趋势分析

(一)自媒体的商业化趋势

由于前期剧透准确而积累的群众基础,专业电视节目拆穿者越来越有资源优势来主导粉丝,成为了网络中的一批新意见领袖,因此也容易得到节目商或者广告商的资助;而广告商看重其作为草根级意见领袖,有其独立的市场地位与商业价值以及最优的性价比。

专业电视节目拆穿者朝着职业化与商业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为了在网络丛林安营扎寨,防止失去自己的市场价值,不得不精心讨好粉丝,除了把握剧透的尺度外,还要注意言语的分寸,带有个人偏见或者评价性的语句会激怒粉丝,于是渐渐依附粉丝、跟随粉丝的集体意志也是其最终的归宿。

(二)新新媒介环境下的互动体验与鉴伪能力升级

电视节目制作商不会放弃网络平台这样一个天然的节目宣传平台,拆穿行为表面是受众对电视节目保密机制的挑战与破坏,但是会让受众真正参与于节目当中,正如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塑造的那个新新媒介的王国,他认为“凡是看电视又用电脑的人,或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人,都容易与电视剧里的明星建立联系”4。

另外,由于并不是所有拆穿者都是专业拆穿者,然而受众却越来越发现自己渐渐变得成为辨别是非的明辨者,也会在这种与真假消息的辩论过程中,看到熟谙媒体运作的市场营销人员的操纵手段,从而拒绝受骗。未来的媒体环境也将会以一个保密—揭秘的模式存在,当受众发现虚假消息产生怀疑时,只要翻看相关评论就可以避免上当。

《我是歌手第三季》的选手在电视里如火如荼地进行,而网络平台同时也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电视节目拆穿与电视节目结果保密机构。在双方斗智斗勇之时,折射出了媒体融合时代浪潮下,网络与电视密不可分共同促进的新场景,孕育出新媒体与旧媒体冲突地带的相融之河。

注释: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6.

2.[美]亨利·詹金斯著,杜永明译.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22.

3.[美]阿瑟·伯格著,李德刚,何玉,董洁译.媒介分析技巧(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7.

4.[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新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33.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媒介群体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