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慢病复发时
2015-03-11小禾
小禾
春天由于气象要素的变化,常引起许多疾病的复发或增患新病,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冠心病:研究表明,每年3~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另一发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因此,冠心病人在度过严冬之后,切莫忽视春冷。
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湿、居住拥挤、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心病复发率极高的季节。因此,患者应特别注意自我保健,如加强体育锻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多食新鲜蔬菜,注意防寒、防风、保暖等。
关节炎:关节炎病人对气象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气温时高时低,关节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因此,患者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肾炎: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故此,时值“多事之春”,肾炎患者应加倍注意保健。
精神病:研究表明,春天是精神病的高发期,每年3~4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故在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即使是老年人也极易复发。因此,在春天应特别注意预防。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正规治疗,要有良好的护理,严格的管理,发现有情绪异常者,要及时就医。
花粉病:每年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时节,总有些人感到鼻、眼奇痒难忍,喷嚏连续不断,流涕、流泪不止。有的人还会出现头痛、胸闷、哮喘等症状,这是接触某种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外出时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
哮喘病:病人对气象要素的变化,抵抗力弱,极易引起复发或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因此,必须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
延伸阅读
小心春季误食“发物”
入春后,一些慢性病患者食用某种食物后会突然发病,这些食物就是人们俗称的“发物”。中医理论认为,春季误食以下几种“发物”,会令旧病复发,新病加重。
羊肉——对阴虚火旺者及热病、传染病患者来说,春季食用羊肉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时必须搭配一些冬瓜、丝瓜等凉性食物。
猪头肉——春季食用猪头肉有可能会诱发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痛等旧病,还会出现头晕、胸闷、肢体及面目浮肿等症状。
韭菜——体内阴虚有热或患疮疡、眼疾者,食用韭菜会加重病情,令人神昏目暗。
香椿——曾患过荨麻疹、丹毒、湿疹、中风、惊风等疾病的人,食用香椿容易使旧病复发。
竹笋——四肢发冷,泄泻、腹部冷痛、阳虚水肿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