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化设计看设计作品中的社会责任感
2015-03-12谢雨圻高晓宇中国传媒大学100000
谢雨圻 高晓宇 (中国传媒大学 100000)
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当人们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会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设计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需求,而目前设计作品在体现情感,特别是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因此,通过情感化设计分析研究设计作品中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研究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情感化设计作品的案例分析,挖掘情感化设计作品中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正确使用各种概念及理论,本文同时也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对相关领域的理论和论文进行解读。
一、社会背景
(一)情感需求的增加
在工业时代,物品的功能性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批量化同质化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物质的基本需求,人们的需求和审美都趋向于简单实用的特点。受到机器审美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普遍很少出现装饰性的图形,但十分强调材料的使用和形式的简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种对物质的基本需求是评判物品的标准。当时代进入后现代主义,这一时期内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通过设计体现情感,改变了现代主义对功能性的定义,更加注重设计中人类情感的部分。人们不再满足于冷冰冰和生硬的表现方式,情感层面的需求逐渐成为更为重要的因素。人们在使用中更注重自身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多地出于人类感性需求来选择事物,这也逐渐推动着设计的变革。
(二)设计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增加
社会责任是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而从整个社会来看,目前少数领域能够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而普遍的社会意识尚未形成。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积累很多社会基础的同时也遗留了很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等。而社会大众本身是很难自愈这些问题的,这就需要设计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来发挥对社会领域的调节作用。
在社会进程的发展中,设计发挥着沟通社会人群、传递社会文化和教育社会大众的重要作用。时代的演进推动着社会意识的觉醒,设计界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先于社会大众的自觉意识,因此承担着向大众传递社会意识的任务。纵观设计的发展,当今的设计作品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社会反思的主题,如大量作品将环境保护作为主题,呼吁大众更多的关注环境问题;也有作品注重社会文化传播,将精英文化更广泛地普及到人群中,提升社会整体文化素养;以及倡导社会公德的主题选择,通过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将公德理念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公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等等。这都体现出设计界对于社会责任关注度的逐渐增加,而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也将为设计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循环。
二、情感化设计概述
(一)情感化设计阐释
唐纳德·A·诺曼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既包含认知成分又饱含情感成分。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感状态都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1
笔者整合多方观点,认为情感化设计是指在满足功能、质量等要求的情况下,加入情感因素,满足产品使用者情感诉求的设计。相对于关注功能设计的产品来说,加入情感化设计的产品,更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增加人们使用产品时的愉悦感和体验感,提升对产品的信赖感和依赖度。
情感化设计是使人微笑的设计。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强调产品的实用性,而情感化设计结合了功效、实用、美学及哲学。情感化设计使生活变得便捷、丰富和快乐。
(二)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及方法
唐纳德·A·诺曼提出,设计主要有三个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2
本能水平的设计是指产品外形的设计,本能水平与最初的反应有关,其基本理论来源于人类本能,视觉、触觉、听觉等物理特征处于支配地位。本能水平的情感化设计讲究的是即刻的情感效果,产品使用者对产品最初次、最直接的接触,就能体验到本能水平的设计。
行为水平的设计是指产品功能的设计,本质在于产品的性能和使用产品的效率。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性设计只需满足用户最基础的使用需求,而情感化设计通过改进和创新两种途径,在满足产品功能的基础上使产品功能更符合人的使用习惯,提升使用者在操作时的舒适度。以使用者为中心,是情感化设计的核心。
反思水平的设计则是注重信息、文化以及产品或产品效用的意义。它基于前两种层面的设计,与使用者的长期感受相关联,影响使用者对产品价值上的认知。反思水平的设计通过使人回忆和重新评估产品,决定着一个人对一个产品的总体印象。
(三)设计作品的情感化需求
