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博物馆展陈文字平面设计
2015-03-12李京擘中国家博物馆100006
李京擘 (中国家博物馆 100006)
博物馆在传承文化与交流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通过展陈实物的方式实现教育职能和知识传播,愈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向往。以国家博物馆为例,2014年共展出70个展览,期间共接待观众753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118万人次,外籍观众38万人次,并接待国外访团近200个,展陈数量和参观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展览陈列需要高质量的展陈形式设计,如何借助优秀的形式设计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也一直是设计人付之努力并积极探索的。其中,博物馆展陈文字平面作为连接展品信息、展陈背景知识与观众的传播纽带,是形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使观众清晰识读展览中的文字内容,更好地了解展品、理解展览主题,是平面形式设计时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来博物馆参观展览的往来人群中,既包括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包括许多易受身体能力条件限制的群体,例如学生群体、背包客、孕妇、带着婴儿的父母、老年人、残疾人、外国人等。为了让这些形色各异的观众都能够在参观过程中清晰识读、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我们尝试将通用设计理念引入国家博物馆展陈平面设计,为参观人群提供更加适合的阅读环境。
第一,建立满足多重识读需求的目标人群定位。通用设计理念认为,同一个设计如果能够被能力受限群体所使用的话,其他人则可以更加自如、轻松地使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不同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同样的产品或服务。赛尔温·戈德史密斯(Selwyn Goldsmith)提出著名的“通用设计金字塔”(universal design pyramid)并指出,由于当前的大多数设计多是以某一部分人群(例如健康群体或者身体能力缺陷或衰退群体)为标准设置的,这种或有意或无意对其他人群使用需求的忽略,将对其造成使用障碍。
戈德史密斯的研究为展陈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即设计应充分考虑阅读者身体能力、心理以及识读习惯等多项差异性特征,从而避免给不同层次使用者造成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把前来博物馆的各色人群视为一个整体,公平对待每一位访客,充分了解参观人群的特点及需求。例如,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受生理、心理等条件限制,他们在参观过程中的行动及行为方式、对复杂环境或文字语言的识别与理解等与成年人有显著差异。如果是初次访问博物馆或参观展览的人,即使是身体能力正常的成年人,对于陌生环境、陌生文化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也是需要适应过程。另外,团体参观访问往往是集体行为,集体参观模式下对于识读环境的要求与个体参观也是不尽相同。
另一方面,博物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不仅会举办类型丰富的国际交流展览,同时也会吸引许多外国人前来参观访问。因此,设计上还应充分考虑这些外国人的阅读需求与习惯,不仅在必要的文字内容部分需采用中英双语的表述形式,排版方式亦应该从国际通行惯例出发尽量兼顾其他非汉语文化阅读者。
第二,以人机工效学为基础的易读性尺度设计。展陈平面设计要达到良好的识读效果,需充分研究不同人群身体能力特点,深入分析人们在展厅中识读的行为方式,确保任何站立或坐姿的观众在阅读时都能够不受任何遮挡或阻碍、以自然的身体姿态完成阅读,不会因为身体能力差异而遇到阅读障碍。
首先,最重要的是建立符合人们视知觉规律和阅读习惯的尺度设计。展陈平面要想达到符合人们视觉习惯并达到令人舒适的程度,在尺度关系上涉及观看的距离、视野以及文字的高度等问题。人们在观看事物时,眼睛会自动聚焦以便能够看清事物的细节。因此,提供能够满足人的眼睛自动清晰聚焦于文字的观看距离是非常必要的。医学研究显示,人的双眼立体视觉在15岁左右完全发育成熟,大约从60岁开始,人的视觉系统逐渐老化,不仅眼睛聚焦的调节能力会不断下降,有效视野也会逐渐缩小。许多研究均指出,人们阅读印刷材料的最佳视距约为45.7cm;而在展陈空间中,为了满足多人同时观看的需求,展陈文字与版面的尺度远远大于传统印刷材料,阅读视距也会相应延长,最佳距离约为50±5cm,最大距离约为72±2cm。根据Julius Panero等人的研究,一方面,在站立静止状态下,当人目视前方时,以中心标准视线为0°,识别文字的清晰水平视野为10~20°、识别字母的水平视野为5~30°。同时,结合人的颈部能轻松实现左右各45°转动范围,可以得出展陈文字识读最佳长度约为58.7±6cm,最长应控制在84±1cm之内。
