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家的癖性

2015-03-11周汝昌

中华手工 2015年2期
关键词:红烛电灯意味

周汝昌

民间的手工艺,泥垛的,纸糊的,其味无穷,可爱之至。

我这人有点儿怪,不喜欢“高档”的“精品”和工厂生产的那种“宫廷摆设”,有钱也不想买,莫说无钱了。那种东西做工虽精细,可是越细味道越薄,全无魅力。而民间的手工艺,泥垛的,纸糊的,其味无穷,可爱之至。旧时的年节庙会,棚摊路摆,人人买得起。可惜,这种宝物已很难见到了。

我特别喜爱红烛、纸灯这种“过年”的东西。不用往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街头,腊月底就有挑担子卖红灯的,秫秸细篾片圈成的八棱灯骨架,油得半透明的大红纸糊得挺挺的,在阳光下发出喜庆的光彩。买一个提着回家,夜里点上,那微微晃动的红光,真是人创仙境。

它和电灯的光亮、气氛、境界,是如此地不同。其理何在?愧己非科学家美学家,不能自问自解。

还有走马灯,民间巧手,用秫秸棍儿扎成一座楼阁,糊以白纸,中燃红蜡,火气上冲纸轮就能旋转起来——周围系着纸剪的“皮影”人,男女文武,影映纸上,宛如相逐而行。小时面对此景,真如天上人间,神往意迷!

但是不知为何,如今好像绝了迹。有一年元宵鼓楼举办灯会,我特意赶去。一见之下,原来尽是些小电灯泡的玩艺,用返光刺目的人造绸绢之类制成,一个转盘,坐立几个绢人,了无意蕴。电流通时,盘子转动,几个呆板的绢人就那么毫无意味地兜起圈子。索然兴尽,后悔为这个挤车奔波一大阵子。

在海外逛商店时,看见那琳琅满目的形形色色的蜡烛。他们吃晚饭,故意去电灯而点彩烛。圣诞节的烛光炫影,更不可或少。这不禁又使我十分困惑:西方是电的世界,可是蜡烛仍然魅力未减。在北京,我想买支红烛点点,领略一丝诗词中引人入画的“绛蜡”、“兰膏”、“蜜炬”的意味,却全无觅处。

猜你喜欢

红烛电灯意味
《霜天红烛》
电灯突然不亮了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电灯是谁发明的
小小电灯放光明
红烛情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最美红烛
SOCCKET玩球发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