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企业公司内部治理困境与突破
2015-03-11宁科杰
宁科杰
民营中小企业公司内部治理困境与突破
宁科杰
束缚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公司的内部治理困境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也是长期以来理论界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还是难以在运作实践中实现实质性的突破,本文通过对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评估企业经营风险,逐步向下授权;形成合理的监督方案,明确相关职责;加强执行力建设,实施严格考评制度;改变资本运作思路,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等应对的策略。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治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于2011年6月共同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从销售额指标来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年销售额在1.5亿元以下的都属于中小企业范畴。根据最近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每年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基本上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6成左右。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到2013年年底,我国小微企业共计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若是把4436.29万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计算在内,仅小微企业所占企业总数比重就达到了94.15%。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关注和研究民营中小企业的相关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营中小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体现自身优势的并不多见,大多成长速度缓慢,生命周期较短,不能在市场中发展壮大。束缚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公司的内部治理困境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也是长期以来理论界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还是难以在运作实践中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如何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让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内部治理的不断提升需要我们深刻认识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相关问题。
一、民营中小企业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经理人引进中相关问题制约了公司发展的人才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从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到逐步扩张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组织架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各个职能部门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在对企业抽样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主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职业经理人难招聘,难留住。(1)企业主通过艰辛的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后对外来管理人员显得特别谨慎,他们担心外聘经理的不忠诚会给公司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2)即使在部分岗位招聘了职业经理人,企业主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防备心理很重,这会让职业经理人工作中受到不合理的牵制;(3)企业员工相比于大型企业员工不多,但是原有的人力资源结构比较复杂,这些人大多是企业主的亲朋好友,在创业的初期他们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很多的好处,比如对于企业主的忠诚,在工作中不会轻易离职等,但是当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之后在公司相关运作中对这些老员工提出新的要求和考核时,他们很多人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状况,进而就会抵触或者排斥外来经理。
(二)制度建设本身不规范,缺少现代管理思想的融合。民营中小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指导思想大多具有各个方面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对经营管理统筹兼顾。(1)以现有业务运作为出发点设计制度,一切围绕着维持经营现状做文章,很少有贴合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度出台;(2)制度的设计大多以企业主的意识为出发点,企业主在企业经营中对企业的每个环节都几乎事必躬亲;(3)由于制度的设计过多的凭经验行事,导致企业的人、财、物各个方面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频繁出现,有的是过度消耗有的是浪费资源。
(三)经营监督措施粗糙,不能正常发挥监督的作用。由于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固有的特点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员工的监督随意性很大。(1)公司上下级在形式上是明确的,但是往往在业务运作过程中会出现错乱现象,比如由于某下级是企业主的嫡系亲属而受到企业主的重视,因此,工作中有时出现上级不能对之监督管理甚至该亲属直接干涉上级工作的现象;(2)没有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力不从心,甚至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3)外来职业经理人在工作过程中若是没有处理好与部分员工的关系,或者对员工工作要求过于严格反而会招致全员监督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监督很多时候是通过小道消息、谣言等形式出现,这对公司经营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影响。
(四)执行力在各个环节表现不一,影响经营效率。民营中小企业基本是按企业主的思想开展工作,员工都有一种为马首是瞻的心理,也就是除了企业主谁说的话都不一定有威信,这导致企业执行力出现各个经营环节的脱节频现。(1)企业主授权意识不够害怕对企业失去往日的控制力反而导致一些部门运作出现问题;(2)部门负责人或者职业经理人担心因为执行制度的严格而得罪企业主的一些亲信而使工作难以开展;(3)多数员工以公司的元老自居,他们认为即使自己做错了企业主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屡禁不止;(4)企业主对一些亲信的无原则包容使得过往的一些坏习惯难以纠正,当公司业务处在逐步扩大阶段时,这种包容使得执行力问题表现更加突出。
