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重在提升建设水平
2015-03-12陈健明温州市苍南县文化馆325800
陈健明 (温州市苍南县文化馆 32580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我国深化改革带来的物质红利,人们对基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水平也日益提高,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靶向性要求也日益增加,由此引发我们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须坚持以文化民生建设为重点,必须形成相对集聚相对规模、供给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仓储网格。本文以温州市苍南县全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为例,阐述持续提升公共文化的建设水平,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中的必要性。
一、持续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覆盖。2014年,县文化馆新馆和博物馆新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中心镇图书分馆和社区文体中心实现全覆盖,社区文体中心28个、百姓大舞台11个。成功创建市级文化强镇1个,市级文化示范新社区4个。目前,全县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增加106784平米,人均公共图书拥有量增加19万册,以上两个指标分别增长22%和11%,增长数量和增长比例都位居温州市前列。二是宗祠改建工作加速推进。宗祠改建文化中心是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宗祠改建工作,成立了宗祠整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建设祠堂活动的通告》《关于成立县宗祠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推进宗祠改建公共服务场所工作的通知》等6个文件,有效打击违法违章建设农村宗祠行为。2014年,全县新改建农村宗祠为文化中心100所,推动了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的全面免费开放,据统计,2014年全县文化系统共送戏下乡331场,送书下乡19万册次,送讲座展览100多场,放映农村数字电影9000多场;针对基层文艺爱好者举办包含排舞、音乐、摄影、美术、书法、戏曲等9个艺术门类培训班61期,培训业余文艺爱好者3739人次,农村和社区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二、持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在品质
2014年,苍南县成功举办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月活动,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备受关注的“中华一家亲·2014海峡两岸各民族中秋晚会”,吸引了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三地演员同台表演,现场演职人员达300多人,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和谐一家亲的主题特色,成为苍台两岸人民在民族、文化层面上的一次文化盛会。成功举办第三届浙台(苍南)妈祖文化节活动、2014海峡两岸(台湾·苍南)财神文化节暨第二届世界财神文化学术论坛,2014“两岸(台湾、苍南)陈靖姑信俗文化交流会”等对台交流活动,以文化交流凝聚民族共识、进而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项目对接,苍南县成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成功举办“浙江苍南·北京朝阳群众文化交流暨苍南票友陈健明京剧个人演唱会”,为浙江省首例文化馆系统业务干部在京举办个人京剧演唱会,受到北京京剧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了做好矾矿旧址申遗工作,央视《中国地理》和《探索 发现》两个栏目,先后两次采风我县矾矿遗址拍摄制作了专题记录片。与中国美院共同举办“美丽浙江·画说苍南”大型美术采风写生活动,与中国美院“联姻”在矾山镇设立“世界矾都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写生基地”。2014年,全县各地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其中大型文艺演出87场,参演群众累计近万人次,吸引观众累计达20多万人次,让文化活动融入群众生活。品牌文化活动的提升,推动了文艺创作出成果出精品,2014年度,全县有10个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19个作品获得省级奖项;72个作品获得市级奖项。
三、持续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绩效
一是科学规划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做好矾山、碗窑、蒲城等历史文化村落、街区和县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维修方案的编制,完成了《碗窑一类民居维修方案》、《金乡博物馆设计方案》、《白湾堡城墙维修方案》等10个维修设计方案的编制。配合金乡镇开展系列保护规划方案编制。二是提升非遗项目的制度化建设,落实浙江省文化厅非遗项目保护“八个一”要求,编制完成21个省级非遗项目“八个一”保护方案;影印整理出版了民国版《平阳县志》,编辑出版《华纫秋画集》《谢云书画作品集》、《尤有中画集》《郭心松传》《苍南文物概况》等文献资料,编制《苍南历史文化》4期,丰富了我县地方文献资料。三是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顺利推进,矾矿遗址福德湾传统民居二期修缮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得到全面实施,社会力量投资的矾都矿石馆、矾都奇石馆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金乡古城保护开发全面启动,方宅、沈泰丰、潘宅三座古民居已基本修缮完成。碗窑古民居及历史建筑修缮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碗窑古35间二、三类民居修缮工作。蒲壮所城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项目详规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东门街10间古民居立面改造开始施工、赤溪白湾堡宫抢修和吴宅修缮也已开工。壮士所城东城墙维修工程基本完成。三是非遗传承亮点纷呈,该县举办首届“传承非遗留住乡愁——非遗进农村文化礼堂巡回演出”,开展“单档布袋戏”“提线木偶戏”“温州鼓词”等传统戏剧、曲艺专场巡演活动,通过“菜单式”服务,由各个乡镇自行“点单”定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相融合,拓展非遗宣传展示模式,中国文化报以《浙江苍南:梦在乡村,美在非遗》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4年,全县开展各类民间民俗文艺汇演、活态展演、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文化礼堂等非遗活动100多场,吸引观众达20多万人次;新增市级以上非遗传承项目16项、传承人46人、基地10个,成功申报“省传统戏剧之乡”,“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