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化保护
——以邳州纸塑狮子头为例

2015-03-11卢新睿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纸塑狮头邳州

陈 昕 卢新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化保护
——以邳州纸塑狮子头为例

陈 昕 卢新睿

产品化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保护途径,且因其符合非遗文化的自身特点和传承发展规律,受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重视,文章以邳州纸塑狮子头为例,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化保护方法及具体措施。

非遗 生产性保护 纸塑狮头

一、绪论

(一)非遗产品化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随着现代人们文化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遗的保护问题,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探索非遗的正确的保护方法和非遗在现代社会生存的方式,如:博物馆式保护、抢救性保护、口传心授式保护、生产性保护等等。 其中生产性保护因其符合非遗的自身特点和传承发展规律,受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重视。

2012年2月2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了《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①,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进行了明确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生产性保护是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产品,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能够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更加适用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

(二)非遗手工艺产品化保护的方法

1.在传统基础上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

传统手工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何将创新运用到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是当今非遗文化及传统手工艺保护的热点问题。因此,民间手工艺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从材料质感、造型款式颜色搭配、等各方面进行新产品开发,根据造型的改观和不同材料的特性、形状和色彩进行研发,针对现代消费者的时尚观念和审美趋势,开发创作出各种新产品。

2.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是指从手工艺与旅游的关系上考虑非遗手工艺的保护,其核心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纪念品、工艺品等,既可以作为旅游景区的特色标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除了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外,还可以将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结合传统文化的民俗表演展现给游客,增加旅游附加值的同时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播。

3.提炼传统手工艺品中的元素

手工艺品的产生是源于其生存的文化空间,并且反映了其本土的民俗特色,可以提取其艺术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重构,组成图形元素,并将这些图形元素附加在其他产品上,通过有特色的图形来点缀产品,增加产品特有的文化韵味。这种方式能够展现手工艺产品的地域特征并且引起消费者的民族文化共鸣。

4.对制造工艺、材料改变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

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机械化生产与传统手工艺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民间手工艺人的创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原材料,因此现代社会对传统手工艺产业造成了极大地挑战。 将手工艺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利用科学技术对制造工艺和材料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投入。

二、邳州纸塑狮子头概述

纸塑狮子头工艺源于邳州——江苏省北部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2007年被国务院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据相关史料记载,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邳州民间狮子舞的狮子头面具,是邳州传统舞蹈、邳州乡会等民俗活动的产物,在狮子舞中,狮子头是必不可少的舞狮面具,根据舞蹈的形式、内容、动作,狮子头又有大小各异的造型,是一个集塑形、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

(一)艺术特征与价值

邳州纸塑狮子头与南方的狮子头有所不同,南方的狮子头秀气细致,邳州的狮子头则多了一份北方特有的粗犷威武,用色如木版年画,描绘像京剧脸谱,别有风味。

民间艺术的创造来源于普通劳动者,其艺术特征与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是离不开的,邳州的纸塑狮子头整体形象与真正的狮头在形态、颜色上都相距甚远,造型夸张、抽象,整体造型上浑厚粗犷,五官凹凸有致,轮廓线方中带圆,狮头略呈梯形结构,不塑耳朵。 在色彩上,狮子头的主体色彩是由红、绿、黄组成,用颜色勾勒五官,狮面施彩绘,大红大绿大黄,均为原色,鲜艳夺目,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乍看狮面,造型夸张,狰狞可怕,细细观赏,眼睛灵活生动,有种憨态可掬的可爱,当地群众把它看作吉祥、避邪之物,从而成为点缀家庭的装饰品,也具有民俗价值。它与传统的民间舞狮有着密切关系,具有苏北特色,从狮头的发展能够反映出民间狮舞和民间面具艺术的发展轨迹,因此,它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

(二)发展现状

邳州的纸塑狮子头的制造技艺为世代家传,虽然繁荣时期曾有多个家族从事这项技艺的制作,但许多家族已放弃此项技艺。石荣圣是邳州纸塑狮子头现在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今唯一仍然持有纸塑狮子头手工制作技艺的民间艺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富足, 文化遗产得到越老越多的关注,政府、文化部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逐渐重视狮子头的宝贵价值,引导其参加各种展览,建立档案,开展舞狮活动等等,对其进行保护,扩大知名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国内外不少的奖项。 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现在舞狮、乡会等民俗活动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了,所以狮子头制作没有销路,仅仅成为一种符号、象征。