在情感化设计的理论中,反思是处于最高层次,也是最有难度的设计要求。它将仅满足人们本能和行为等生理需求的设计作品提升到了心理层次。而为满足倍受重视的社会责任感的心理需求,就要将情感化设计特别是其中中反思水平的设计,融入设计作品中。
而唤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需要设计者针对用户的需求和产品的特性去探索、去创造。其切入点及方法都不少,现存的设计作品也融入了很多情感化设计,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
三、情感化设计中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一)行为导向
情感化设计的行为导向是指设计作品本身引导人们去完成某一行为,最终实现社会责任感的激发和传递。我们将其分为潜意识导向和显意识导向。
1.潜意识导向
行为导向基础上的潜意识导向,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引导受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行为上的改变。
在公众个人素质的影响下,保持公厕卫生尤为困难。近年来出现了在男性公厕引导性小便池的设计,引导如厕者正确如厕,减少小便滴在小便池外,以保持公厕卫生。引导性小便池与普通小便池的唯一区别在于,引导性小便池在池壁上粘贴了一只塑料苍蝇。这一设计利用男性小便时喜欢瞄准虫子的大顽童心态,将不文明的行为在受众不知不觉中引导至的正确行为。情感化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使产品功能更符合人的使用习惯,提升使用者在操作时的舒适度。满足行为水平的设计要求。
社会责任感并不单指刻意的感知,通过设计,让受众在使用产品时潜移默化地改变不良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
2.显意识导向
显意识导向与潜意识导向相反,是指受众在知晓设计目的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兴趣,进而使用设计作品的行为。
台湾设计师的作品“GREEN-YARD”秋千路灯,是通过引导人们荡秋千产生电能来供给路灯的装置。路灯下安置秋千,利用每次荡起秋千时形成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用于路灯夜晚照明。路灯使用白色外观,具有亲切感,以此来吸引受众实现发电,这就是设计通过外形引导使用的过程,符合唐纳德情感化设计理论中本能层次的部分。另一方面,当人们使用秋千后,他们就成为了路灯电能的直接创造者,以此激发出人们的成就感,即产生能量的过程需要耗费自己的努力,是需要被珍惜的。这也就达成了设计师想要传达的理念:绿色,经济,趣味和开怀。设计作品本身体现了对于环保主题的关注,又通过设计与人的互动,将这一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群。用娱乐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人群的接受度,使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传递。
(二)情感导向
情感化设计的情感导向也是传递社会责任感很重要的方式。通过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形成情感体验,以达到传递概念的目的。可以从主观感受的接收和客观现象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1.主观感受的接收
主观感受作为情感导向的一种形式通过了情感渗透的方式。设计作品中传递社会责任感时,受众感同身受,从情感跟随发展到行为跟随,由此传递社会责任感。
三星集团的一则反对虐待儿童的公益广告设计,将父亲酒后试图殴打儿子的画面投影在墙上,路过的人摆出阻止姿势,同样投影在画面中以阻止施暴者。当受众参与到活动中时,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感和责任感,形成情感共鸣。当画面展示孩子受虐的画面时,观众就仿佛置身在这个环境中,只需要自己伸出手就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这样力所能及的情况会产生很高的参与感和融入度。受众被画面激发出强烈的反对虐待儿童的责任感,这就是受到了情感化设计的情感引导,通过情感渗透自发地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行为跟随来进一步地传递给更多的人。
2.客观现象的影响
情感导向的另一种形式,是通过最直接的客观设计传递信息,耳濡目染影响受众,传递社会责任感。
2002年益云公益互联网首次将404公益页面设计引入国内,404公益网页提出“你要找的页面没有找到,但我们可以帮他找到亲人”3的理念,在互联网无法找到页面时自动加载一张最新走失的孩子的照片。在此之前,404页面是单纯的空白页面,无任何内容。
情感化设计的反思层次设计,使人们重新评估产品,提升受众在产品价值上的认知。404公益页面设计通过在无价值产品上进行再设计,使用最直接的温馨提示和传递途径,既为寻找失踪儿童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也提醒了所有浏览404页面的人们关注失踪儿童。
总之,在情感需求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情感化设计作品很好地适应了受众的情感需求,通过行为导向和情感导向传递着社会责任的力量,激发出受众的社会责任感,并推动其传播。伴随着情感化设计的持续发展,相信社会责任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拥有更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注释:
1.[美] 唐纳德·A·诺曼. 情感化设计[M]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10.
2.[美] 唐纳德·A·诺曼. 情感化设计[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6.
3.快播“404行动”文案.
[1] [美] 唐纳德·A·诺曼. 情感化设计[M]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 [美] 唐纳德·A·诺曼. 设计心理学[M] . 中信出版社, 2003.
[3] [美] Stephen P. Anderson. 怦然心动[M]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4] 芦影,张国珍编著.设计史[M]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5] 王思斌. 社会学教程[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 朱晓雨.浅谈艺术设计的社会意义[J] . 黑龙江史志, 2009(23).
[7] 曹晖.现代设计的形成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J] .广西社会科学,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