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见”东京——记何多苓师生暨特邀艺术家林茂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

2015-03-11侯萍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4期
关键词:诗意艺术家

侯萍

“花见”东京
——记何多苓师生暨特邀艺术家林茂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

侯萍

2015年4月9日,“花见——何多苓师生暨特邀艺术家林茂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东京都千代田区3331 Art Chiyoda举行,展览展出了中国著名油画家何多苓先生与他的五位得意门生石连业、石高青、朱可染、吴江涛、曾朴,以及特邀著名川籍油画家林茂先生的代表性作品共计44幅。艺术无国界,艺术家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与日本民众以及绘画爱好者进行最亲近、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开幕式由NPO法人国际文化交流机构、一般社团法人日中交流协会理事长、会长黄实先生主持。日方文艺界友人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出席了开幕式,饶有兴致地观赏了每幅作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接受日本CCTV大富频道采访时说:“室外赏花,室内赏画,小酌几杯的雅兴油然而生。希望更多的日本人能看到‘花见’展出的画作,增进日中两国民间艺术与文化的交流。通过此次展览,也感受到了日中两国美好的期望和友好的未来。”开幕式结束后,林茂先生应邀为鸠山由纪夫现场画像一幅,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一行的友好访问礼物相赠。

《杂花写生》 何多苓

在当代中国画坛,何多苓先生是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他的作品曾获第6届全国美展银奖、铜奖,第7届全国美展铜奖,第22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大奖赛摩纳哥政府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以及福冈美术馆等海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纵观何多苓的绘画,诗意是他独特的格调,也是他与同时代艺术家最大的不同之处。上个世纪80年代初,艺术家们以社会集体情怀来反思中国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用残酷场面或者悲情人物取代以往假大空的典型环境和英雄人物之时,何多苓却沉浸在敏感的内心世界,以诗意的情绪,描绘个人情感中的、野田乡土里的苦涩青春。他说:“我的作品表现的是个体而非群体的人。”于是,一个孤单单的女孩出世了,这就是那幅震惊当时画坛的《春风已经渐渐苏醒》。从《春风已经渐渐苏醒》到现在的《杂花》系列,他从未停止在艺术语言和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就艺术创作来说,每一个艺术家都渴望保持自己的本性和真诚之心。但是,在现代艺术的大潮中,艺术家很容易跟着某种艺术潮流或者风格样式走,最终离那个独立和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唯有那些内心强大者,才能在潮流之外上下求索。何多苓先生常说一句话:“潮流让人兴奋,但艺术永远是孤独的。”相信这句话是他多年绘画经历的总结。

面对纷繁冗杂的艺术界,他以冷静并自觉审慎的态度去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复杂语境,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表达内心世界,对学生的要求即是:“你们随便画,最好不要像我。”师出同门又各自造化,他们由此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对于这五位参展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何多苓如下评述:

《天府三岔湖系列·渔归图》 林茂

石连业的作品着重对多重空间的探索,他把多个意像并置,造成一种复杂的画面。其中的形象似乎来自日常生活,但非常规的处理又消解了日常的气氛。

石高青画动物已经画了很多年了。从古到今,画动物的人很多,可以说这也是一个传统题材了。据我看,画动物有两种视点。一种是从人的视角,另一种是从一个虚拟的视角,即非人视角。我觉得石高青属于后者。非人视角——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有这样一种视角,其中包含角度、尺度、态度。我觉得我画肖像就经常有如此视角,同时指出,石高青的动物画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花鸟虫鱼,也不同于西方传统中的野兽。她画的是动物的肖像。我们在看她笔下的动物时,它们也在看我们,一种相互审视。人通常认为自己比较居高临下,而我们在看石高青的动物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已经不是以自己的眼光,而是用另一种虚拟的眼光。这种眼光似乎可以看到动物的内心,同时从它们的眼光反馈回来,我们又看到了自己的内心。这就是石高青的画提供的第三种视觉,非人非兽,亦人亦兽,兽面人心,人面兽心——石高青的画使上述词语失去了通常的褒贬的含义。

朱可染是个心静的人。唯其静,才能安坐案前,守着一纸一笔,于方寸之间,毫厘之中,画出大千世界之微观一端;唯其静,才能深夜独处灯下,画出这恬静的面孔,眼睛如入无人之境,望穿不可知之处。我理解她的追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画至不可画方休。