三、产品化保护方式探讨

(一)原工艺基础下的发展方式

传统手工艺的产生是在传统的生产条件下通过手工劳动生产完成的,这是区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传统工艺经过艺人们独特的工艺技法,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艺术效果,所以保护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和传统的制作方式是最重要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1.大小尺寸的改变

现今,民间春会舞狮子受现代传媒和现代娱乐形式的冲击已经很少见了,之前纸塑狮头的用途较为单一,为舞狮的狮头面具,因此体积比较庞大,多为60cm 以上,现在这种大尺寸的狮头大多用作展览或展演,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手工艺人也对其大小尺寸进行了改变,小的似巴掌,大至半人高,这种尺寸上的多样化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如一件美妙的工艺品,更加适合展示、把玩、装饰。

2.外观造型进一步优化

邳州纸塑狮头是真正狮头的夸张和抽象化,其是舞狮的面具且有辟邪之寓意,因此外观粗犷浑厚,色彩鲜艳夺目,乍看有威慑之感,相貌狰狞。 而在现代,人们对于舞狮文化的理解越来越少,思想也更加开放,相信辟邪说法的人也越来越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随之发生变化,为适应当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需要对传统纸塑狮头的造型进行改变,造型上将凹凸立体的五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使之具有亲和力;色彩上减弱各大色块的对比度,尝试不同色彩的应用,更具装饰效果。

(二)新工艺下的发展方式

对于传统技艺类非遗来说,其保护和传承必须与生产相结合,不与生产相结合的传统手工艺是空泛的,而现在,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大大减少,纸塑狮子头的辟邪、舞狮等用途已经不被人们所需要,应改变其单一的用途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发与再设计以适应工业时代及消费者需求。

1.制造工艺与材料上的变化

邳州纸塑狮头的制作方式繁琐复杂,历经几天才能完成一个狮头的制作,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产品的价值。 要让手工艺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需求量,就要减少其制作成本。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让手工艺产品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当今科技条件下,制造工艺的改进是较为容易实现的,主要方式为借助信息技术,以合理的加工设备完成手工艺品的制作。然而,制作工艺的改变必然导致材料上改变。 因此,材料上可以突破纸塑,采用原木、金属、塑料等,结合机器雕刻、冲压、喷漆等工艺,完成狮头的制作。

2.进行新产品开发

(1)与旅游文化相结合

邳州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徐州市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优良的旅游资源,为邳州纸塑狮子头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载体和坚实的基础。 因此,可对纸塑狮头进行旅游产品化模式开发,其一,在主要景点设立邳州当地传统民间舞蹈——舞狮,这种依靠景区展示民俗文化的形式不仅仅能够对传统文化起到推广作用,也能通过这种表现方式带动手工艺的发展。 其二,将纸塑狮头的制作开发成可供游客观赏、体验、购买的旅游项目。 其三,将邳州纸塑狮头的图案通过印制、刺绣等方式与包、帽子、衣服相结合。

(2)平面化

除了立体的狮头实物,还可以对传统手工狮头的元素进行提炼,将其造型和面部图形等形态特征平面化,作为装饰重新组合印在具有纪念意义和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上。例如结合邳州或徐州的特产,将平面化元素印制在产品包装上,或者印制在手提袋、纪念品、服饰等物品上,既有艺术韵味又充满地方特色。

四、总结和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对于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其“活态性”传承方式是其他保护方式不可比拟的,生产性保护将非遗文化转化为产品,让其在发展中得到保存并可以走向市场获取一定的商业价值。但是,单纯从生产的角度来发展技艺类非遗也是不完整的,也应当保护手工艺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注释:

①文非遗发〔2012〕4号.

[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韩超,张犇.走向“新生态”——邳州纸塑狮子头研究及保护刍议[J].民族艺术研究,2011(3).

[3]王南杰.邳州纸塑狮子头的传承与发展艺术教育[J].2012(2).

[4]胡惠林,王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J].艺术百家,2013(4).

[5]张兆林,孙元国.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J].学理论,2012(19).

[6]张霞儿.论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产业化思路——以浙江省民间虎头鞋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2(6).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纸塑狮头邳州
基于水蒸气蒸馏法的狮头柑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超声辅助溶剂萃取狮头柑精油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邳州消防出实招 打通“生命通道”
最美的风景
——江苏邳州老年大学校歌
基于立体纸塑的产品包装设计
非遗进校园
邳州走出一条特色养老服务之路
忆江南·家乡美
相容剂对PE-HD/回收纸塑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新型纸塑包装砂轮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