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

2015-03-11张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生化葡萄糖

张芸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

张芸

目的研究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以及价值。方法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通过了生化检验, 选取同期无糖尿病的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 对其进行相应的生化指标检验, 比较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组进行生化检验之后, 其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浆葡萄糖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化检验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使糖尿病的诊断效率﹑准确性大大提升, 可以大量推广及应用在临床中。

生化检验;糖尿病;诊断;应用价值

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慢性疾病主要就是糖尿病,该疾病的成因较为复杂, 主要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作用发生障碍或者其分泌出现缺陷, 引发患者高血糖的一种代谢性紊乱疾病。伴随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 近些年糖尿病发病率在持续增加。如今, 糖尿病早已成为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 临床中应该重视对糖尿病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进而才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预防[1]。临床中应该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检验, 这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无糖尿病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对其进行相应的生化指标检验。对照组研究对象中, 男24例, 女16例;年龄62~78岁, 平均年龄(69.2±8.75)岁;研究组患者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61~76岁, 平均年龄(68.5±9.01)岁;平均病程(5.03±4.02)年;15例属于1型糖尿病, 20例是2型糖尿病, 5例是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 其检验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①进行空腹血浆葡萄糖,主要就是对其空腹血糖进行详细的检测:医护工作人员应该告知研究对象在检查之前的8~9 h内除了可以饮水之外, 不可以进食;且应该在次日的凌晨6:00左右对其血液进行抽样检测, 检查过程中采集研究对象2~4 ml静脉血液进行操作;利用氧化酶检测方法来实施检验, 完成具体的检验操作之后, 即可根据检验的结果对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浆葡萄糖进行分析[2]。②对研究对象的血清甘油三酯进行检验:告知检查之前的1~2 d应避免进行比较激烈的运动及喝酒, 可以进行正常饮食, 保证睡眠。检查之前10~12 h内禁止进食, 且抽血前还应该静止10~15 min。采用双向针在持针器帮助下将其一端刺入到静脉中, 然后再把另一端的针头插到真空的试管内, 因为受到负压作用的影响, 血液就会流到试管中。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详细的测定,然后分析测定结果[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经过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后,血液中的血清甘油三酯﹑血浆葡萄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情况比较(±s, mmol/L)

表1 两组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情况比较(±s, mmol/L)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血清甘油三酯 血浆葡萄糖研究组 40 7.2±2.1 5.5±6.8对照组 40 3.1±2.4 3.9±5.8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糖尿病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该疾病的成因较为复杂, 主要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作用发生障碍或者其分泌出现缺陷, 引发患者高血糖的一种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存在消瘦﹑多尿﹑烦躁﹑多饮等情况, 若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 易导致尿酮酸中毒的情况。因此, 临床中应该重视对糖尿病的检验﹑诊治, 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 其检验的内容包括血浆葡萄糖检验﹑血清甘油三酯检测[4]。

在对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检验过程中, 医护人员经过检测患者的空腹葡萄糖含量, 判断患者有没有存在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高血糖症指的是患者静脉血浆葡萄糖的浓度>7.0 mmol/L, 如果患者患有高血糖症, 其体内水分会逐渐降低, 且血渗透压不断的上升, 进而致使患者中枢受到一定的影响, 出现口渴﹑多饮的现象。因为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比较少, 不能有效吸收葡萄糖, 致使蛋白质消耗不断增大,所以患者会出现消瘦及乏力的症状[5]。另外, 患者静脉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2.8 mmol/L时, 其会发生低血糖症。患者会出现多汗﹑虚弱﹑比较容易饥饿﹑心悸﹑意识比较模糊﹑注意力相对较为分散的症状, 情况严重的会致使昏迷甚至死亡。对患者空腹血浆葡萄糖进行测定可以及时监测其血糖情况, 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实施治疗, 这样可以防止患者死亡[6]。同时, 对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进行测定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因为血清甘油三酯存在于乳糜微粒与低密度脂蛋白当中, 如果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比正常范围高则说明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7,8]。因此, 临床中应该对患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 才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经过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后,患者血液中的血清甘油三酯﹑血浆葡萄糖与正常范围相比均较高,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余树增[9]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 将生化检验应用于糖尿病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可以使糖尿病疾病的诊断效率﹑准确性大大提升, 还可以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进而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因此可以大量推广及应用在临床中。

[1]卢玖世.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分析.北方药学, 2012, 9(9):30-31.

[2]王勇,李玉臣.糖尿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研究.社区医学杂志, 2011, 18(6):321.

[3]于艳红,孟跟东.尿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0, 12(3):109-110.

[4]苏畅.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亚太传统医药, 2011, 14(1):453-454.

[5]刘开平,沈国清,周晓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6(11):524.

[6]黄莲芬.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进展.健康必读, 2013, 12(6):117.

[7]孙逊.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9):1209-1210.

[8]白清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52):127-128.

[9]余树增.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18):122-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22

2015-07-31]

214200 宜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生化葡萄糖
高甘油三酯血症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的机制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胰腺占位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