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翠竹丝丝飘何方

2015-03-11小北

中华手工 2015年2期
关键词:屯溪竹编徽州

小北

2011年7月,安徽省博物院收到一个竹编贡篮和两个竹编贡盘,3件作品均来自67岁的徽州工艺美术师俞日华的捐赠,作品一亮相,引来诸多夸奖,纷纷惊叹老艺人的高超技艺。对此,俞老笑道:“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夸张地说,我这只贡篮不光可以打水,一篮水提上来也损耗不了多少。”

作为唐代已是贡品,曾被朱元璋称赞是为“民间奇篮”的徽州竹编,今天似乎也只剩下“可以打水”了。

“徽州一绝”盛极而衰

竹林深处有人家。有竹林的地方,便不乏竹编工艺,譬如青神、嵊州、安吉等。徽州山区盛产翠竹,品种繁多,成为竹编之乡并不为奇。在安徽省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万历年间的“描金五彩漆果盒”和一件清代“金漆堆花圆果盒”,均是内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织成纹样,涂彩漆描金花而成。

可百度搜索“徽州竹编”,资料少得让人不敢相信,它真的是“徽州一绝”吗?

尽管明清竹编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可徽州竹编真正成为“徽州一绝”,还是在新中国建国以后。1951年10月,69个老艺人来到黄山市屯溪,成立了竹工生产合作社。7年后,屯溪竹器厂(后改竹编工艺厂)编织的圆形小花篮送安徽省参加全国竹编工艺品展览交流会,得到朱德同志的赞赏。“屯溪有这么好的手艺,应大力发展。”交流会后不久,屯溪、歙县生产的竹编面包篮,经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鉴定,正式对外出口,销往西欧、拉丁美洲和日本,成为安徽省首批出口外销产品。

此后,徽州竹编进入黄金发展期。因为不愁销路,艺人在编织技艺、花样上狠下工夫,后期产品开发出300多种,篾丝更是劈得比头发还细,最考究的能达到每寸(3.33厘米)可拍篾丝达120根。除却福寿、龙凤等图案,又增添了不少皖南民俗。但编织速度缓慢,一个竹篮要编上三四个月,可谓慢工出细活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屯溪工艺厂的竹编工人工资可达350元,是机关干部平均工资的7倍。

用料考究,花纹精美,色泽多样,慢工细织……就这样,徽州竹编正式成为“徽州一绝”。

这个时候,徽州竹编走在前进的康庄大道上:在屯溪的带领下,歙县、祁门也纷纷开建竹编工艺厂;1959年11月~1962年7月,竹编艺人进京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编织大屏风4幅;1973年,面包篮产量高达300多万只,全部出口;上世纪80年代,国际市场变化,徽州竹编转向生产工艺竹编;1987年,工艺竹编出口86.68万件……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屯溪工艺厂因为无法出口、管理不善等原因破产,徽州竹编就此逐渐没落。它最后的一个辉煌,应该是1983年,屯溪动物造型竹编参加全国行业评比获得第三名,获百花奖。

困惑 明天

俞日华曾是屯溪竹编工艺厂的手艺人,厂子垮了,他只好转行。作为一个从14岁开始学习竹编,浸淫了几十年的老艺人,想要放下这门手艺实在有点难,退休后,他又拿起篾刀、竹片开始了编织。

如今徽州竹编艺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竹编工艺厂出来的艺人,如俞日华、曹德泉等;一类是民间竹编艺人,如叶青嵩等。虽然技艺各有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不年轻了。如今也绝少有年轻人肯从事这行。

俞日华捐给博物馆的三件作品中,有两个贡盘编织工艺相对复杂,它们的字体和图案居中,四角还要对称,多一根篾或少一根篾就对应不起来。“至少要十年功力,哪有年轻人肯花这么多时间学习。”不过,他还是希望能找到传人。“就这样断了,太可惜。”

在屯溪老街,稍加留意,就能看到竹编艺人,他们就在街边,身着老式中山装,手下或刮着篾片,或正专注编织。身旁,整齐地摆着做好的竹凳、簸箕、筲箕……或许粗糙,或许精致,但能看出几分徽州特色。

其实,徽州竹编的市场并不小。在黄山这个旅游城市,不管做旅游纪念品还是做收藏的工艺品,都可以稳定地发展下去。市场给了徽州竹编活下去的可能,这门技艺却在逐渐走向消亡,逐渐走向竹编最初的功能——生活实用品,或许这才是徽州竹编的未来?

猜你喜欢

屯溪竹编徽州
晚清民国屯溪河街兴衰史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徽州春雪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徽州绿荫
民国时期皖南屯溪镇茶业概况
屯溪老街石板路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