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试验初报
2015-03-11郑莉
郑 莉
(古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古田 352200)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烂脚瘟、眉目斑,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古田县为闽东山区县,以一季中稻为主,水稻纹枯病为常发性病害,常年大面积发生。水稻受害后在稻叶、叶鞘和稻穗上形成许多不规则形病斑,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水分、养分输送,造成瘪谷、死孕穗、白穗等多种症状,严重时水稻可大面积倒伏,影响水稻产量,给水稻生产上造成了极大损失,筛选安全、高效的新型防治药剂成为目前古田县农技推广部门的迫切需要。为探明己唑醇在田间的实际防病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于2013年在古田县城东街道永洋村进行己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对象为水稻纹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闽丰优3301。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古田县城东街道永洋村(海拔340 m)的水稻纹枯病常发病田,为一季中稻区冬闲田,土质为砂壤土,土壤地力均匀、肥力中等。试验中稻组合闽丰优3301,于4月30日播种,5月31日插秧,试验期间所有小区栽培条件一致,采用相同的肥水管理水平,每667 m2基施碳酸氢铵35 kg,过磷酸钙30 kg,氯化钾8 kg;6月10日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追施复混肥 (氮13%,磷5%,钾7%)32 kg,尿素3 kg,氯化钾7 kg。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农药进行其他病虫害防治。生育期为水稻分蘖期。
试验药剂为30%己唑醇悬浮剂 (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30%己唑醇悬浮剂 (绍兴天诺有限公司),市售。
1.2 处理设计
以667 m2为施药单位,试验共设5个处理:己唑醇 (济南中科)13.3,15.0,16.7 g,分别用编号 A,B,C表示;己唑醇 (绍兴天诺)15 g,编号为D;清水对照 (CK),编号为E。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小区面积20 m2,小区间筑埂隔开。
先用少量清水充分稀释药剂后,加足相应稀释倍数的清水量后,进行喷雾处理施药。第1次于7月9日水稻分蘖盛期施药,第2次于7月16日用药。全株均匀喷雾施药,共施药2次,用药量900 L·hm-2。在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农药进行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试验期间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条件。7月9日第1次施药时晴天,平均气温28.7℃;7月16日第2次施药时晴天,平均气温29.2℃。施药后22 d(含施药当天)气象条件为:日平均气温28.0℃,试验期间总雨日8 d,总降水量66.3 mm。8 d降雨日:7月12日、14日、15日、20日、21日、23日、25日、26日,降水量分别为 4.3,21.2,23.6,2.6,3.1,8.5,1.7,1.3 mm。
第2次施药后15 d(7月31日)病情稳定时调查防治效果。调查时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相连5丛,即每小区查25丛,调查总株数和每株病级数。
病情分级标准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以顶叶为第1片叶);3级,第3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采用Excel统计病情指数,采用DP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记录调查总株数和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与对照比较计算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药效
表1表明,第2次药后15 d,己唑醇 (济南中科)60.0,67.5,75.0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2.29%,76.98%和80.47%,在1%和5%水平上,各处理防效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对照药剂己唑醇 (绍兴天诺)67.5 g·hm-2第2次药后15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78.82%,在1%水平上与己唑醇 (济南中科)75 g·hm-2的防效之间均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各处理在1%和5%水平上的防效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表1 各处理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2.2 安全性
据田间观察所有施药处理均对水稻生长无不良的影响,未见对稻田天敌昆虫等有益生物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药后较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3个供试水平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其中75 g·hm-2明显差于其他处理的防效。己唑醇对作物生长无不良的影响,未见对稻田天敌昆虫等有益生物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药后较安全,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生产上建议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60~75 g·hm-2防治水稻纹枯病,应注意根据水稻纹枯病发生轻重程度决定施用量,于水稻分蘖盛期施药,间隔7 d喷施1次,共用药2~3次。
[1] 邹雪玉.4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试验初报 [J].福建农业科技,2013(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