吴江涛致力于把内心的纠结与形象的优雅结合到同一画面中,有时这几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她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代价,也提升了自己,终于完成了成功的整合:在成品花布(有些是她自己设计的)为基础构成的画面上,苍白的脸从色彩斑斓的背景中呈现出来,时而邪恶,时而凄婉,犹如夜中之夜,花中之花。这些画面融合了巴罗克与宋元绘画的某些特点,创造出一种属于个人的独特风格。

曾朴,是一个为画画而生的人。在这方面,他心思极细,手极巧。细节,是曾朴作品的生命。上帝就在细节中,他深合此道。现在每个精于技艺的画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曾朴这样的巧匠自不例外……看曾朴的画,必须由远及近,最后几乎要深入到分子级别的焦距,才能略尽其妙。

林茂先生所描绘的是他的家乡——四川的风景。他觉得故乡是自己的根,无论走到哪里,始终惦念着故土,那个他度过整个童年的地方。

“当我想起或置身于自然之中,又特别是曾养育我的故土四川的山川之中,我的感觉很特殊,我的心灵经常莫名其妙狂乱地激动和战栗起来。我珍惜我自身本能感觉到的一切美……”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懂得深深地理解和同情乡亲,我为他们一生坎坷和不幸的命运而痛苦,更为那些永远留在记忆中的极度哀伤、不堪回首的历历往事而感到忧虑。所以在我的大多数风景中,阳光总是从灰蒙蒙的云气中艰难的穿透出来,画面充满了诗意的同时又蕴含着忧郁的气氛。我画中从来空无一人,我刻意隐去了一张张乡亲们劳作之后辛酸满足的面容……”

由于林茂小时候生活在乡村,他对乡村的生活和环境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注,总是带有一种天然的人文关怀,在他近几年的风景画创作中有意剔除现代化的表象符号,在一种诗意的意境中回归天真的自然,诗意的天真恰恰是他选取的与自然的对话方式。他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城市与乡村在精神范畴的关系。尤其在他写生类的作品中,始终保持着亲近自然并反思都市的特质。以现实生活素材为依据,这些素材都是他生命中十分熟悉并历历在目的,他在画面中追求流动的空气感和变换的时间感,在静穆的画面中蕴含着运动的节奏,风景画成为承载他自我情感和观念的载体,成为一种心境和理想的折射。风景油画对于一位中国艺术家而言,应该说不可回避需要面对西画的传统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这样一对美学命题。林茂就很擅长贯通传统和诗意情调,在他的画面中现实的自然转换为精神的自然,他能够自觉的保持对中国山水画写意性和书写性的体验与尝试。

“如果我们能够驻足下来听一听脚下这块疏松土地所发出的意愿,我们就会理解自然与美是何等紧密地融为一体……”

“自然的伟大和美,在我们身边周而复始地呈现。神圣的、令人赞美的而又意味深长的景象比比皆是,无所不在。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美却视而不见。我多么有意愿用自己的灵魂去捕捉并给人们传达出一种这样的真实……”

“在现代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内心的‘清凉’是多么奢侈。我对‘纯自然’风景的描绘,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当代人在得失取舍之际,如何才能保持住自己心灵中的一方‘净土’。我宁静而淡然地悟感到了这一切潜在的意义……”

无论是何多苓的杂花,还是林茂画面中的风景,以及画面中不同的人物、动物形象,都已经抽离了复杂的社会属性,以一种更加纯粹的镜像关系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他们组成了一种“观看”方式,以静观的视角审视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有意识的思考中国文化和趣味的渗入,并因此而形成自我观照的方式,形成一种对艺术的信仰。在画面选取的形式和角度各不相同,从各自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提取了一种观照自我与“自然”观照的方式。正如黑格尔所提出“关系性自我意识”,黑格尔认为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是在另一个对象化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可自己的。在他们的画面中选取不同的生命体验,自觉地把某种文学性的感受抽象为非叙事性的“诗意”,从直接描绘自然而超越自然。

在何多苓与学生之间,与川籍油画家林茂之间有一种源自四川美院的传统,他们通过作品形成立体和鲜活的联系,他们在通过作品传达一种精神价值,以观照中国文化内在的、朴实的和自足的价值思考来重新挖掘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文思考。“花见——何多苓师生暨特邀艺术家林茂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是何多苓师生与林茂先生在艺术之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是一次艺术作品和精神价值的呈现,是冲破民族界限,对中日友好交流的共同期许。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纵 横 谈

猜你喜欢

诗意艺术家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诗意的麦子(外二首)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