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追风筝的人》开端段落视听构成的方式方法分析
2015-03-12任宏伟河北省大厂广播电视台065300
任宏伟 (河北省大厂广播电视台 065300)
一、关于《追风筝的人》片头字幕段落的视听构成分析
电影《追风筝的人》开场是这样的:画面黑场,无声源音乐响起,制片厂厂标淡入淡出,无声源音乐节奏加快,画面由黑场过渡到字幕段落。
首先,画面黑场,无声源音乐响起,所采用的乐器是一种阿拉伯特有的弦乐器,旋律类似于穆斯林在做礼拜时诵读的经文的旋律,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极其富有阿拉伯文化特色的音乐,旋律悠扬,静谧,却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强烈冲击,虽然只是黑场,通过音乐却能把观众带入极其富有阿拉伯地域特色的情境之中,其效果相当具有震撼力。接着是电影制片厂的厂标淡入淡出,其节奏符合无声源音乐悠扬静谧的气氛。
紧接着,无声源音乐节奏渐渐加快,并有其他乐器渐渐加入,画面由黑场过渡到字幕段落。从听觉上讲,主要是所采用乐器的改变以及节奏的改变。乐器由单一弦乐转变为以鼓点为主各种弹拨类乐器的合奏,从而节奏上也产生里一定变化。节奏变得轻松明快,风格上是用来表现穆斯林节日是的壮观热闹的快节奏风格。单从听觉方面的变化,就给观众带来更进一层次的听觉震撼。视觉方面,画面突然由黑转白,呼应了音乐上节奏变化的同时,从视觉方面也给观众以震撼。
画面中字幕的引入同样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字幕的空间构成上,所有字幕均为二维倾向性,其排列位于画面中央位置,字幕本身虽是二维倾向性,但其与画面背景融合,体现出的是字幕本身与画面背景的纵深感,从而用两维化提示出三维空间。
字幕与字幕之间的连接方面,在同一平面内,从每一条字幕连接到另一条字幕都是通过字幕中较为有特点的笔画以阿拉伯文字的书写方式连接下去,并辅助完成下一条字幕的由阿拉伯文字到英文的转变,过程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在纵向空间内,字幕与字幕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镜头纵向的运动来完成的,这种方式在文字的二维倾向性同时揭示了三度空间的存在。影片名称的引入同样采用的是这样的方式,阿拉伯文字变化为英文——the Kite Runner.同时以阿拉伯文字为背景,显示纵深关系以及层次分明。
从宏观上看,所有字幕在画面中的表达都具有阿拉伯文字作为大背景,这样的处理方式代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字幕与字幕的空间运动关系从整体上看是风筝在天空飞翔的轨迹,呼应了影片本身风筝的元素。
二、关于《追风筝的人》开端段落的视听构成分析
电影《追风筝的人》字幕叠化,出现在画面正中央的是一只飞翔在天空中的风筝,从风筝的几何构成上,四边形的风筝代表了一种不稳定的因素,象征着主人公的命运的不定,风筝从飘忽到渐渐落地,象征主人公对命运的一种向往,既是安定下来。镜头随着风筝的轨迹慢慢摇到男主人公的侧脸近景,慢慢将观众导入到叙事时空当中,将主人公介绍给观众。
镜头继续运动,摇过男主人公的脑后,与此同时,焦点变到远处一位走来的女子身上。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被强行改变了,这是情节的推进,主体由男主人公到走来女人的转变制造了一种“有事情要发生”的效应。接下来女人的一句台词:“准备好了么?”在情节层面构成了悬念,也进一步推进情节发展。
接下来的一个镜头,两个摆在门口的包裹,同样起到了悬念的设置,对观众的心理层面制造了悬念,渐渐将观众导入叙事时空。演员台词上同样具有悬念设置“就是那些么?”“应该是”“紧张么?”“只要没有拼错我的名字就好。”台词并没有一开始就揭示所制造的悬念,反而在设计上更加具有悬念,引发观众的想象,把观众拉入叙事空间。
接下来男主角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从他捧着箱子到拆开箱子的状态,一直在渲染着一种神秘的气氛,悬念层层推进,一直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上,直到一个特写,男主人公把箱子划开并打开的一瞬间,之前的悬念被揭开,箱子里装的是同一本书。但同时新的悬念又产生了: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对主人公很重要?
紧接着主人公把书拿出来,但是画面并没有给书以强调,没有让观众第一时间得到有关书的准确的信息,诸如书名作者之类的信息,这时电话响了,对于情节的推进来说,电话铃声的响起制造出了“有事要发生”的效果。
男主人公去接电话的同时,女人从箱子里拿出一本书细细端详,镜头同样没有交代出书的正面信息,仍然存在悬念。
男主人公接起电话,并将书放在电话机旁,直到这时才对书这个重要物品进行了强调,让观众了解到书的准确信息,悬念揭开。与此同时,新的悬念又产生了。画面上不只只是书的特写,而是书与电话的特写,从二者的几何构成上表示出书与电话本身或者电话的内容上有着一定的联系。接下来电话的内容于书内名字产生了联系,构成了对影片情节发展的铺垫。
主人公接电话时的镜头主人公望向窗外,而窗外的环境不像是美国这种现代化大国的高楼林立的环境,而是一片较为低矮的建筑群,整体色调偏黄,与中东地区非常相似,给观众造成空间上的错觉,仿佛主人公置身于阿富汗而不是美国,这一反常态的窗外风景,在情节构建上构成了悬念,同时与电话的内容本身相联系,空间错觉感更加强烈。
与台词相联系,通话双方以母语开始交谈,当台词提起“家”时,镜头选择从窗外表现主人公的家,装潢具有阿拉伯特色同时具有美国现代特色,所代表的是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所造成的空间错觉感随之被打破。
“你必须回家,总有方法使事情变好的!”作为开端阶段最后一句台词,其制造悬念的效果符合情节本身的推进,“有事要发生”的效果很强烈。镜头有一次转到窗户内部,主人公的景别被缩小,是主人公作为母体被强化,同时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也得到强化。主人公望向窗外,此时声画分离,无声源音乐响起,将主人公带入回忆。
总而言之,影片《追风筝的人》从片头字幕到故事开端,符合导演所要表达的语言环境,所有镜头的连接基本都符合叙事动作及情节发展的基本原理,其悬念的设置也是层层深入,叙事功能的构建是累积式的完成。
[1]杨剑明.艺术美学集合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 P31.
[2]威廉·M·麦克斯 .你的剧本逊毙了[M]. 后浪出版公司,2011-09 P115.
[3]张金艳.当代英语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的空间叙事解析[J].海外英语,2012(15).
[4]于德山.视觉文化与叙事转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