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秦皇岛市调研与思考
2015-03-12河北省秦皇岛市文化艺术中心066000
周 健 (河北省秦皇岛市文化艺术中心 066000)
和谐社会的社会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其更加健康、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的集中表现。先秦两汉时期“礼记·乐记”就提出:“礼别异,乐和同”。这种和谐是通过文化艺术活动的引导在新的道德高度和审美境界上达到和谐的。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最能折射出其典型的文明程度,是每一个城镇乡村街道社区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构成中国城市农村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乡村品位的重要平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也在逐步地显示出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
一、主要特点
多年来,秦皇岛市上下坚持“把文化作为灵魂来塑造、作为精神来培育、作为产业来发展”的理念,全面实施“旅游立市、产业兴市、文化强市”战略,着力构筑“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大格局,不断推进服务设施网络化,加快服务供给品质化,力促服务方式便捷化,强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取得了较大成效。
二、存在问题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逐步构建的今天,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变得尤其重要,培养群众的文化素养,陶冶群众的思想情操,是全面和深化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目标,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探索建立一种适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的文化服务机制,这也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艰巨的任务。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有的省市、县、区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对市、县区、乡镇(街道)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考核机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工作人员尚未落实。
二是服务功能仍不健全。市级没有综合博物馆;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卢龙县没有文化馆;海港区、北戴河区没有图书馆;未建立市级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市、县区图书馆均未配流动服务车,三区文化馆未配流动舞台车。
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秦皇岛市8个文化馆(含群艺馆)仅2个被定为三级馆,其它均未上等级,主要是由于馆舍面积不达标,呈现出“硬件软、软件硬”现象。一批农村文化设施已相当陈旧只是摆设大部分设备不能使用,维持困难,管理落后,人员配备不齐全,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
四是服务项目比较单调。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内容、数量、质量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传统的以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等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发展对策和建议
要强化政府主导,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资金政策支持,以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文化工程为载体,切实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
一是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各级党委、政府是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主导者,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头羊作用,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同级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本地区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切实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和经费投入“四到位”方案。
二是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开发、利用等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投入、运行、保障和奖惩等机制,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用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市、县(区)应分别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的,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补贴资金予以支持。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公共文化的投入,鼓励企业支持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中来。
四是进一步加快设施建设。加快县(区)文、图两馆建设,建筑面积各不少于2000㎡,图书馆藏书不低于15万册;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力争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等载体的建设进程,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健全,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服务设施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的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五是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劳动分配等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保留编制,明确专人管理文化工作;同时,采取聘用制、劳动合同制等多种形式,完善相关人员编制配备,确立新的用人机制和工资标准。切实解决文化工作办公经费和生活、学习补贴问题,消除文化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加强岗位实践和理论培训,提高文化工作者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是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以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国办公益性文化单位为主体,通过开展经常性开放式的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其国办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业务指导、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推动民办文化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推动“三下乡、彩色周末”等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搭建民办文化的展示平台,实现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的良性互动。
七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在建设固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同时,更多地设立如流动图书馆、流动放映队、流动文化车、流动剧场等一批“流动”文化设施。特别是对地广人稀的地区,通过政府配备多功能流动文化车,开展灵活、多样、方便、优质的文化服务,多方位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以乡镇(街道)为依托,以村(社区)为重点,以基层群众为对象,发展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抓紧抓好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开发文化服务社教活动网络公示、志愿者网络系统。细化网站信息分类。开拓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文化志愿者群等服务平台。加快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以发展数字文化网络为突破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丰富的经济信息和文化服务。
在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征途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必须“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文化生活已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践行群众路线和创新精神为指导,着眼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大众文化素质,不断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