(五)产权意识薄弱,规模化运作乏力。民营中小企业从初创到形成一定的规模无不凝聚着企业主及其跟随者的大量心血,当公司面临着市场、人力、品牌等各方面瓶颈的时候,企业主基本习惯于过去的运作套路而踯躅不前。(1)企业主及其管理层缺少规模化运作的知识储备,不懂得利用社会资本的基本要领;(2)企业主认为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由来已久的,股份制甚至是公司上市会让自己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力进而排斥一些合理的社会融资;(3)企业自身各个方面的不规范运作是的社会资本不敢进入,比如通过实地调研,很多民营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混乱,有的甚至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做假账应付税务和银行的现象很多;(4)企业自身的资本储备很难支撑企业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因此,经常出现我们所见的企业做不大现象。
张维迎(1996)认为公司治理就是控制权以及剩余索取权在公司中的一种制度设计,这种设计还涉及到该企业的文化等因素;费方域(1996)认为公司治理就是一种合同或者制度上的设计,它以代理成本的高低为依据对内部控制人实施相应的管理;吴敬琏(1994)认为公司治理就是在股东、董事会以及职业经理人之间形成一种制衡关系;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李亚近些年来针对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治里作出了相关研究,他在客观分析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上市公司治理的成熟经验后从股权结构、激励制度、监督机制、治理文化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成果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如何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经营运作与上市公司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种动态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特别是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给民营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近几年来大量的企业出现用工荒、倒闭潮就是证明。如何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子,促使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内部治理的突破,强化自身的经营能力,实现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内外部环境追本溯源不断地进行调整。
二、民营中小企业公司内部治理的措施
(一)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民营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必须从用人制度上做出调整,在大胆引入外来经理的同时也要做到心细。(1)给与职业经理人更好的发展空间,改变付钱买劳动力的落后观念,因为职业经理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有着特别的专长,他们需要一个平台获得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职务的晋升、股权的回报、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是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2)企业应该对于独有的技术、重要的客户资源等应该事先明确防范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告知经理人员,不要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让他们产生自己是外人被防范的感受,这个方面也可以参考一些国际化的公司管理思路;(3)做好老员工的沟通工作,让全员明白公司发展的战略和目前的处境,理解引入职业经理人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壮大。
(二)评估企业经营风险,逐步向下授权。任何一家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会存在风险,民营中小企业应该正确的面对问题事先评估好自身的风险,预料到授权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学者格兰丘那斯认为一个人最有效的管理幅度是4-5人,这从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考虑管理的有效性,民营中小企业过去由企业主管一切的方式是不合理的;(2)企业应该认真评估好本公司的业务复杂程度、员工的沟通情况、员工的能力等因素,衡量好授权的程度;(3)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的设计以业务发展的目标为依据具有前瞻性,在企业发展的各个期间不断地调适。
(三)形成合理的监督方案,明确相关职责。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授权后予以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监督能够防止权力的失控给公司经营带来的风险。民营中小企业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像上市公司监事会一样的监督管理水平,这与自身的经营规模,人员构成等有关;但是,越是像这样的状态越需要相关监督措施的实施。(1)从生产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市场部门等关键机构抽调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对于公司重要决策、绩效考核等进行监督;(2)形成切合本公司的监督管理制度,定期向企业主或者股东会议汇报情况;(3)赋予监督小组一定的权力,建立监督小组的激励措施,防止公司各个层级越权干扰管理人员工作的情况出现。
(四)加强执行力建设,实施严格考评制度。一个公司执行力好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企业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涉及到任务的分解,各级各个部门对于任务的认可程度。(1)民营中小企业企业主应该首先做好相关人员的沟通工作,不可无原则的包容员工;(2)给与职业经理人相应奖惩的权力,做职业经理人的支持者;(3)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逐渐地把以情治理转移到以法治理的层面上来;(4)建立老员工的福利保障机制,对于那些切实不适应公司长远发展的人应该给与辞退,同时按过往的贡献大小给与一定物质补偿,让那些对公司做出贡献的人得到不同形式的认可。
(五)改变资本运作思路,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民营中小企业由于从起步到初成规模都是家族色彩浓厚的独资经营或者家族少数人持股的经营方式,要适应企业规模化扩张合理运用社会资本就必须对自身做出相应的变革。(1)采取股权适度多元化的策略,引入新的投资人共同发展企业;(2)建立学习制度,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培训班或者实地考察优秀企业的方式认识社会资本的种类与吸收后的风险后再妥善合作;(3)健全自身的财务制度,严格进行财务核算,防止偷税漏税拖欠信用贷款等不良行为的产生;(4)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多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一个社会公众公司。
研究成果: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课题号14C1020)阶段性成果。
[1]国家工商总局课题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N],中国工商报,2014,3,29.
[2]吴颂华.中小企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6):71-73.
[3]吴淑琨,李有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5):65-69.
[4]张瑾,盛言.企业文化变革的障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8):30-32.
[5]党印,鲁桐.《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两个基本模型[J].财经科学,2014年,(7):72-80.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