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的新发展——以《神女》为例
2015-03-12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00048
罗 文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00048)
中国歌剧的新发展
——以《神女》为例
罗 文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00048)
歌剧这一高雅舞台艺术,几乎囊括了所有了艺术形式。中国的艺术家们对这一“舶来品”一直在“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新歌剧《神女》的出现,为中国歌剧带来了新的曙光。
中国歌剧;新歌剧;《神女》
歌剧这种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形式的舞台艺术,于16世纪末诞生在意大利的弗洛伦萨,在经历了发展与改革之后,于浪漫主义时期发展到顶峰。而歌剧进入中国,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中国人民长期受到传统戏曲的熏陶,歌剧这一“舶来品”刚开始并未收到重视。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歌剧开始尝试将西洋的歌剧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戏曲形式结合与吸收,并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推出了大型歌剧《白毛女》。新中国成立后,歌剧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如《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等,但这类作品始终同政治挂钩,创作思路较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歌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情人》《芳草心》《原野》等优秀作品,标志着中国歌剧进入一个新的创作视野。
进入21世纪,中国歌剧继续在创新中发展,一批批优秀的作品诞生。自2007年国家大剧院开业以来,原创歌剧和自制演出的歌剧已达到24部。美国西雅图歌剧院公共项目及媒体总监乔纳森·迪恩认为:“以前,德国、法国、意大利的歌剧院是歌剧中心,但这只是歌剧艺术发展前300年的情况。20世纪,我们看到在英国、波兰、俄罗斯、匈牙利、美国等国出现了一些新的中心,新的流派、新的传统蜂拥而起。那么,21世纪为什么不能是一个中国歌剧的世纪呢?”
新歌剧《神女》是笔者认为近几年出现的一个优秀的歌剧作品。《神女》是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原创歌剧,它于2014年年底,分别在华中农业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北京民族剧院进行了三场不同版本的观摩演出并获得成功。它标志着中国歌剧事业的一个新起点。
中国原创歌剧《神女》是由陈刚及他的创作团队历时三年完成的,作品的音乐部分已于2013年12月份完成并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进行音乐会演出。此次三场不同版本的观摩演出,是首次将该作品以歌剧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神女》剧本是根据巫山神女峰的传说改编而成,以峡江地区远古氏族部落时代为背景,将楚人先祖的图腾角色化,讲述了一个远古神话故事:峡江部落与火鸟部落原本一起战胜过祸害人间的金龙,可两个部落后来却成为世代死敌。峡江部落的继承者夏风偶遇火鸟部落的继承者瑶姬,二人一见钟情,故事由此展开。
二人的爱情遭到了双方家长的反对,夏风被迫射杀云华夫人,瑶姬却挡下了这一剑,夏风抱着奄奄一息的瑶姬跳下悬崖。当夏风和瑶姬落入峡江时,五条金龙得以遇水而出,他们托起重生的爱侣,峡江人与神鸟的矛盾也得以化解,从此过上了欢歌笑语的生活。
歌剧《神女》将世间的“爱、恨、情、仇”,通过两代人的相同经历与不同观念展开,将矛盾冲突与情感纠结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带来了歌剧性的发展。
新歌剧《神女》具有以下几点特色与创新:
1.“民族的”与“世界的”结合
全剧的角色不多,但关系清晰,观众可以很快的进入剧情。剧中的主要人物为务相、云华夫人、夏风、瑶姬,依照歌剧的惯例,四位角色分别应该是男中音、女中音、男高音、女高音,本剧在基本保持声部音区结构的同时,巧妙的将男中音声部安排为原生态唱法,采用恩施的高腔,以突出地域特色,加强角色性格的对比。此手法巧妙的将西方歌剧艺术同我国的民族特色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浓郁的民族气息。
2.以民族为本
在音乐创作上,《神女》独具匠心的采取“叠加”式的创作,将民族歌舞、音乐剧、歌剧的各种特点结合在一起,大量使用恩施及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曲调,先将其抽象化,再予以现代化重组,既保留了男高音、女中音、女高音较为纯正的歌剧味道,又有强烈的地域民族特色,而且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可听性强,对中国歌剧的民族化做出了一种新的诠释。另外,歌词亦是一大亮点,词作者石任之巧妙的将中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完美融合,其中对《诗经·蒹葭》的改编尤为精妙,呈现出对唯美纯洁的爱情的歌颂。“若某天要拔剑相对,我也会陪你到地老天荒”是思虑的结果,也是斗争的开端。音韵转角,曲风突变,将歌剧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3.观赏性强
歌剧在中国普通观众的观念中属于“高、大、上”的艺术形式,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因此,在剧本创作方面,《神女》在结构上采取了讲述加演绎的方式,由最具土家族特色的傩戏演员担任讲述者,用于联通剧情,省去了大量的铺陈,将有效的时间用于充分表现主要人物之间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增加了观众观赏的紧张度。同时,《神女》非常注重歌词与音乐的结合,既做到了“不倒字”,又突出了中国文字的传统形式美感。在表演形式上,《神女》借鉴了中国戏曲和恩施土家族歌舞的表现形式,在演员的表演、仪态,服装,造型等各方面突出传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使歌剧有了较高的观赏性。
4.众创模式
《神女》在创作方式上,采用了集体创作和网络众创相结合的新形式。创作集体在创作总监陈刚的带领下,从构思阶段就开始协同合作,这样既发挥了个人的专长,又突出了整体的团队优势,为当前集合分工过细的歌剧艺术,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创作模式。本剧在创作过程的每个节点,如音乐构思完成、戏剧构思完成、音乐录制完成、舞台排练等各个阶段,都及时在网络公开视频,并且邀约艺术家、评论家观摩,最大限度地听取各方面意见;本剧的舞美方案、服装方案即为网络众创募集所得。开放的创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保证了“为人民创作”的基本创作取向,也为今后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神女》从人文的角度重现了楚人先祖融合的过程,歌颂了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勇敢无畏,阐释了理解代替仇恨、宽恕迎来升华的中华传统哲理,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的民族本性。歌剧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需要文学家、音乐家、演唱家为之倾力奋斗,也需要舞蹈家、美术家、服装设计师和舞美设计师、导演为之倾情创作。《神女》采用的基于互联网的“众创方式”,将最大限度的整合艺术家资源,最大限度的优化团队结构,让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紧密联结在一起,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剧作品而共同奋斗。“众创”概念的引入,将是歌剧创作历史性的一次革新,中国歌剧创作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本剧计划于2015年完成幕间剧的音乐文学创作,并于2016年实现首次公演。
中国歌剧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急需像《神女》这样优秀的作品,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推广。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歌剧这种全世界的共同文化遗产,将中华文化的伟大展现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