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创作溯源探究
2015-03-12路凯程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50000
路凯程(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50000)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危机深重,受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冲击下的清政府,在政治制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曾国潘、李鸿章为代表发起的“洋务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的“维新变法”,在文化上主张“废科举”“兴学堂”,极力鼓吹音乐教育对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富国强民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学堂乐歌由此兴起,一种不同于我国古代的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开始构建起来。
学堂乐歌的创作是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极力向西方与日本学习先进文化而发起的,它的发展正处于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作为我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开端,它是维新政治改良思想在音乐艺术方面的体现,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一、创作手法
1.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的曲调绝大多数都是根据现成的曲调填以新创作的词而编成。这可能与我国传统诗词是以现成的曲牌进行填词的创作习惯有关。另一方面,日本的学校歌曲最初也是以现成的曲调填词的方式来编写,这种编写方式直接受到了日本学校歌曲的影响,在时间上随迟于日本约30年,然而由于它直接借鉴了日本学校歌曲的创作经验,采用选曲填词的创作手法,就连曲调的选择,也多采用日本的歌调:如沈心工编的《革命军》,是根据日本军歌《勇敢的水兵》的曲调填词的;辛汉编的《中国男儿》是根据日本学校歌曲《宿舍里的旧吊桶》的曲调填词的。
另外,当时大量存在同一个曲调被填以不同的歌词的情况,如沈心工编的《话别》、胡君复编的《亲恩》、王德昌编的《家庭之乐》、冯梁等编的《海战》都是采用英国民歌《苏格兰蓝铃花》的曲调填词而写的。相反,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个歌词被配以不同的曲调,如李叔同编的《出军歌》和叶中冷编的《军歌九章》都是以黄遵宪的《出军歌》填词的,但两者的旋律完全是不同的。
2.旧曲翻新
旧曲翻新是我国歌曲创作的一个古老的传统,早在宋代盛行的词调音乐中可见一斑。近代学堂乐歌创作继承并发扬了这个传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旧曲翻新手法,这种创作手法是改变原有曲调的结构或部分旋律使其成为新的曲调,比如把原曲调的前后两个部分倒置,或把原曲调从一段体发展成二段体,改变原曲的节拍、节奏、速度、调式等,并且经过改编的新曲调保持原曲调的原貌。学者钱仁康将旧曲翻新的手法主要分为四种:颠鸾倒凤法、添尾续貂法、异曲同步法、综合加工法等。旧曲翻新的例子有沈心工编的《学校唱歌二集》有一首没有歌词的进行曲,旋律优美,就是采用了《茉莉花》的曲调,把《茉莉花》的前四小节与后四小节颠倒位置,从旧曲翻成了新调。又如叶玉森(中冷)编的《小学唱歌二集》有一首《文明婚》,旋律由琵琶曲《思春》综合加工而成。
二、曲调来源
学堂乐歌融合了外国音乐的曲调及中国人自己创编的歌词,使其发展成一个独特的艺术种类。有人作过统计,学堂乐歌总数上万首。乐歌的内容基本上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自己创作的,内容上主要反应当时的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极力要求学习西方、改良国家、富国强兵、鼓舞士气等爱国主义思想。乐歌的曲调以及少量的和声却基本上是国外的,这些旋律大都采用当时日本歌曲的曲调或流行于日本的外国民歌曲调、还有少部分西欧、俄罗斯的歌曲曲调,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用中国传统音乐的曲调来填词的作品。
1.来自日本
学堂乐歌所采用的旋律大多直接来自日本旋律,这一特征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学堂乐歌的产生是以日本学校歌曲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另一方面我国最早推行“学堂乐歌”的人士多数是从日本学成归来的。“学堂乐歌”的曲调中很大一部分采用日本歌曲的旋律配以新的歌词而成的新曲。这类歌曲数量最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手指游戏》配以新词作成《体操—兵操》等歌曲、《铁道唱歌》配以新词作成《扬子江》等歌曲。这些日本歌曲大多是进行曲与军歌,以及少数的游戏歌曲。这些旋律因具有朝气蓬勃、刚劲有力的特点而被采用,配以振奋民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歌词内容,在学生、军队以及广大民众中推广,对于鼓舞群众斗志,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很大作用。
2.来自西洋
随着学堂乐歌创作的发展,有一些音乐家开始不满足于旋律比较平稳的日本曲调,开始选用西洋曲调进行创作,比较着名的有《旅愁》(原曲美国歌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奥德威(Ordway)作曲,配以新创作的词作成歌曲《送别》;《蝴蝶》(原曲德国民歌),配以新词作成《赛船》等歌曲。这些西洋歌曲曲调优美流畅,节拍自由而多变化,配以雅致的歌词,受到大众的喜爱,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广为传唱,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知识阶层的欢迎。
3.来自中国民间
采用中国传统曲调填词也是学堂乐歌创作的一部分。这一类型较为著名的是李叔同作词的《祖国歌》,旋律采自江南丝竹曲牌《老六板》。还有沈心工作词的《采茶歌》,旋律采自安徽民歌《凤阳调》。沈心工作词的《缠足苦》,旋律采自小调《孟姜女》等。总体上看,这类歌曲数量很少。在当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当时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学堂乐歌的创作者以及中小学校音乐教师普遍推崇日本及西方音乐的新潮音乐形式,极力改掉旧思想、旧文化,而且认为很多西乐的进行曲大调色彩更能振奋人心。
4.自创新曲
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30年代,学堂乐歌的创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音乐家、文学家都积极投入乐歌的创作,还翻译和改编了大量来自日本和美国的民歌。但是由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的曲调在当时数量并不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沈心工和李叔同创作的歌曲。较为著名的是沈心工作词作曲的《黄河》和李叔同作词作曲的三部分合唱曲《春游》。当时这些由我国音乐家自作曲调的学堂乐歌,旋律大多比较平板单调,缺乏振奋的气势,这也说明了当时这些歌曲的作者对新潮音乐的创作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与这些自创新曲的学堂乐歌相比,那些优秀的选曲填词的学堂乐歌可能更受大众的喜爱。
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文化变革的产物,它标志着中国近现代新音乐的开端,并且对国人的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学堂乐歌的产生奠定了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堂乐歌的创作模式在不断的借鉴与学习过程中不断成熟,探讨学堂乐歌的创作溯源对我们更深入了解学堂乐歌的发展源流以及对于我们探讨学堂乐歌的审美特征、教育意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10.
[3]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0.
[4]钱仁康.《学堂乐歌是怎样旧曲翻新的》[J].音乐艺术,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