另一方面,人的垂直视野决定了人们观看时的视线高度范围。文字主体部分的高度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青年人、老年人以及使用轮椅者等不同群体的视线高度范围,同时也要考虑到多人观看时的遮挡情况。根据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来看,对于像前言、段首介绍等文字内容较多的平面,结合能够提供的最大视距、文字平面所附界面高度以及空间高度等因素,主体内容部分的高度范围可以在85±5cm~200±10cm之间。对于展签等文字内容与展品关系较为密切的平面,往往就近展品设置,同时为方便观众识读,还要考虑其阅读的角度。
其次,依据文字的逻辑关系对字符大小进行分级,进一步增强文字识读性。按照文字内容的重要性对标题、正文进行分级处理,选取相应的字符大小与字型,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有意注意,也便于人们在阅读时更易把握文字的逻辑关系,加深理解。Youko Inoue等人根据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应用相对视敏度评估易读性图表”,论证了字符大小与相对视敏度及照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字符大小对易读性的影响要大于其对照度的影响;而老年人虽需要较大的字符和较高的照度,但是字符过大或照度过高反而会影响青年人的易读性。结合多年展陈工作经验,当识读平面平均照度≤200lx的情况下,根据所选字型的不同以及文字内容的多寡,正文字符为57±9点左右能够达到一个差强人意的识读效果。当然,上述数值并不能作为文字平面设计时的唯一尺度标准,只是为初始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第三,基于亮度对比关系的阅读光环境。博物馆展陈照明具有复杂的多样性目的,不仅要实现符合展品相应照度的观赏效果,还要使空间光域分布能够给予观众良好的视觉适应过程。从阅读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观众对于辨识出现在不同位置的文字内容所需的亮度,结合平面个体尺度、识读距离、比例关系、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停留时间的设定等,建立符合多重需要的立体式照明方案。博物馆展陈在文物展品照明方面有着严格的行业照明规范与标准,这些规范与标准可以说是展陈照明设计所应必须达到的基础要求,但却并不一定能够满足人们阅读的需要。Youko Inoue等人的研究显示,影响文字易读性的因素除却文字大小之外,还包括目标视面的亮度以及平均亮度对比度等因素,并且满足人们,特别是老年人,清晰阅读需要的照度明显较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文物展品低照度与文字阅读高照度之间的交叉更替会对人眼的视觉调节造成较大负担,极易造成视觉疲劳。杨公侠先生提出的基于亮度的照明设计基本方法给与了设计者新的启迪。从人们的环境视觉感知方式出发,协调空间各个界面之间的亮度对比关系,能够有效避免观众从亮度较高区域直接进入较暗区域,并同时有助于观众视觉系统的调节适应。这一点对于无论是处于视力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还是对眩光非常敏感的老年人或者低视力者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眩光问题,以免对识读造成干扰,影响观展效果。特别是不舒适眩光的产生,虽然不会使人丧失或降低观看的能力,但是由其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注意力分散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人的不适感。在博物馆展陈中,由于一些光泽或半光泽材料的使用,容易造成反射眩光或光幕反射等问题。对于博物馆常用的轨道式照明设备,可以通过调整投射角度、距离或加装配件等方式,尽量避免或消除光泽表面材质对光线的二次反射、折射。同时借助亮度对比的方式调整各界面照度,使某些无法完全消除的不舒适眩光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此外,展陈平面经常采用喷绘制作或者转印贴字的制作形式,也应避免选用高光泽类基材,并宜通过表面裱贴亚光膜或选用亚光表面材质的方式进一步降低表面反射。
