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5-03-11韩俊玲
韩俊玲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韩俊玲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0例。实验组使用靶向基因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35例, 有效2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 无效40例, 总有效率为33.3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基因治疗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 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 导致贫血, 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引起相应病变。多数患者在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为常见。发热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为常见的表现等。病后出现出血症状, 说明病情非常严重;这也是白血病危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白血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 就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甚至引发高尿酸血症, 白血病引起肠功能衰竭也会造成危害, 这种危害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进行相关的治疗。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高水平, 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 使患者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身体不适等症状,增加患者的康复几率。并且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从饮食﹑活动﹑治疗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 使其尽快康复[1]。本院就2012~2013年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治疗, 旨在找出进一步治疗该病的方法和护理的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3年来本院治疗的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0例。实验组男30例, 女30例, 年龄40~68岁, 平均年龄(48.42±6.32)岁, 病程2~5周。对照组男30例, 女30例, 年龄33~65岁, 平均年龄(48.21±6.25)岁, 病程2~5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的时间﹑身体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 而实验组实施靶向基因治疗, 靶向基因疗法是针对病毒易复发, 复制快, 准确识别体内的病毒或者病菌细菌, 对于潜伏在身体内的血液或者不同神经节的病毒或病菌完全对其杀灭。进行免疫抗病毒治疗,它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抑制和杀灭癌细胞。改变人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 是将人的正常序列情况的基因或者有治疗作用的相应基因通过这种方法导入人体的靶细胞, 在分子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已经明确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 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会波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使得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 所以分子靶向基因免疫治疗又被称生物导弹。诱导肿瘤或致病的细胞向正常的细胞分化, 杀死患者的肿瘤致病细胞, 抑制身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癌基因信号使肿瘤生长停滞患者带瘤生存, 干预肿瘤间质和抑制肿瘤细胞双管齐下, 提高抗瘤效应[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病情被控制症状缓解, 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身体指标转好免疫细胞增加免疫力增强; 有效:病情基本被控制症状缓解, 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身体指标转好免疫细胞增加免疫力增强; 无效: 病情未被控制症状未缓解, 生命体征不稳定, 身体指标未见转好免疫细胞不变或降低免疫力降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之后, 病情都有所好转并且心情愉悦, 实验组显效35例, 有效2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8例, 有效12例, 无效40例,总有效率为33.3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比较(n,%)
3 讨论
大多数恶性肿瘤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来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 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来治愈肿瘤疾病, 肿瘤还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等情况, 那是因为肿瘤具有无限增殖生长﹑侵袭转移, 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干细胞等功能, 一直维持着肿瘤细胞群的生命力。宿主身体中的免疫系统, 能识别清楚并且能清除从体外环境而侵袭入体的病原体和所产生的毒素等。基因靶向的治疗是阻断这种肿瘤它们自己的生长刺激因子, 让肿瘤不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 来抑制它的发展生长。并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 直接针对疾病的根源——异常的基因本身而发挥治疗作用,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用生物技术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以杀伤肿瘤, 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残存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兴肿瘤治疗手段。提高对癌细胞的整体识别能力, 有效防止转移复发[3]。通过对120例患者的治疗中体会到, 通过患者的靶向基因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过程中, 靶向基因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通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
[1]王娜,赵勇. LMO2与T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5, 27(3):253-256.
[2]吴琪, 霍兴华. 以 HIF-1α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的研究现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7):1119-1121.
[3]陈刚, 刘海峰.磁性纳米材料体内靶向基因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 20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36
2015-08-18]
117000 本溪钢铁总医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