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药治疗直肠癌36例疗效观察
2015-03-10郭敬新张栋亭郑学梅
郭敬新 张栋亭 郑学梅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运用中药内服治疗中晚期直肠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预防直肠癌的复发。方法 选择36例中晚期放弃放化疗患者运用纯中药辨证论治。结果 痊愈:0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44%。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效果有利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寿命的延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内服;中晚期直肠癌;治疗应用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是大肠癌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患者在30~40岁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5∶2,目前仍无功克。目前直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治疗,但手术后仍有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失去最佳手术机会,因此除放化疗之外,中医中药治疗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探索我科运用中医中药"参七化瘀汤"辩证施治治疗直肠癌36例疗效观察,总有效率94.44%,疗效卓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笔者从事临床工作的治疗患者,共36例,其中男26例,年龄40~75岁,女性10例,45~65岁。
1.2诊断标准 以电子肠镜检查结果与取活检检查结果相结合作为诊断依据。
1.3方法 据中国《中医外治杂志》报道采用中药煎剂,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大白藤,木香等组成)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癌26例,结果临床治愈16例,占61.5%;显效8例,占30.8%;无效2例,占7.7%;总有效率为92.9%。我科在此基础上筛选挖掘古籍验方《参七化瘀汤》临床组方:白花蛇舌草15 g、败酱草12 g、苦参12 g、白术12 g、藤梨根10 g、薏苡仁10 g、三七粉3 g(冲服)、当归15 g、诃子肉10 g、黄芪12 g、太子参12 g、蜈蚣2条、山慈菇12 g、壁虎2条、甘草12 g、茯苓12 g、蟾蜍6 g、白头翁30 g、木香10 g、赤芍10 g等。
1.4服用方法 1剂/d,水煎服,3次/d,20 d为1个疗程,便下脓血者加贯众炭,侧柏炭,生地榆,淋巴结转移者加夏枯草,海藻,昆布,气血虚败者加党参、黄芪、黄精,便秘者可加大黄,潘泻叶等。
2结果
2.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证全部消失,电子肠镜检查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全部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全部或部分消失或电子肠镜显示癌肿有缩小的变化。无效:临床症状和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2.2治疗结果 痊愈:0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44%。
3典型病例
刘君凯,男,55岁,河南省滑县人,因腹疼,间断便血,大便排便不畅,恶心、呕吐而就诊,经县医院结肠镜及病理组织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晚期,无法手术。后经病友介绍患者于2012年10月11日接受我科"参七化瘀汤""热敷消癌散"治疗1个月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5月余,结肠镜复查,肿块基本消失,至今健在。
4讨论
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大肠癌等。目前对早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免疫等方法为主,对已转入晚期的患者,手术很难切除,改道手术患者难以接受,放疗、化疗影响全身,治愈率较低,而且患者的骨髓受到抑制和损伤,使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及上皮细胞受损,引起强烈的呕吐,副作用大。临床若能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可有效的弥补上述疗法的不足,处方中山慈菇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山慈菇中提取秋水仙酰胺对淋巴肉瘤,大鼠W256癌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可使癌细胞的核分裂象,特别是有丝分裂象受到显著的抑制,还有抑制腹水性肝癌细胞的作用。茯苓、白术、黄芹、太子参扶正益气之药为君;蛇舌草、山慈菇等攻代抗之药为臣,佐以藤梨根等以助消癌,使以甘草以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秦辅助正气攻代癌肿之效,晚期直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胃气虚,肝郁气滞,气血两亏,痰湿阻络,瘀血阻滞等类型。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各证型的特点辨症施治,加减用药,是提高临床效果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益民.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癌26例[J].中医外治杂治,1997,6(2):32.
[2]武广恒,刘冰,陆培信,等.山慈菇拮抗环磷酰胺发体细胞遗传损伤的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14(2):56.
[3]杨荣彪.大剂量白花蛇舌草治疗直肠癌26例[J].云南中医杂志,1993,14(2):17.
编辑/肖慧