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写字教学研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015-03-11孙庆博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笔画写字书写

孙庆博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电子产品风靡全球时代的到来,人们汉字的书写能力正在悄然衰退。键盘、触摸屏正在取代“执笔书写”,为此教育部也曾多次颁布对写字教学的指导意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尽管如此,写字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教学中,重技能训练,轻文化传承;重知识传授,轻人文关怀;重机械训练,轻思维能力的开掘和创造力的培养等现象还普遍存在。一句话,深化对写字教学的研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一、凸显字理,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的汉字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虽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仍然能一脉相承,不仅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而且与时俱进,历久弥新。至今,仍为十几亿人所使用。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书写演变也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由于时间的久远和汉字的不断演变,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的简化,使得有些汉字已经迷失它发展的源头,也逐渐丧失它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的教育、熏陶和传承十分必要。

《小鹰学飞》(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中,“鼓”字是本课最难写的一个字。教学时,我先问学生:你们见过鼓吗?接着我出示了鼓的图片。接着又问:你们知道最初的“鼓”字是怎么写的吗?随后我出示了象形字“壴”,引导学生与鼓这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点。从“士”中我们知道最初的鼓是用双手击打的。后来“鼓”的击打方式发生了变化,“鼓”的字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创造出了现在的“鼓”字,“支”就是“手持器物”的意思。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记住了“鼓”的字形,也了解了“鼓”的意思和字形的演变,更让学生看到古人生活的场景,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

每一个汉字的演变往往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记录着先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沉淀着他们的思考和智慧。故史学家陈寅恪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是其他文字所不能及的。难怪有人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

二、认真观察,感受审美情趣

有人把汉字比作“美妙的绘画”“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认真观察,静心习书,不仅能发现笔画线条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行笔疾徐,章法的连贯,还能感受到汉字的奇妙,发现汉字的美丽。

1.惟妙惟肖,感受形态美

汉字有许多是象形字。这些字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些字的外形特点和一些事物十分相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就能从里面感受到许多情趣。例如学生在写“鸟”的时候,经常把“鸟”头写大,身子写小。我在指导的时候,就让学生仔细观察,“头大身小”的鸟美吗?仔细品味之后,学生再写,就规范、美观了。

2.把握特点,彰显结构美

汉字的结构不同,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也不一样。例如“小、中、土、查”等这些结构字,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对称美、平衡美和呼应美。

3.总结规律,感悟意蕴美

对于“比、林”之类的字,在书写时要做到左收右放,笔画间相互谦让;对于“臣、腐”这些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有些笔画要做到半藏半露,这既是一种包容,又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写“毕、妥”这些字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出“横”在中间要变长的规律,托住上面,盖住下面,这是一种责任感的表现。汉字的意境、意蕴、意趣,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做人道理的过程中去慢慢地体会。

当然,汉字还有一些变化美、节奏美、灵动美、音乐美,等等,需要我们在指导学生书写时,一步步去观察、发现、感受和掌握。

三、启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黑格尔也说过:“真正的想象,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一字一世界。”汉字,从它的形体到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书写汉字,有利于想象力的开启,创新思维的培养。

1.抓住“形意”,启发想象

“道法于自然。”许多书法家能够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中领悟书道。“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直,如春笋之抽寒谷。”(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卫夫人《笔阵图》)我在教“点”这个字的笔画时,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说说它与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相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把它想象成一粒瓜子,有的把它想象成一滴眼泪,有的把它想象成美丽的花瓣,有的把它想象成飞舞的蜻蜓翅膀……看到这“横竖点撇”,你的想象力是否也会随之驰骋飞扬?当临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你是否能从那变化的线条中,想象到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白鹭展翅飞蓝天的迷人画面?

2.注重求异,感悟奇妙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就是求新、求异。我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行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用石子在地上下棋,他突有所悟。回来后,自创书法“乱石铺街”体。对于一个笔画来说,行笔要有变化;对于一个字来说,笔画结构的安排,有时要做到密不透风,有时要做到疏可走马。对于一幅作品来说,无论字的书写、章法的安排,还是内在气势,都非常讲究变化。例如读《兰亭序》帖时,应让学生看到全文28行、324字中,54处有重复的字,重复最多的是“之”字,有23个。但比较这23个“之”字,它们笔画的长短、点线的粗细、笔锋的方圆、点画的连断、姿势的斜正,笔笔无一雷同。学生长时间的观摩临写,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感受到书法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穷。

3.敢于否定,超越自我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在教学生习字时,我们千万不能让学生沉溺于“孤芳自赏”的情景之中,而应让学生大胆地挑战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写字时要做到“一写、二看、三对照”。尤其写后,要与例字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进步。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追求完美,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有了这种勇气,学生才能提高,将来才会有所创新、创造。

四、持之以恒,塑造健全人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的矛盾、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突出。意志力薄弱,耐挫力下降,自信心不足,依赖性较强,挑战能力衰退等人格严重缺失,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正阻碍青少年健康发展。而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长时间书写练习,能够让人内心变得沉静,性情变得温和,意志变得坚韧,整个人会变得阳光与自信。

郭沫若先生在1962年8月20日,就中小学生写字有这样一段题词:“培养中学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专行独断,是容易误事的。”习字,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改掉许多不良的习惯。

写字教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要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让这朵花开得更加绚丽,更加摇曳多姿!

猜你喜欢

笔画写字书写
学写字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找不同
写字
写字大课堂
书写春天的“草”
30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