第四,建立良好视认性的色彩对比关系。色彩的选择与应用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营造展陈效果、烘托展览氛围,同时,合理的色彩对比也会进一步提高文字内容的可视性。人们由于生理、年龄、遗传等情况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色彩识别能力,袁树香测试结果发现,色盲群体对蓝色以外的色相缺乏辨识能力,并且对黄与绿、蓝与紫、红色等颜色对比更难以辨认;老年人由于视觉系统的衰老,对于蓝、绿色彩的辨认却非常不理想,并且对于其它颜色辨识能力更依赖高照度。邓岱琪通过对儿童的辨色能力测试和调研发现,儿童对于高明度颜色比较敏感,对红绿、黄与黄绿、蓝与蓝绿等色彩对比难以识别,但却由于视神经仍处于发育阶段,不适宜过于强烈的对比色彩。上述相关试验也证实,达到良好的辨识效果并不意味着采用高明度的颜色,而是要尽可能增加文字自有色与背景色的对比,通过较高的明度对比满足不同色彩识别能力者清晰阅读的需求。因此,通过加强文字和背景颜色的色调、明度以及色相等方面的差异性对比,可以使文字内容获得更好的视认性和整体性。
除此之外,在展陈实施过程中,照明、材质以及背景等因素同样会左右人们对颜色的视觉感受。一方面,照明的色温和亮度会对颜色产生倾向性的影响。当颜色在不同色温光线下产生视觉变化时,人的知觉器官会依据已有的知觉经验对颜色信息自动加以提取、补偿与校正。另一方面,平面制作时选择的材质、制作工艺及表面肌理不同,也会改变颜色附着表面的反射率和折射率,从而进一步影响色彩对比关系。此外,周围环境的色彩、材质也会由于反射或折射的原因对颜色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设计时应慎重选择颜色,既要充分考虑不同视力能力者对颜色的识别能力,还要进一步考虑材质、工艺、照明等问题对最终呈现的色彩所造成的影响。建立适宜的色彩对比,从色彩辨识性的角度寻找色彩组合与最佳识读效果的结合点,既能够有效提高文字平面的易读性和识读性,还能够起到增强空间界定、有效引导参观的效果。
通用设计的对象并不是针对某一部分群体,而是从生理学、心理学、人体功效学等多方面关注设计对不同能力个体的解决方案,并致力于解决那些阻碍更多人参与社会的问题,让更多人以平等的方式融入社会。这种秉承为更多人而设计的核心理念在解决一系列当今社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近年来,欧美等国业已在博物馆设计与建设方面积极开展通用设计实践尝试。将通用设计理念引入展陈文字平面设计是希望在进行展陈形式设计时,作为设计者不要单纯追求创意和形式美感,却忽略了设计应有效传达信息的基本功能。设计者应从多角度、多层面看待问题,将所有观众视为一个整体,借助多样化的设计方式和方法满足整体识读诉求,使信息能够完整、准确地传达给所有观众,创建一个更加合理、平等和舒适的展陈识读环境。
[1] 刘思恩.中国国家博物馆2014年接待观众753万人次(高清组图)[EB/OL]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4-12/5312525.html,2014-12-29.
[2] Goldsmith S.Universal Design:A Manual of Practical Guidance for Architects[M] .Great Britain:Architectural Press,2000.3.
[3] Panero J. & M.Zelnik.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M] .龚锦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9-232.
[4] 焦丽丹.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注意控制[D]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7.
[5] Youko Inoue & Yuki Akitsuki. The Optimal Illuminance for Reading:Effects of Age and Visual Acuity on Legibility and Brightness[J] . Journal of Light and Visual Environment,1998,20(1):23-33.
[6] 杨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70-173.
[7] 袁树香.基于通用设计理论的色彩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2013.
[8] 邓岱琪.儿童活动空间视觉导识系统设计规律探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2010.
[9] 焦书兰,纪桂萍,何海东.人类视觉系统获取颜色恒常性的认知操作特性[J] .心理学报,1997,29(2):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